广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工作办公室、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扬海斌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国际合作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探索——广州大学中澳合作国际会计硕士教育项目的组建与实施被引量:3
- 2007年
- 中澳合作举办国际会计硕士教育项目是我国政府最早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在广东省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广州市与悉尼市缔结友好关系的背景下,双方政府共同表达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意向,并着手实施,成为广东省与新南威尔士州、广州市与悉尼市友好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很高的国际教育合作规格。
- 李毅扬海斌陈毓华
- 关键词:硕士教育教育资源会计新南威尔士
- 地方院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国际学术会议是一项传统的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学术交流形式,是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频率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国际会议在线网站统计,2005年,我国部属院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有179次。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面向国际化的实际行动,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开放性办学政策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院校依托自身的特色和定位,
- 李毅
- 关键词:会议管理地方院校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 当代美国文理学院的功能变迁——以卫斯理安学院“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为例
- 2020年
- 作为美国文理学院代表之一的卫斯理安学院从自身办学发展出发,应美国社会对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开展了为期五年的“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该计划经前期反复论证,于2015-2020年正式实施,卫斯理安学院将就业和升学模块内容有机嵌入学生四年的学分学习和第二课堂学习中,现已有初步反馈。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以及现实成果对文理教育在我国高校内的存续和发展有着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 柯志骋王雅雪
- 关键词:教学改革通识教育
- 欧盟“亚洲连接”计划的构成及其实施效果被引量:1
- 2006年
- “亚洲连接”计划是由欧盟组织并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其目的是促进欧亚两地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该计划由经费资助、技能培训和信息支持三部分组成,具体方式是增加教育人员的国际流动,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合作。计划实施的效果良好,并具有很大吸引力,达到了互利“双赢”的目的。
- 李毅蔡一帆王锐
- 关键词:欧盟高等教育信息支持
- 知识外交: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的新范式被引量:2
- 2021年
- 知识外交是西方学者提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其核心是突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和研究创新与国际关系之间相互推进的过程。知识外交是“软实力”作用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更新诠释和理论进步。文章从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知识外交理论内容和特征的介绍,分析该理论与其他国际化理论的异同及其与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异曲同工之处,同时结合国内高校的国际化实践,探讨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 柯志骋
-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
- 高等院校国际性资源的探析被引量:8
- 2007年
- 国际性资源是高等院校办学资源概念的扩大和延伸,是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利益,也是高等院校资源配置中的国际性要素。本文拟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角度,探讨高等院校的国际性资源的内涵,分析国际性资源的构成和运行机制,以及国际性资源的获取途径。
- 李毅
-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模式探析被引量:2
- 2007年
- 构建国际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是高等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根本途径。本文拟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视角,探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模式的内涵,讨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有关实践模式。
- 李毅刘晖
- 中美合作女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为例
- 2020年
- 文章以国内高校首个中外合作的女子文理学院——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办学实践为案例进行分析,探析中美合作女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运行机制、学分互认与学位互授机制、女性教育特色、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双校园”书院制管理与资源共享等要素。在探索建构国际化女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中美合作女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 杨海斌李毅柯志骋
- 关键词:女性
- 基础教育国际化中的国际伙伴关系--基于广州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试验区(基地)学校的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2013年,广州市设立了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试验区(基地)以提升教育国际化的水平,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尤其是初中以上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中学与国外学校发展伙伴关系是教育国际化的直接体现,文章以国际师生交流、教学和课程合作、校领导互访、开展合作办学等活动为研究主题,研究和借鉴中美学校伙伴关系发展模型,结合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趋势和广州市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情况,初步探究了我国中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与成果,对现阶段国内中学层面与国(境)外学校发展伙伴关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对进一步完善中美学校伙伴关系发展模型提出建议,并指出了后续研究方向。
- 柯志骋
- 关键词: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国际化
- 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性思辨——基于中国期刊网(CNKI)2001-2016年发表文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2001-2016年间中国期刊网发表的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文献分析表明,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解与定义、内涵与外延、范畴与层级仍然处于"理论模糊"阶段和"缄默知识"层面,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还未能形成体系及与国际接轨的范式。为了更好地指导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有必要开展基于具体学校实践的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加强培养学校领导的国际化视野、意识和执行能力,实现从"缄默知识"静态过程到"缄默认知"动态过程的转变。
- 柯志骋王雅雪
-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国际化缄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