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政策研究室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3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大学毕业
  • 2篇大学毕业生
  • 2篇学术
  • 2篇教育
  • 2篇就业
  • 2篇毕业生
  • 1篇大学毕业生就...
  • 1篇大学生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学科
  • 1篇学术合作
  • 1篇学术组织
  • 1篇学者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自主创业
  • 1篇西北联大
  • 1篇联大
  • 1篇教育机构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彭正霞
  • 2篇陆根书
  • 1篇康卉
  • 1篇王小力
  • 1篇马晓彬
  • 1篇李丽洁

传媒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北联大触动的中国高教格局演变
西北联大在西北扎根,形成了西北,尤其是西安这个地方高等教育的整个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其作用不仅仅是抗战八年,其更重要的影响是持续到今天。首先,改变了原来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薄弱的局面,其次,奠定了西北地区的强势学科,第三,...
彭正霞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被引学者的受教育机构与工作机构的社会网络类型与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应用ISI高被引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分析2636名高被引学者的受教育机构与工作机构构成的社会网络类型与特征,研究发现:第一,高被引学者的地理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第二,一些较小的国家和地区也有机会在一些特定学科领域培养或吸引世界一流人才;第三,21个学科中高被引学者的受教育机构与工作机构的社会网络存在较大差异;第四,世界一流大学会从自身特点出发对不同学科进行合理定位。
彭正霞陆根书康卉
关键词:学科社会网络学术合作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被引量:65
2020年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彭正霞陆根书李丽洁
关键词: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9所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既是政府部门的重要政策选择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的现实选择。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研究应用对西安市不同类型和层次的9所高校中2010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就整体而言,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比较强烈;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模型进行的检验表明,个体/心理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它们可以解释大学生创业意向方差的71%,说明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着力从一些相对薄弱的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水平;第二,着力培育大学生有利于创业的个体/心理特质;第三,着力营造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第四,着力消除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阻力;第五,着力强化学校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上的作用;第六,着力发挥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培养和支持功能。
陆根书彭正霞
关键词:创业自主创业创业意向大学毕业生就业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发展路向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在总结国外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特点的基础之上,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个案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院、系"层次责权不够明晰,管理重心仍然过高,管理幅度较大,直接影响管理效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不足;在基层学术组织中的教育教学有边缘化倾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尚需理顺;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范式多样化。为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提高大学的管理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王小力彭正霞马晓彬
关键词:基层学术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