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作品数:11 被引量:501H指数:7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教师
  • 5篇教育
  • 3篇知识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2篇性知识
  • 2篇实践性知识
  • 2篇课堂
  • 2篇教师实践
  • 2篇教师实践性知...
  • 1篇点评
  • 1篇行政部门
  • 1篇一线教师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义务教育阶段
  • 1篇优秀教师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 1篇整体性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陈向明
  • 3篇魏戈
  • 2篇张立平
  • 1篇方燕萍
  • 1篇王晓玲
  • 1篇王志明

传媒

  • 3篇教育研究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 2篇基础教育课程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教育参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在荷兰——与波琳·梅耶尔教授对话被引量:15
2015年
在本次访谈中,荷兰奈梅恩大学波琳·梅耶尔教授基于其自身的经验,畅谈了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方面的体悟,凸显了荷兰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特色。在研究工具上,除了传统的访谈法,综合使用刺激回忆、概念图、电子日志和问卷等能够有效捕捉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研究视角上,转化性学习理论和关键事件分析能够看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以身份认同作为切入口是近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热点。在研究特色上,荷兰教师教育研究更加关注证据和团队合作。在本土实践上,为教师赋权、强调教师参与和反思成为荷兰教师教育的关键词,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潮和城乡、学科师资水平的差距问题,也成为荷兰教育改革的困境所在。
魏戈陈向明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教师教育
教师需要怎样的课堂提问——基于一堂小学数学课的观察反思被引量:1
2014年
一、研究背景 一堂课的展开,主要依赖于师生的互动;智慧型课堂的构建,同样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话上,而这种互动又需要依靠教师的层层提问得以实现。
魏佳魏戈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师数学课师生对话
求内涵 寻路径 慎思辨——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被引量:5
2014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我国先后进行了教学方法、教材和课程改革,也启动了国家、地方各级培训机制,但效果差强人意。原因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并没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而外来的培训不仅耗时耗力,对教师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有限。于是,研究者将目光聚焦在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上。但不同的研究者对于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目标、方向、方法等还存在一些分歧。
陈向明张立平
关键词:课程论坛教师专业发展思辨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财政保障机制探究被引量:13
2014年
本研究利用在全国11个省市采集的数据,描述并分析了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投入现状以及培训费用在不同主体间的分担情况。研究发现,中央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中央财政不足以弥补地方教师培训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存在差异,可大约分为4种类型:经费充足型、经费有保障型、国家资助型、经费缺乏型。近45%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的个人经济支出负担过重,中西部省份教师认为经济支出负担过重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省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改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财政保障机制的若干建议,如继续加大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财政投入,建立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全方位的财政保障机制,增加财政投入应该将提高培训效能作为重要目的,经费投入要兼顾教师工作现场学习的需求。
陈向明王志明
关键词:教师培训财政保障义务教育
全人教育教师的“家族相似性”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2016年
全人教育以"人的完整发展"为核心教育理念,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和原则,对于中国当代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全人教育理念实施的核心是教师,而对已有全人教育教师共同特点的分析,可以为更多青睐全人教育的教师提供行动参考。本文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三位小学全人教育教师的访谈进行了分析,得出并检验了他们成为全人教育教师的家族相似性。
张立平王晓玲
关键词:全人教育扎根理论
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知识为何重要被引量:8
2012年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已经走过11年。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教育学专业人员正在联手推动这项改革,课堂内外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但改革却步履艰难,各种复杂的社会乱象使其走向和前景显得扑朔迷离。置身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下,一线教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课堂)里到底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
陈向明
关键词:一线教师课程知识课程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部门课堂内外
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28
2008年
建立教师资格制度的初衷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然而如果这一制度过于统一、刚性、琐碎,实施时过于机械化、技术化,则有可能妨碍教师的选拔和专业发展。本文针对教师工作的特点,对当前教师资格制度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反思,提出我国现阶段需要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资格制度,以便更加开放、灵活地甄别和培养教师,以达到最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陈向明
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教育教学水平
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和行动特征探究被引量:66
2014年
通过对北京市若干中小学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优秀教师表现出一种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需要得到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重视,因为这是教师针对本校具体情境对外部变革理念进行"再情境化"的必然媒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需要更多整体性、情境化,甚至默会的校本专业学习途径。
陈向明
关键词:教师思维教师行动知行合一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被引量:75
2008年
"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是由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结合范式及其相配套的研究取径或方法,量的研究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式,质的研究主要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而"行动研究"则属于"批判理论"的范式。从研究的价值导向来看,"实证主义"及其量的研究和"解释主义"及其质的研究都可以归于"学术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真",了解和理解事情"是什么";而"批判理论"及其行动研究则归于"实践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善"、"求美",探讨并推进"应该是什么"。"定性研究"同时具有"思辨的"和"解释的"特征,"质的研究"则同时具有"解释的"和"实征的"的特征。量的研究既是"实征的",也是"实证的";而质的研究在研究的形态上是"实征的",但其哲学基础不是"实证的"。
陈向明
关键词:范式
家庭作业里的教学与课程潜力:对几何证明作业的讲解与点评——上海的案例研究
2014年
作为一项案例研究,文章聚焦于上海东南部的一所普通初级中学,探讨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王老师)如何在课前讲解与点评学生的几何证明作业。研究发现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第一,通过话语分析揭示这位教师讲解和点评作业惯常的行为结构,她通过IRE/F(教师用提问开启-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反馈)课堂话语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讲解,点评学生的错误及其原因,帮助他们回忆、再联结和再建构他们先前所学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巩固。通过数个小时的时间批改学生的几何作业,分析学生的思维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之后,王老师的讲解在呈现出细节化、层次化和结构化的同时从学生的错误中抓住数学学科的本质。第二,通过分析教材和批改过的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困难并不是新学的或难以理解的定理,而是缺乏几何证明书写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基本规范与逻辑思维习惯。第三,题目的变式设计的传统营造了精心设计的多样化的问题背景,使得教师通过批改、辅导、讲解和点评作业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演绎推理技能和习惯。借助家庭作业,本研究揭示了上海地区常见的数学教学实践背后潜藏的维度,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家庭作业在数学学科的教与学中的作用与潜力。
方燕萍魏戈
关键词:家庭作业变式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