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高等研究院

作品数:45 被引量:7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纳米
  • 5篇发光
  • 4篇电池
  • 4篇上转换发光
  • 4篇分子
  • 4篇催化
  • 3篇性能研究
  • 3篇荧光
  • 3篇水热
  • 3篇离子
  • 3篇力学性能
  • 3篇复合材料
  • 3篇高分子
  • 3篇
  • 3篇掺杂
  • 3篇复合材
  • 3篇力学性
  • 2篇电纺
  • 2篇电纺丝
  • 2篇电化学

机构

  • 45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吉林建筑科技...

作者

  • 4篇侯瑞斌
  • 4篇王哲
  • 4篇吕威
  • 4篇夏艳
  • 4篇李伟
  • 3篇徐晶美
  • 3篇刘世虎
  • 3篇王丽丽
  • 3篇张学宇
  • 3篇王鹏
  • 2篇刘宇
  • 2篇李东风
  • 2篇张鹏
  • 2篇李大光
  • 2篇陈晓磊
  • 2篇关爽
  • 1篇任秀艳
  • 1篇高光辉
  • 1篇陈明
  • 1篇马丽

传媒

  • 19篇长春工业大学...
  • 7篇分子科学学报
  • 5篇发光学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应用化学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刚烷类抗癌药物的合成、结构和初步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将脂溶性好的金刚烷骨架引入到苯乙烯酰胺结构中合成了目标化合物(8a-8c),通过NMR,IR和LC-MS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MTS方法初步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4种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MTS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的化合物中8c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对肝癌细胞、宫颈癌细胞和乳腺癌细胞都有很低的IC50值.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有望进一步研发得到结构新颖、不良反应小的抗肿瘤药物.
赵银苹陈力侯瑞斌夏艳
关键词:金刚烷脂溶性细胞增殖
多孔氧化镍薄膜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被引量:2
2015年
以氟掺杂的Sn O2导电玻璃(FTO)为基底,通过水热法与高温煅烧法相结合成功制备出多孔氧化镍薄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晶体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手段对所制备Ni O进行了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及元素价态的表征。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对Ni O薄膜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 A/g时,Ni O薄膜的比电容可达651.6 F/g,循环1000圈后其电容保留值可达71.6%,是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王秋丽王嘉博宋中凯陈金星殷琦靳晓英孙国英
关键词:氧化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高传导率的咪唑侧链型阴离子交换膜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改变甲基氢醌和烯丙基双酚S摩尔比与4,4-二氟二苯酮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出了系列聚芳醚酮聚合物(PAEKS)。再通过接枝、溴代反应制备出了系列带有不同含量的1-烯丙基-3-甲基咪唑和1-甲基咪唑侧链型阴离子交换膜。1HNMR和FT-IR证实成功制备了聚芳醚酮聚合物。TEM照片显示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微相分离结构,为离子传输提供了良好的通道。S-Im-PAEKS-3膜在80℃时离子传导率达到了0.147 S/cm,在1 mol/LNaOH溶液中泡碱400 h后,离子传导率在60℃仍可达到0.063 S/cm,表现出良好的耐碱稳定性。
王哲杨凯水天恩张振国王慧刘倩陈文波申洪城张弘宇徐晶美徐晶美
关键词:阴离子交换膜侧链
模拟低碳烯烃生产工艺的智能算法
2019年
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ANNs)的智能模型,模拟正戊烷裂解制备低碳烯烃工艺,并采用均方误差(MSE)和回归系数(R2)评价模型性能。研究发现,智能模型的训练算法和拓扑结构影响其性能。通过优化训练算法与拓扑结构建立了LM24223模型,展示良好的计算精度,接近于实验误差。此外,通过减少训练数据,考察LM24223模型的稳定性。研究发现,LM24223模型的MSE值始终在10^-3~10^-5范围内,并且R2值接近于1,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侯旭刘兴旺竺伟俊
关键词:神经网络低碳烯烃
聚吡咯涂覆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2023年
采用在一定程度下可控的电化学聚合法在碳纤维表面快速一步构建了聚吡咯(Ppy)共轭高分子膜,再利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技术(VARTM)将碳纤维(CF)与环氧树脂(EP)制备成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碳纤维的表面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与表征,并通过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EP)进行层间剪切强度试验和三点弯曲实验来研究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CF/EP相比,碳纤维表面具有聚吡咯涂层的CF/EP其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升了37.6%、24.3%和37.5%。因此,通过简单高效的一步电聚合法在碳纤维表面修饰聚吡咯涂层,可有效地提高CF/EP的整体力学性能。
温书宝郭家铭马小悦刘浏刘宇赵金钵
关键词:碳纤维聚吡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具有超高稳定性的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近年来,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及其器件发展迅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23%以上,由于材料宽范围可调的带隙值使得其在发光器件中也展示出了光明的前景。然而,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固有的缺陷使得其在水、氧、...
毕欢刘方玉王冕闫肃翟悦晖王世伟
关键词:原位生长静电纺丝LED
文献传递
碳纤维表面多尺度界面构建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硫醇烯反应在碳纤维表面一次性构建了由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组成的多尺度界面,并通过密炼的方式与聚丙烯共混制备成复合材料。按照ASTM及ISO标准通过注塑制备标准样。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备的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弯曲、拉伸及冲击强度有明显提升。多尺度结构有效地提高了聚丙烯基体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此外,还分析了碳纤维修饰前后的表面官能团变化及形貌变化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邱廷田郭家铭刘浏刘宇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类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两种廉价前驱体,通过热聚缩作用成功制备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通过XRD,FT-IR测试验证了实验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两种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在可见光下降解Rh.B的性能进行评定。由尿素制备的g-C_3N_4在60min的光照条件下去除水中染料达到99%以上,而由硫脲制备的g-C_3N_4去除率不足50%。同时通过SEM、BET等测试对影响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的因素进行对比讨论。尿素制备的g-C_3N_4呈现为纳米片层状,比表面积达到50m2/g,是硫脲制备的g-C_3N_4的2.78倍,由此可知,微观形貌以及比表面积是影响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
王鹏高其乾段良升张学宇吕威
关键词:光催化比表面积
接枝亲水型高分子的丝瓜络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被引量:13
2017年
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将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接枝到丝瓜络上,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的接枝率可高达161.3%.选择典型的Cu^(2+)和Pb^(2+)体系,研究亲水型丝瓜络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单离子体系中,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适于描述亲水型丝瓜络吸附动力学过程,饱和吸附量随着接枝率和pH值增加而增大,对Cu^(2+)和Pb^(2+)的最大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47和887 mg/g.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都适合描述等温吸附过程.8次吸附-解吸附循环实验表明,饱和吸附量基本保持恒定,同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讨论.
刘志李炳睿潘艳雄石凯王伟财彭超王哲姬相玲
关键词:丝瓜络接枝聚合重金属离子
双脉冲激光诱导光谱结合多变量GA-BP-ANN检测合金钢中C元素
2022年
在合金钢众多成分中碳(C)属于微量非金属元素,其含量决定了合金钢的主要力学性能,准确、实时掌握C元素的含量,对合金钢的生产及分类起到关键作用。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DP-LIBS)是一种可用于在线快速分析合金钢中元素的有效手段,不仅具有实时、样品预处理简单等优点,还能够增强物质的烧蚀度和信号强度,从而提高LIBS技术的检测灵敏度。为了减小基体效应影响,进一步提高LIBS技术对合金钢中微量C元素定量分析的精确性,采用多元素多谱线的修正方法,通过DP-LIBS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建立多变量GA-BP-ANN定标法。首先在氩气环境对合金钢样品进行DP-LIBS采集,目标C元素选择了谱线强度变化能够体现其含量变化的C 193.09 nm处的原子谱线,同时选取共存元素Fe,Cr,Mn和Si对应的特征谱线,以提供更多的光谱信息,提高C元素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共选择15条特征分析谱线,其中Fe元素含量丰富且相对稳定,作为内标元素引入以减小谱线波动;之后通过遗传算法(GA)寻优,对C/Fe,Cr/Fe,Mn/Fe和Si/Fe的谱线强度比进行优化选择;最后将GA选择的多谱线强度比作为BP-ANN网络的输入,输出为目标C元素浓度值,建立多变量GA-BP-ANN定标方法。为比较该方法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同时建立传统定标曲线法与以C/Fe为输入的单变量BP-ANN定标方法。利用标准合金钢样品,通过留一法交叉预测C元素含量值,与内标法和单变量BP-ANN定标方法相比,预测样品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由14.78%和14.75%减小到8.29%,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由0.9674和0.9744提升至0.9893。结果说明了多变量GA-BP-ANN定标法预测的C元素含量更接近于真实含量,证明了该方法用于LIBS检测合金钢中C元素含量的可行性。
于凤萍林京君林晓梅李磊
关键词:低碳合金钢多变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