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大学生
  • 3篇教育
  • 2篇社会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教育
  • 1篇大学生政治社...
  • 1篇大学生职业
  • 1篇德育
  • 1篇需求层次理论
  • 1篇学生教育
  • 1篇学生政治
  • 1篇学校教育
  • 1篇育人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社会
  • 1篇政治社会化
  • 1篇职业发展教育
  • 1篇职业价值观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主义

机构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盖钧超
  • 2篇王芝眉
  • 1篇岳海洋
  • 1篇王爱祥
  • 1篇周全华
  • 1篇储琰
  • 1篇汪丽丽

传媒

  • 3篇当代青年研究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理论经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话语到暴力:微观权力视角的校园危机事件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高校的安全和稳定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保障,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矛盾口角到暴力冲突,从自残自伤甚至到自杀,每一次高校大学生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社会各界都在反思,本来应该纯净求学的学子为什么会有这些令人心痛的表现。面对大学校园危机事件,只有掌握其内在规律,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具有独特的话语系统,在话语实践过程中,受到不同层面的规训效应。在对权力信息的理解处理中会产生危机行为。从话语实践的视角理解大学生危机行为的规律,可以有效地防止"危"从"微"中来。
储琰
关键词:话语微观权力
认同嵌入: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非均衡互构被引量:1
2012年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崭新的领域。网络社会环境下展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是建立在深入分析网络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证调研,分析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并从角色认同和群体意识的角度分析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挑战与机遇。
王芝眉汪丽丽
关键词: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角色认同
跨文化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2015年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交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愈加明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9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机构和项目有1979个,在校学生总数约55万,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也超过150万人。
吴志先杜仕菊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管理对策跨文化视角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生审批机关
基于过程思想的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的构建被引量:22
2012年
资助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囿于传统资助工作思维及运作模式的局限,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育人功能缺位的尴尬局面。可尝试以过程思想为指导,根据过程教育发展性、情境化、系统性等特点,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整合为心理、励志、学业、拓展等四种类型的过程性平台,同时关联两个保障内在动力循环的反馈、反哺控制单元,构建出一套集科学性、发展性、可持续性为一体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王芝眉
形式借鉴与内涵提升——转型背景下德育的创新实践
2011年
德育是当前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是独立于学校教育内外部系统之外的孤立的抽象物,而是与智育、美育、体育等共同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德育也面临着社会、学生、家庭越来越多的挑战。在高校,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让德育回归到形式新颖的依托载体。逐步提升作为实践形态的德育内涵。现如今,不断发展的德育模式便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实践成果,这些创新成果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逐步增强德育的感染效应,实现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本质回归。
王爱祥
关键词:高校德育学校教育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对上海6所高校2314名大学生的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较为注重个人发展、对基本的工作保障要求较高、期待工作环境的和谐与公平以及攻坚克难的意愿不强等特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倡导较高的个人发展需求层次,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职业发展教育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岳海洋盖钧超周全华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职业价值观职业发展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原则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发第四次创业高潮的重要意义出发,把优化创业环境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落脚点,细致分析了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三项原则——公平、自立和创新,以创新视角审视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四个方向。
盖钧超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