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4 被引量:125H指数:7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纳米
  • 4篇纳米铜
  • 3篇氧化钛
  • 3篇锐钛矿
  • 3篇铜粒子
  • 3篇金红石
  • 3篇催化
  • 2篇形貌
  • 2篇锐钛矿型
  • 2篇热法
  • 2篇纳米TIO
  • 2篇纳米铜粒子
  • 2篇结构相变
  • 2篇金红石型
  • 2篇催化剂
  • 1篇氮化
  • 1篇氮化钛
  • 1篇等离子体法
  • 1篇电弧等离子体...
  • 1篇电解液

机构

  • 14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1篇张志焜
  • 8篇崔作林
  • 4篇刘伟
  • 2篇刘昭麟
  • 1篇张现平
  • 1篇杜芳林
  • 1篇王志义
  • 1篇王毅
  • 1篇李桂村
  • 1篇张乾
  • 1篇李萌
  • 1篇王玮
  • 1篇李斌
  • 1篇邓晓燕
  • 1篇赵延亮

传媒

  • 4篇功能材料
  • 2篇中国粉体技术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分子催化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0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_2+Ar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球形二氧化钛纳米晶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O2+Ar电弧等离子体法,使金属钛原子从钛金属构成的阴阳两电极上产生,形成瀑流,在被电离的氧等离子区域中被氧化形成晶态的TiO2纳米超细颗粒。通过TEM观察,所合成的TiO2粉体为纳米尺寸的分散性好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粉体中的晶粒为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混晶结构。
王毅崔作林张志焜
关键词:锐钛矿金红石超细颗粒电弧等离子体法
Cr^(3+)掺杂纳米TiO_2结构相变及光谱特征被引量:25
2005年
以TiCl4、Cr(NO3)3.9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不同量Cr3+离子的纳米TiO2,通过XRD、DSC、TG-DTG、FT-IR和UV-Vi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类型、光谱吸收特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TiO2在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之间的晶型转变过程。结果表明Cr3+离子的掺入可促进TiO2的结构相变,显著降低相变温度,延缓了结晶水的排出。少量Cr3+离子掺入TiO2后,主要以替代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中Ti4+的位置,并在TiO2禁带中产生掺杂能级,提高了可见波段的光吸收,使原来位于380nm的吸收边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且在480nm产生了新的吸收边,实现了与太阳光谱的匹配。当掺杂量达到33%时,Cr3+可能以Cr2O3的形式与基体TiO2形成新物质Cr2TiO5。
刘昭麟崔作林张志焜
关键词:掺杂锐钛矿型金红石型相转变
纳米铜粒子表面氧化层在苯气氛中的形貌和结构变化被引量:3
2004年
用惰性气体蒸发法制备的纳米铜粒子 ,在收集和存放时表面易被氧化为CuO和Cu2 O。在 330℃时纳米铜表面的CuO对苯有较强的裂解作用 ,纳米铜和表面的Cu2 O对苯没有裂解作用。使用TEM、SEM、XRD、DSC TG研究处理 12h后的纳米铜的表面 ,发现纳米铜表面生长出厚度为 15nm左右层状结构的Cu2 O ,与在真空中处理的结果明显不同。
刘伟崔作林张志焜
关键词:纳米铜粒子形貌裂解氧化层惰性气体
纳米CeNi/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H2+Ar等离子体法制备具有Ce壳的纳米Ni粒子,并用球磨法负载到载体Al2O3上制得CeNi/Al2O3催化剂。同时用浸渍法制备CeNi/Al2O3催化剂。利用SEM,BET,XRD,TPR等方法,对两种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焙烧后纳米CeNi粒子被完全氧化,且分布在载体表面,在280℃能完全还原;而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和载体结合力较强,难以还原。在还原温度低于500℃时,纳米CeNi/Al2O3催化剂的苯加氢活性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
刘伟崔作林张志焜
关键词:苯加氢
二氧化钛空心微球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模板法制备了可控制球壳厚度的亚微米二氧化钛空心微球.首先利用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和聚苯乙烯粒子制备了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粒子,在空气中经500℃煅烧除去苯乙烯模板后得到锐钛矿二氧化钛空心微球.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复合粒子煅烧后体积发生了急剧的收缩,形成具有空心结构二氧化钛微球.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空心微球的二氧化钛球壳为锐钛矿.实验发现:当钛酸四丁酯与乙醇的体积比从1:20提高到1:10时,二氧化钛空心微球的球壳厚度从20~25 nm增加到45~50nm;以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粒子作模板,可以得到不同内孔直径的二氧化钛空心微球,其内孔直径比聚苯乙烯模板直径小15%~20%.
李桂村张志焜
关键词:空心微球二氧化钛
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粉体被引量:27
2004年
以硝酸锌为原料 ,氨水、尿素为沉淀剂 ,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 ,采用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粉体。讨论了反应物浓度、配比、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用TEM、XRD、DSC TG对制备的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均匀沉淀法优于直接沉淀法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利于改善粉体团聚。
李斌杜芳林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氨水尿素
纳米TiO_2的结构相变和光学性能被引量:13
2004年
以TiCl4为原料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水合TiO2 沉淀 ,分别于 1 0 0℃、30 0℃、40 0℃、60 0℃、80 0℃煅烧处理。用紫外 可见光谱和导数吸收光谱研究了纳米TiO2 的吸收带边、能隙随着煅烧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结合XRD、TG DSC分析了不同温度下TiO2 的晶型及晶型转变情况。结果表明 ,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TiO2 的晶相结构由非晶到锐钛矿型再到金红石型转变 ,40 0℃为锐钛矿型 ,60 0℃已出现金红石型 ,80 0℃已完全转变为金红石型 ;晶粒尺寸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带隙宽度、吸收带边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变窄和“红移”。
刘昭麟张志焜
关键词:纳米氧化钛结构相变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光学性能
氢电弧法制备氮化钛纳米粒子被引量:6
2004年
以金属钛为原料,采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纳米TiN颗粒。通过TEM观测表明,所制备的氮化钛纳米粒子均为立方体,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EDS、XRD检测表明,氮化钛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纯度。TG-DSC分析表明,氮化钛纳米粒子热稳定性好。并对气氛压强对粒子粒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张现平张志焜崔作林
关键词:氧化钛
水热法制备磷酸铁/碳纳米电缆被引量:1
2007年
以抗坏血酸、氯化亚铁和次亚磷酸钠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以磷酸铁为芯、含碳化合物为壳的磷酸铁/碳纳米电缆,通过XRD、FTIR、SEM和TEM等手段对产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对选定条件下磷酸铁/碳纳米电缆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获得了水热制备磷酸铁/碳纳米电缆的最佳实验条件。
王玮张志焜
关键词:纳米电缆一维纳米结构磷酸铁水热制备
铜催化剂纳米粒子的尺寸对碳纤维形貌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高重复性制备了纳米螺旋碳纤维和直线性碳纤维,并研究了金属铜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尺寸大小对碳纤维形貌的影响,认为粒径较大的铜纳米粒子容易催化聚合生成直线形碳纤维;反之,粒径较小的铜纳米粒子倾向于合成纳米螺旋碳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张乾崔作林
关键词:纳米碳纤维纳米铜催化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