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农业核技术与航天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作品数:23 被引量:294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文华梁欣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清华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小麦
  • 9篇诱变
  • 7篇育种
  • 6篇诱变育种
  • 4篇幼胚
  • 4篇空间诱变
  • 4篇高能混合粒子...
  • 3篇幼胚拯救
  • 3篇杂交
  • 3篇生物效应
  • 3篇胚拯救
  • 2篇冬小麦
  • 2篇诱变育种技术
  • 2篇诱发突变
  • 2篇育成
  • 2篇育种技术
  • 2篇杂交结实
  • 2篇杂交结实率
  • 2篇甜椒
  • 2篇甜椒新品种

机构

  • 2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作者

  • 16篇刘录祥
  • 11篇郭会君
  • 8篇赵林姝
  • 7篇赵世荣
  • 5篇王晶
  • 5篇郑企成
  • 4篇李桂英
  • 4篇韩微波
  • 4篇施巾帼
  • 4篇李家才
  • 3篇王琳清
  • 2篇郭亚华
  • 2篇王成社
  • 2篇陈文华
  • 1篇申忠宝
  • 1篇谢立波
  • 1篇颉红梅
  • 1篇李文建
  • 1篇唐凤兰
  • 1篇张弘强

传媒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5篇核农学报
  • 3篇全国作物生物...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诱变育成番茄新品种宇番2号
将番茄干种子,搭载于科学返地卫星上,种子随空间飞行,接受空间条件处理,返回陆地后,进行田间培育及突变体筛选,于SP2代得到植物表型性状与生物学性状的明显变异,SP3-SP4代稳定遗传,育成多果、丰产、质佳、抗病、耐贮运新...
谢立波郭亚华刘录祥王雪邓立平
关键词:空间诱变番茄
文献传递
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培育番茄新品种宇番2号被引量:9
2006年
将番茄干种子搭栽于科学返地卫星上,种子随空间飞行,接受空间条件处理,返回陆地后,进行田间培育及突变体筛选,于SP2代得到植物表型性状与生物学性状的明显变异,SP3~SP4代稳定遗传,育成多果、丰产、质佳、抗病、耐贮运新品种宇番2号。
郭亚华毕宏文王雪刘录祥谢立波邓立平
关键词:空间诱变番茄
不同能量重离子注入农作物的诱变效应被引量:26
2006年
用不同能量、不同注量的MeV级^12C离子束辐照玉米和冬小麦干种子,用MeV级^6O子束辐照冬小麦干种子,研宄其对M1代幼苗生长的影响和M2代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离子通量(注量)下,所用注入能量范围内的离子束对幼苗造成的辐射损伤随辐射能量的增加而增大。用12~16MeV/u的^12C离子束辐照玉米和8MeV/u ^16O离子柬辐照小麦,对M1代幼苗造成的辐射损伤比贯穿能量(45MeV/u)下的辐射损伤明显加重。^12C离子束可以诱发玉米产生植株矮化、雄性不育、白化苗、多穗型等多种类型变异,多数白化苗能够转绿并正常结实。^12C和^16O离子束诱发冬小麦产生的早熟和矮杆突变最多,^12C辐照冬小麦原冬6产生的早熟突变在辐照能量为8MeV/u、离子通量为80×10^7/cm^2时高达10.7%;矮秆突变在辐照能量为8MeV/u、离子通量为120×10^7/cm^2时高达7.59%。品种间的变异频率也存在差异。
刘志芳邵俊明唐掌雄施巾帼李文建颉红梅卫增泉李桂英
关键词:玉米小麦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
小麦与窄颖赖草远缘杂交幼胚拯救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为了探讨小麦×窄颖赖草杂种幼胚拯救的适宜方法,以普通小麦J-11为母本,用经5G y、9G y的60Coγ-射线辐照的窄颖赖草花粉授粉,采用胚培养一步成苗法和胚-愈伤组织二步成苗法两种方法进行幼胚拯救。结果表明,采用胚培养一步成苗法,27.9%的幼胚萌发,有的幼胚萌动后不久即停止发育,最后死亡;有的幼胚只有胚根或胚芽鞘发育;有的幼胚胚根、胚芽鞘发育但胚芽不发育;部分幼胚发育成畸形苗,部分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幼胚成苗率只有18.6%。采用胚-愈伤组织二步成苗法,有33.3%的幼胚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大量健壮植株,平均每一无性系获得41株再生植株。说明胚-愈伤组织二步成苗法是小麦×窄颖赖草杂种幼胚获得大量植株的理想方法,但采用何种拯救方法还要同时考虑研究目的。文中还就这两种幼胚拯救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原则等进行了讨论。
李桂英王琳清施巾帼
关键词:小麦窄颖赖草幼胚拯救
辐照花粉对小麦×黑麦杂交结实率及杂种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为了探讨核辐射对小麦异源遗传物质转移的作用和机理,以普通小麦中国春、J-11为母本,分别用5、9、15、30、50、100 Gy的γ射线辐照黑麦AR202散粉期穗子,并将其花粉授予普通小麦J-11和中国春,研究了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黑麦花粉对杂交结实率及杂种幼胚、胚乳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5~9 Gy)γ射线下结实率略有提高;15~100 Gy剂量时结实率随剂量增加逐渐下降.各种处理剂量的辐射对杂种幼胚和胚乳发育均有伤害作用,杂交种子含胚率、杂种幼胚成苗率随剂量增加而下降.对于J-11/AR202组合而言,对照杂种含胚率100%,剂量5~9 Gy处理时,降至96.5%~90.2%,剂量15~100 Gy时,为84.3%~69.7%;对照幼胚培养成苗率93.3%,5~100 Gy处理时,为90.0%~24.6%.在50~100 Gy高剂量处理中国春×AR202中,利用幼胚培养技术有5.9%~8.8%幼胚获发育成完整植株,这是常规靠种子繁殖难以获得的.说明将花粉辐照技术与幼胚拯救、花药培养技术有效结合,可能是快速获得突变体,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
李桂英王琳清施巾帼
关键词:普通小麦黑麦辐照花粉胚胎发育幼胚拯救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冬小麦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185 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SP8724和D6-3,并与相同剂量的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生物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M2代诱变效果显著,总突变频率以及矮杆、早熟和穗型等有益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作物改良中发挥作用。
刘录祥赵林姝郭会君李家才王晶赵世荣郑企成
关键词:小麦诱发突变生物效应
零磁空间处理选育紫花苜蓿品种农菁1号被引量:29
2007年
紫花苜蓿品种龙牧803风干种子在室温下经零磁空间处理6个月,在田间通过系统选择,结合返青期、返青率、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抗病性等指标的检测,选育出紫花苜蓿新品系LS0301。进行了多点、多年田间比较试验表明,LS0301比亲本返青早1-3d,返青率提高1%-2%,株高提高4.94%,干草产量提高17.94%,粗蛋白质含量提高5.01%,表现对苜蓿褐斑病、白粉病有一定的抗性。2006年LS0301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推广,定名为农菁1号。RAPD分析结果显示,龙牧803与LS0301在不同引物的扩增下显示出差异,表明零磁空间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
张月学唐凤兰张弘强韩微波李道明刘杰淋蒿若超申忠宝刘录祥
关键词:紫花苜蓿诱变育种RAPD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7年
离子注入是一种新的诱变技术,已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离子注入引起变异的诱变机理及由此引起的生物体在生理生化、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产生的各种生物效应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离子注入技术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新种质创造以及介导外源基因导入等方面的应用做了分析,并对离子注入改良小麦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辛庆国刘录祥于元杰郭会君
关键词:小麦育种离子注入诱变机理生物效应
43MeV 7Li离子束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
发掘新的诱变因素并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诱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原子能院HI-13串列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为43MeV,LET为60keV/um的Li离子束辐照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中优9507和中原...
郭会君刘录祥赵世荣赵葵赵林姝王晶郑企成
文献传递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M_1代变异的SSR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本试验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次级混合粒子场,模拟次级宇宙射线,分别以0、109、145、195、284和560Gy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微卫星(SSR)标记谱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粒子场处理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生长受到的损伤逐渐增加。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小麦B基因组的多态性位点频率占总多态性频率的46%,在3个基因组中最高,可能为“热点”突变基因组。高能混合粒子场对冬小麦幼苗的生长抑制和微卫星DNA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
韩微波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李家才张少平王成社赵世荣
关键词:高能混合粒子场Γ射线小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