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作品数:1,855 被引量:10,721H指数:40
相关作者:赵南明高上凯丁海曙谢佐平王家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75篇期刊文章
  • 348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1篇医药卫生
  • 450篇生物学
  • 1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0篇农业科学
  • 62篇理学
  • 53篇化学工程
  • 53篇机械工程
  • 49篇文化科学
  • 48篇电子电信
  • 3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经济管理
  • 6篇历史地理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4篇细胞
  • 122篇蛋白
  • 115篇成像
  • 91篇基因
  • 77篇图像
  • 71篇分子
  • 65篇红外
  • 65篇超声
  • 61篇光谱
  • 54篇信号
  • 48篇脑电
  • 46篇近红外
  • 46篇活性
  • 45篇磁共振
  • 43篇中药
  • 40篇红外光
  • 40篇红外光谱
  • 39篇荧光
  • 38篇肿瘤
  • 36篇药物

机构

  • 1,836篇清华大学
  • 118篇中国科学院
  • 60篇中国医学科学...
  • 34篇生物芯片北京...
  • 31篇北京大学
  • 25篇北京大学第一...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清华大学玉泉...
  • 17篇清华大学研究...
  • 16篇中国农业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植...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北京大学第三...
  • 1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1篇山东大学
  • 1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0篇清华大学第一...
  • 9篇北京积水潭医...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5篇白净
  • 96篇杜力军
  • 80篇赵南明
  • 79篇王广志
  • 78篇刘静
  • 73篇邢东明
  • 72篇高上凯
  • 72篇高小榕
  • 64篇胡广书
  • 64篇叶大田
  • 58篇周海梦
  • 56篇丁海曙
  • 51篇丁辉
  • 39篇刘进元
  • 38篇陈国强
  • 37篇隋森芳
  • 35篇吴庆余
  • 35篇丁怡
  • 31篇宫琴
  • 31篇张秀芳

传媒

  • 159篇清华大学学报...
  • 126篇北京生物医学...
  • 63篇生物物理学报
  • 53篇科学通报
  • 51篇中国生物医学...
  • 38篇生物化学与生...
  • 27篇航天医学与医...
  • 25篇生物医学工程...
  • 21篇Acta B...
  • 21篇科技导报
  • 19篇中国医疗器械...
  • 19篇中国医疗设备
  • 18篇中国医疗器械...
  • 18篇国际生物医学...
  • 17篇光谱学与光谱...
  • 17篇实验技术与管...
  • 16篇中国药理学通...
  • 16篇中国生物化学...
  • 15篇世界科学技术...
  • 14篇第九次全国生...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19篇2022
  • 23篇2021
  • 16篇2020
  • 31篇2019
  • 21篇2018
  • 33篇2017
  • 46篇2016
  • 38篇2015
  • 53篇2014
  • 56篇2013
  • 36篇2012
  • 40篇2011
  • 87篇2010
  • 120篇2009
  • 122篇2008
  • 125篇2007
  • 117篇2006
  • 120篇2005
1,8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BN对拟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4年
目的 :观察CBN对拟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缺糖 复糖”结合“缺氧 复氧”的方法 ,在体外用小鼠胎鼠神经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 ,观察了在LDH、SOD活性、MDA含量方面CBN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CBN可显著减少拟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LDH的释放 ,保护SOD活性 ,减少MDA的生成。结论 :CBN对拟缺血再灌注样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金文孙虹孙立红杜力军
关键词:LDHSODMDA活性检测中药制剂
用于大鼠实验的脉冲电刺激器的研制被引量:6
2005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大鼠实验的脉冲电刺激器的设计以及它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结构。
孙伯原王广志
关键词:电刺激在体
超低成本体温记录卡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许多疾病的诊断需要对特定生理信号予以长时监测和评估,才足以得出准确结论,但现有设备普遍存在体积大、费用高、操作复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此方面的应用。本文引入飞行故障记录中常用的黑匣子概念,将数据记录与解读环节完全分离以简化硬件设计及降低成本,实现了由智能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及存储芯片等基本单元组成的体温记录卡及软件。基于温度校对及呼吸频率监测试验表明,贴附于体表的记录卡所存储的动态温度数据易于通过USB接口再现于计算机屏幕。该器件的采用使得以一种极低成本方式长时间监测体表温度并对其予以事后评估成为可能,预计将在医疗卫生事业及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韩萌王欣刘冉刘静
关键词:USB体温
Auditory cortical plasticity:from young to adult
Synapses and neuronal receptive fields of the cerebral cortex are plastic both in young and mature brains.Earl...
Kexin Yuan
关键词:DEVELOPMENTPLASTICITY
文献传递
矽肺肺泡巨噬细胞溶菌酶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溶菌酶(MW~14KD)是一种水解细菌细胞壁多糖的水解酶.危害严重的职业病矽肺患者血清溶菌酶显著升高.本文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包括凝胶过滤柱层析和反相C4高效液相色谱柱层析,从实验性矽肺大鼠的肺泡灌洗液(BALF),肺泡巨噬细胞裂解液(AME)及其条件培养液(AMCM)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可诱导的巨噬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iSPMF_P15),其分子量约为15 4KD,它具有较明显的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矽肺肺泡巨噬细胞来源的溶菌酶可能是矽肺纤维化病变中的一种致纤维化的细胞因子.
史景熙潘璠
关键词:矽肺肺泡巨噬细胞溶菌酶BALF细菌细胞
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92
2005年
本文从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改革的思路着手,提出了实验教学的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培养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为宗旨,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并论述了具体的做法和实施的措施.然后,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抓好实验教学环境建设是进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最后按照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从三个层面上强调了加快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是进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
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队伍以学生为主体第一资源
C形臂X线机的原位投影增强系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移动C形臂X线机是微创骨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成像设备。针对当前微创骨科手术需要反复透视和操作直观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针对移动C形臂X线机的原位投影增强系统。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双重反射的投影增强模块;然后基于上述模块,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追踪的系统标定方法,以实现投影光路与X射线光路重合;接下来利用图像的单应性变换关系,分别对投影模块与X射线成像模型间的几何模型偏差和系统残留偏差进行校正,进而优化系统投影精度;最后构建原型系统,测试了系统性能并设计腰椎体膜和猪腿胫骨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在精度验证模体距影像探测器不同高度下,系统投影误差为1.17 mm±0.19 mm;固定验证模体,在移动C形臂X线机不同摆放角度下,系统投影误差为1.06 mm±0.22 mm。腰椎体膜和猪腿胫骨模体实验表明,可直接在患者体表观察到患者骨骼等结构的投影信息。结论本文提出的移动C形臂X线机投影增强系统,能够原位投射患者透视影像,直观地辅助医生术中操作,减少了术中反复透视获取手术工具和患者内部结构位置关系的次数,显示出系统未来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邢树伟丁辉王广志
具有实时报警和定位功能的心电监测仪的研制被引量:25
2004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心电监测仪。它以MSP4 30F14 9微控制器为核心 ,实现了对心电数据基于小波分析的实时判病、报警功能 ,并可利用FalcomC2DGSM GPRS GPS无线模块将心电数据及患者位置信息发送到医院监护中心由医生处理 ,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危急情况下缩短患者从发病到得到抢救的时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王丛知张菊鹏张永红白净
关键词:实时报警心电监测仪无线传输GPS定位
氨基酰化酶在脲溶液中变性时构象变化速度与失活速度的比较被引量:2
1994年
应用了邹氏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的方法,在变性剂存在的条件下,连续监测酶催化的底物反应过程,测定了氨基酰化酶在不同浓度脲溶液中失活的速度常数,并考察了底物的存在对酶失活的保护作用。同时,还比较了氨基酰化酶在不同浓度脲溶液中变性时失活和构象变化的速度。1mol/L,2mol/L脲变性时失活速度常数为为1.62×10^(-2)S^(-1)和2.05×10^(-2)S^(-1),但是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尚未发生明显变化。3mol/L脲变性时,失活速度常数为2.56×10^(-2)S^(-1),而变性速度常数为3.72×10^(-3)S^(-1)。失活速度比构象变化速度快大约一个数量级。在4mol/L,5mol/L,6mol/L脲溶液中变性时,酶分子快速失活,而其构象变化速度常数分别为5.27×10^(-3)S^(-1)。5.47×10^(-3)S^(-1),5.56×10^(-3)S^(-1)。可见,在相同浓度的脲溶液中,氨基酰化酶的失活速度明显快于酶分子整体构象变化的速度。上述结果表明,含有辅基金属离子Zn^(2+)的氨基酰化酶的活性部位较酶分子的整体结构也具有一定的柔性。
王洪睿王希成王希成张彤
关键词:氨基酰化酶失活构象
可转座基因与植物基因组多样性被引量:1
2001年
高等植物基因组含有大量各式各样的串联重复序列和出现频率很高的散布重复序列,如转座子、反转座子、短散布核元件和一些新发现的小型转座子等,它们当中的大多数是具有移动能力的可转座基因。这些可转座基因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对基因和基因组多样性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成为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刘玉军李一勤刘强
关键词:植物基因组多样性
共18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