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新晖吴卫华陈养文邹宝华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生物法合成邻苯二酚(I)菌种筛选与野生型活细胞转化效果被引量:9
- 2003年
- 以苯甲酸钠(SodiumBenzoate)为唯一碳源筛选到49株菌株,其中4株菌株表现出最佳的转化苯甲酸钠为邻苯二酚(Catechol)的能力。对B5进行了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其为假单胞菌。经紫外光谱和邻苯二酚特异性试验,证明该菌能转化苯甲酸钠合成邻苯二酚。该菌在6mg/mL的苯甲酸钠中培养24h,邻苯二酚的产量为1.6mg/mL。在培养基中加入甘油,利用静止细胞发酵培养16h,邻苯二酚的产量为2.1mg/mL,分子水平转化率达到46.11%。
- 李江陈劲春曹小岗周远连
- 关键词:苯甲酸钠邻苯二酚生物转化
- 酶法生产海藻糖中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 从一株实验室自筛菌中提取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海藻水解酶(MTSase),这两种热稳定性酶作用于淀粉生产海藻糖.本文讨论了产酶的最优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优化后经酶法生物合成海藻糖浓度达...
- 孙长慧袁其朋周延
- 关键词:海藻糖发酵条件优化淀粉
- 文献传递
- 有机溶剂对纳滤膜结构及透过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观察了两种纳滤膜 (NF—SH ,MPF— 4 4)的稳定性 ,并利用原子力电镜技术 (AFM)观察膜的活性表面结构 ,发现有机溶剂导致膜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观测在溶剂中的传递通量以及溶质截留率发现 ,影响NF—SH膜的通量的主要因素是膜本身的结构 ;对MPF— 4 4膜 ,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是溶剂性质。
- 张新晖袁其朋杨晓进
- 关键词:通量截留率纳滤膜有机溶剂
- 菌体形态对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影响被引量:7
- 2003年
- 菌体形态是影响霉菌代谢的重要因素。主要考察了煤油和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三孢布拉氏霉菌菌体形态及番茄红素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煤油和triton-X100形成菌丝球时,该菌丝形态不利于物质的传递,细胞合成番茄红素的能力无明显变化。而当添加水溶性表面活性剂span-20时,形成粗、短分散型的菌丝体,强化了传质,促进了番茄红素的合成,番茄红素生产能力提高了近3倍。
- 王永生王见冬袁其朋秦敬改钱忠明
- 关键词:番茄红素菌体形态三孢布拉氏霉菌
- 假单胞菌B5生物合成邻苯二酚的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以假单胞菌B5菌株 (实验室筛选 )为实验菌株 ,完成了游离细胞发酵条件优化和发酵保护剂甘油最适用量的研究。在 6g/L的苯甲酸钠和 1 1g/L培养基上 30℃培养 2 4h ,邻苯二酚 (catechol)产量达到 2 5g/L ,分子水平转化率为 5 2 3%;同时进行细胞固定化材料、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发酵条件的实验。以 1 5 %壳聚糖和 0 1%的海藻酸钙为固定化介质 ,0 1%的戊二醛交联制备得到的固定化细胞成球形 ,直径约为 2 5mm ,在苯甲酸钠 (6g/L)培养基中可连续批次发酵 12次 ,邻苯二酚平均产量约为每批次 1 5g/L。
- 李江陈劲春吴卫华李军邹宝华
- 关键词:假单胞菌固定化细胞苯甲酸钠邻苯二酚
- 紫锥菊中菊苣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25
- 2004年
- 吴启林袁其朋陈养文
- 关键词:紫锥菊菊苣酸纯化工艺中药
- 吡啶类化合物对三孢布拉氏霉菌代谢途径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3年
- 利用β-胡萝卜素高产菌株三孢布拉氏霉菌(Blakeslea trispora)发酵生产番茄红素过程中,可通过突变菌株或中途加入阻断剂的方法,将代谢控制在番茄红素水平。主要考察了吡啶衍生物如2,6-二甲基吡啶、2,5-二甲基吡啶、2-氨基-6-甲基吡啶及烟草废弃物(主要成分为3-吡啶基衍生物)对三孢布拉氏霉菌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0g/L的 2,6-二甲基吡啶阻断效果最好,大量积累番茄红素,几乎无β-胡萝卜素生成;加入的烟草废弃物浓度为 15g/L时,有少量β-胡萝卜素生成,番茄红素含量较前者提高58%,达到 1 090.03 mg/L。
- 王见冬王永生袁其朋张琪钱忠明
- 关键词:番茄红素吡啶类化合物三孢布拉氏霉菌阻断剂
- 纳滤在有机相分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8
- 2005年
- 综述了纳滤在有机相分离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阐述了操作条件、物料性质及膜材料等一些因素对纳滤膜在有机相中分离过程的影响,并对一些经验传递模型进行了描述.纳滤在有机相分离过程中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催化剂回收、以及制药工业等方面.
- 张新晖袁其朋
- 关键词:有机相纳滤催化剂膜材料
- 酶法生产海藻糖中酶反应条件的研究
- 该文通过对自筛出的一株微球菌(Microccus roseus)进行海藻糖合成酶的释放处理条件和海藻粮合成的酶反应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使用粗酶不经纯化,直接进行酶反应的工艺流程;得到了从酶的释放到酶反应的一系列优化条件;2...
- 周延袁其朋孙长慧
- 关键词:海藻糖酶法合成淀粉低聚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