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562 被引量:2,843H指数:25
相关作者:陈晓玲艾洁孙旭明李相印杨长春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士官系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2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6篇医药卫生
  • 109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6篇细胞
  • 116篇血管
  • 78篇肌细胞
  • 77篇蛋白
  • 70篇平滑肌
  • 64篇动脉
  • 64篇平滑肌细胞
  • 62篇血管平滑肌
  • 56篇血管平滑肌细...
  • 52篇基因
  • 41篇神经元
  • 38篇免疫
  • 36篇氧化氮
  • 36篇一氧化氮
  • 34篇缺血
  • 34篇肿瘤
  • 30篇合酶
  • 29篇海马
  • 27篇凋亡
  • 25篇注射

机构

  • 549篇河北医科大学
  • 29篇河北医科大学...
  • 2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4篇河北省人民医...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新乡医学院
  • 4篇武警医学院
  • 4篇邯郸市第一医...
  • 4篇河北化工医药...
  • 4篇邢台医学高等...
  • 4篇石家庄市第一...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沧州医学高等...
  • 2篇解放军白求恩...
  • 2篇河北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52篇温进坤
  • 134篇韩梅
  • 114篇何瑞荣
  • 46篇李文斌
  • 38篇马常升
  • 37篇张祥宏
  • 37篇曹翠丽
  • 36篇杨天祝
  • 35篇李清君
  • 32篇王俊灵
  • 32篇严霞
  • 32篇陈晓玲
  • 26篇武宇明
  • 21篇郑斌
  • 19篇王凤荣
  • 18篇艾洁
  • 17篇王润田
  • 16篇郑力芬
  • 13篇冯荣芳
  • 10篇柴锡庆

传媒

  • 92篇生理学报
  • 70篇河北医科大学...
  • 27篇中国应用生理...
  • 23篇中国动脉硬化...
  • 2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8篇解剖学杂志
  • 16篇中国病理生理...
  • 14篇中国生物化学...
  • 1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0篇生理科学进展
  • 10篇中国肿瘤临床
  • 10篇基础医学与临...
  • 7篇生物化学杂志
  • 6篇解剖学报
  • 5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临床荟萃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 4篇癌症
  • 4篇色谱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15篇2010
  • 24篇2009
  • 29篇2008
  • 37篇2007
  • 42篇2006
  • 50篇2005
  • 53篇2004
  • 44篇2003
  • 44篇2002
  • 49篇2001
  • 40篇2000
  • 30篇1999
5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rc介导骨桥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黏附和迁移过程被引量:2
2006年
为阐明酪氨酸激酶Src在整合素被骨桥蛋白(OPN)激活所触发的细胞黏附和迁移信号途径中所起的作用,应用Src特异性抑制剂PP2阻断Src,观察OPN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黏附和迁移活性的改变,并利用免疫沉淀检查PP2对整合素下游信号分子黏着斑激酶(FAK)和整合素偶联激酶(ILK)磷酸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PP2可明显抑制OPN诱导的VSMC黏附和伤口愈合(黏附和迁移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76.6%和33.8%);OPN可显著诱导FAK磷酸化(磷酸化水平达对照组的1.9倍),促进ILK去磷酸化,并使FAK与ILK的结合减少(降至对照组的46.4%)。10μmol/LPP2可明显抑制OPN诱导的FAK磷酸化、拮抗OPN诱导对ILK的去磷酸化作用、促进FAK与ILK之间的结合。研究结果表明,Src作为OPN-整合素-FAK信号途径中的信号分子,通过影响FAK和ILK的磷酸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VSMC的黏附和迁移活性。
李菁菁温进坤韩梅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SRC黏着斑激酶
胰岛素抵抗大鼠及恢复状态下PGC-1α和Mfn2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及改善后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变化及线粒体形态和参数的变化。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高脂组(HF)和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HF+RSG)。喂养4周及8周时,清醒状态下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IR;第8周时,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线粒体的形态;Im-age-Pro Plus 6分析线粒体的各项参数。结果高脂喂养4周后HF组与HF+RSG组IR状态形成。继续喂养4周后,HF+RSG组由于服用罗格列酮IR状态改善明显。与NC组相比,HF组的PGC-1α和Mfn2均显著下降(P<0.05);与HF组相比,HF+RSG组上述两基因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与NC组相比,HF+RSG组PGC-1α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而Mfn2的表达仍较低。与其余两组相比,HF组线粒体的形态和各项参数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形成与PGC-1α和Mfn2的表达下降有关,也与线粒体的改变有关。
曲东明宋光耀高宇王敬胡淑国韩梅
关键词:线粒体融合蛋白2胰岛素抵抗线粒体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被引量:10
1998年
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组成型与诱导型两种类型的一氧化氮合酶,前者在生理状态下恒定表达,由其催化产生的一氧化氮作为信使分子,在免疫、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中发挥多种生理作用;后者只有在致炎细胞因子或脂多糖作用下才表达,其催化合成的一氧化氮参与脓毒性休克、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揭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基因表达调节调控元件
反义c-jun表达质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标志的影响被引量:9
2001年
为研究c jun反义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本文应用可表达c jun反义RNA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Northern印迹、Western印迹和氚标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实验 ,观察反义c ju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标志基因平滑肌α 肌动蛋白、平滑肌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和骨桥蛋白表达和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的c jun反义RNA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去分化标志基因平滑肌胚胎型肌球蛋白重链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较对照分别下降 5 0 %和 95 % ,骨桥蛋白水平较对照下降 75 % ,同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DNA合成受到显著抑制 ,实验组氚标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值较对照降低 37%。c jun反义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标志基因平滑肌α 肌动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提示c jun基因表达产物在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于去分化状态中起重要作用。
李琦温进坤韩梅
关键词:反义核苷酸表型血管平滑肌骨桥蛋白
中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
1999年
石缨温进坤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疗法血管平滑肌细胞
颈动脉注射腺苷对去缓冲神经大鼠延髓腹外侧头端区神经元放电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1998年
在28只切断双侧缓冲神经的Sprague-Dawley大鼠,应用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了72个自发放电单位中颈动脉注射腺苷对延髓腹外侧头端(RVLM)区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颈动脉注射腺苷(25μg/kg),31个单位的放电频率由23.5±3.0下降至(16.5±2.6)spikes/s(P<0.001),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2)在24个单位中,应用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拮抗剂8-苯茶碱(8-phenyltheophylline,15μg/kg)和选择性腺苷A1受体持抗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8-cyc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50μg/kg)均可完全阻断腺苷的抑制效应;(3)在应用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500μg/kg)的12个单位中,腺苷的上述效应亦被消除。以上结果提示,腺苷对RVLM区神经元自发放电有抑制作用,而此作用与A1受体介导的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有关。
陈爽何瑞荣
关键词:腺苷神经元放电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1
2001年
为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活性改变有关 ,应用Northernblot、Dotblot、Westernblot和明胶酶图分析方法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 - 2和 9的影响。结果显示 ,1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 2 4h ,可明显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 - 2和 9mRNA表达、蛋白分泌和酶的活性 ,高浓度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 - 2和 9表达的影响不同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为 5 0mg/L时 ,基质金属蛋白酶 - 9表达活性仍然高于对照细胞 ,但与 1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强度无显著差别 ;相同条件下 ,基质金属蛋白酶 - 2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 2和 9的表达 ,并可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
刘虹彬温进坤韩梅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金属蛋白酶血管平滑肌
辣椒素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的电生理效应(英文)被引量:7
2003年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辣椒素(capsaicin,CAP)对豚鼠乳头状肌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CAP (30、60、120μmol/L)可浓度依赖地缩短正常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时程。(2)对部分去极化乳头状肌,CAP(60μmol/L)除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外,还使动作电位幅值和超射值降低,零相最大上升速度减慢。(3)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 Bay K8644(0.5μmol/L),则可阻断 CAP(6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4)预先应用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VR)阻断剂钌红(20μmol/L),不影响 CAP(6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以上结果提示,CAP可能通过非受体途径抑制 Ca^(2+)内流,从而影响豚鼠乳头状肌电生理效应。
李茜程岩萍何瑞荣
关键词:生理学辣椒素动作电位乳头状肌
辣椒素引起脑干内心血管活动相关核团中c-fos的表达被引量:8
2000年
在 16只切断两侧缓冲神经的大鼠 ,观察颈总动脉注射辣椒素对脑干内心血管活动相关核团c 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溶剂对照组大鼠脑干 ,仅见少数Fos蛋白样免疫反应 (FLI)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 ,颈总动脉注射辣椒素 ( 10 μmol,0 1ml)时 ,脑干内巨细胞旁外侧核 (PGL)、蓝斑 (LC)、最后区 (AP)和孤束核 (NTS)等部位的FLI神经元显著增加 ,而中脑中央灰质 (PAG)和中缝核群 (RN)的FLI神经元则无明显改变。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 (RR ;2 0 0mmol,0 1ml) ,可明显抑制辣椒素的上述效应。以上结果提示 ,辣椒素可通过激活辣椒素受体 (VR) ,引起脑干内多个心血管活动相关核团的神经元兴奋 。
薛保健张小雪石葛明何瑞荣
关键词:辣椒素钌红脑干
平滑肌细胞核膜核苷三磷酸酶活性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
<正>目的核膜核苷三磷酸酶是调节mRNA出核转运的关键酶,定位于核孔复合体的周围,通过水解NTP而为mRNA的出核转运提供能量,因此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用知管内皮剥脱后再狭窄模型,动态观察主动脉壁核膜核苷三磷...
聂磊韩梅温进坤
关键词:再狭窄
文献传递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