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084 被引量:13,414H指数:58
相关作者:刘万顺高曙李鹏姜旭杨华春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83篇期刊文章
  • 29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5篇电气工程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1篇经济管理
  • 13篇电子电信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天文地球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理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水利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01篇电力
  • 234篇电力系统
  • 150篇电网
  • 147篇输电
  • 141篇电压
  • 108篇直流
  • 107篇变压
  • 107篇变压器
  • 90篇电能
  • 83篇直流输电
  • 82篇暂态
  • 81篇电流
  • 74篇仿真
  • 70篇电能质量
  • 69篇发电
  • 61篇励磁
  • 56篇无功
  • 56篇高压直流
  • 55篇高压直流输电
  • 54篇谐波

机构

  • 1,074篇华北电力大学
  • 29篇国家电网公司
  • 20篇清华大学
  • 17篇北京四方继保...
  • 16篇河南省电力公...
  • 10篇北京网联直流...
  • 10篇北京电力公司
  • 9篇廊坊供电公司
  • 9篇四川省电力试...
  • 7篇中国南方电网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 6篇武汉大学
  • 6篇华北电力科学...
  • 6篇保定供电公司
  • 5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香港大学
  • 5篇华北电网有限...
  • 5篇邢台供电公司
  • 5篇石家庄市供电...

作者

  • 94篇肖湘宁
  • 82篇赵成勇
  • 82篇王增平
  • 73篇李庚银
  • 63篇张建华
  • 61篇贺仁睦
  • 54篇周明
  • 48篇黄少锋
  • 46篇毕天姝
  • 45篇尹忠东
  • 44篇杨奇逊
  • 37篇马进
  • 36篇李鹏
  • 35篇马静
  • 29篇郑涛
  • 28篇律方成
  • 28篇徐岩
  • 28篇顾雪平
  • 26篇李广凯
  • 23篇杨明玉

传媒

  • 136篇电网技术
  • 118篇中国电机工程...
  • 103篇电力系统自动...
  • 50篇电工技术学报
  • 48篇电力自动化设...
  • 42篇现代电力
  • 40篇中国高等学校...
  • 39篇高电压技术
  • 39篇华北电力大学...
  • 34篇电力系统保护...
  • 27篇中国高等学校...
  • 26篇中国高等学校...
  • 24篇继电器
  • 23篇中国高等学校...
  • 22篇中国高等学校...
  • 15篇中国高等学校...
  • 14篇中国电力
  • 14篇电力科学与工...
  • 14篇电气应用
  • 10篇华东电力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6篇2012
  • 106篇2011
  • 138篇2010
  • 143篇2009
  • 153篇2008
  • 169篇2007
  • 196篇2006
  • 135篇2005
1,0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功率因数调整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06年
两部制电价存在于我国和许多国家,这意味着用户在缴纳电费时需要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并按照功率因数考核的结果增收或减收电费,但由于种种原因,功率因数调整值往往不能事先被精确得到,在用电分析中对这部分电费调整额的确定历来存在着如何选取合适模型的问题,论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指出传统分析方法中预测功率因数调整值的不足,再对功率因数调整值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合适的预测模型,同时根据所得到的模型进行实例计算,表明回归预测方法的适用性。论文说明了利用回归分析模型在预测功率因数电费调整额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曹昉张粒子
关键词:用电分析
不同黑启动方案对系统后续恢复影响的研究
电力系统发生大停电后,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快速、稳定地恢复。由于黑启动方案的不同,形成的初始小系统不同,会导致系统的后续恢复顺序不同,从而在形成的目标网架中,各个机组的出力恢复情况以及负荷的恢复情况也会不同。本文采用最短路...
刘连志顾雪平
关键词:机组启动停电损失目标网架
文献传递
多Agent 技术在广域保护中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得不断发展,广域保护成为近几年的新兴课题。与传统保护相比它对数据和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更高。Agent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建立在计算机和通讯基础上的,将agent用于继电保护可以使保护自主地、动态...
侯艳杨明玉赵宇龙陈媛
关键词:电力系统广域保护多AGENT技术通信传输继电保护
文献传递
燃机电厂发变组主接线及其保护配置的特点被引量:1
2008年
分析了燃机电厂发变组主接线在主变压器设置、发电机出口断路器设置和高压厂用电源引接等方面的特点,总结了不同容量燃机发变组的典型保护功能配置,讨论了燃机发变组与传统燃煤机组相比在功能配置方面的特点,指出对于容量较大的机组,发电机出口带断路器时应配置机端断路器失灵保护;在后备保护配置方面,应装设逆功率保护和低电压保护,容量较大时应配置失步保护,但是对于燃机保护动作不设置程序跳闸逆功率出口。
梁海宁屠黎明王增平
关键词:燃机电厂发变组保护配置
基于ARCH模型的电价联动建模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在开展电力零售市场竞争前,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的联动机制是在销售侧正确地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状况和供电成本,规避由于发电竞价而引起上网电价波动给电网企业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文中通过对电价联动机制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考虑用户需求响应的电价联动机制与建模的新思路。该联动机制中,电价监管者要在一个电价联动期开始前,向电力5用户公布预期的电价联动水平;在该联动期结束后,根据实际上网电价的波动情况和用电情况,及时制定销售联动电价水平,对于实行电价联动的用户,当期按联动后的电价水平进行结算。同时,该文针对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存在的风险,采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对联动期内平均上网电价的波动情况进行数学描述,实现了联动模型的具体建模和对联动水平的预测。最后,采用实例数据对联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程瑜张粒子
关键词:电力市场销售电价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SPWM静态调制误差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脉宽调制(PWM)技术是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为了分析各种相关因素对PWM输出结果的影响,文中提出了PWM的静态调制误差(PWMSME)的概念。以SPWM为例,在Fourier变换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其PWMSME随频率变化的精确数学表达式,分析了载波频率、死区及采样方式对PWMSME的影响,并给出了其量化的表达式。指出了在载波频率较低的情况下,由“冲量等面积原理”计算的输出结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最后,通过对PSCAD建立的H桥逆变器模型的仿真结果、实验数据及相应公式的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文中结论的正确性。
姜旭肖湘宁马玉龙丁辉汪全涛
关键词:SPWM调制死区规则采样
采用改进数学形态学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新方法被引量:22
2009年
励磁涌流的畸变波形会呈尖顶波特征,而故障电流基本为基频正弦波,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改进数学形态学来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新方法。该方法从形态开和闭运算的几何解释出发,采用数据延拓的方法克服开和闭运算中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进而定义并构造出波峰谷最大算子函数MBT函数,针对正弦波形定量推导所选结构元素半径与MBT函数值之间的关系,构造指示波形凹凸特性的相对凹凸系数Kcc,并根据差流的凹凸系数Kcc来区分变压器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理论分析及动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且判断速度快(判断时间是8~13ms),并具有较好的抗CT饱和性能,亦不受系统频率波动等的影响。
黄家栋罗伟强
关键词:励磁涌流数学形态学变压器保护端点效应
VSC-HVDC系统有功潮流自动软翻转研究
互联两个交流电网的VSC-HVDC系统用于实现两个电网负荷峰值的互相调节和紧急功率支援时,其潮流需要随时翻转。通过VSC-HVDC送端交流系统的频率对有功功率进行单侧控制,而两侧协调控制以限制潮流翻转大小,实现VSC-H...
马国鹏赵成勇李广凯
关键词:VSC-HVDC
文献传递
模糊参数自校正PID控制在光伏发电MPPT中的应用
由于光照强度变化的不确定性、光伏电池阵列温度的变化、负载的变化和光伏电池强非线性,所以光伏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点是随着环境和负载的变化而时刻变化的。模糊控制能快速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光伏系统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但由于模...
王岩李鹏杜叶平张宏滨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光伏电池PID控制最大功率点低频振荡
文献传递
电子式互感器与继电保护接口的实现被引量:22
2005年
为了使继电保护装置尽可能应用能解决长期困扰继电保护的互感器饱和及暂态准确度不高等难题的电子式互感器,以光学电流互感器(OCT)为例,根据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标准IEC60044 8 及变电站通讯网络和系统协议IEC61850,设计了OCT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接口方案,介绍了硬件结构及软件流程,并利用测试软件对该接口方案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接口能很好地完成电子式互感器与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通讯功能。
刘青王增平徐岩焦彦军
关键词:电子式互感器继电保护数字接口
共10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