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海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300 被引量:1,120H指数:16
相关作者:马兰白振忠曹越刘川川马爽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7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5篇医药卫生
  • 32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7篇低氧
  • 41篇动脉
  • 39篇细胞
  • 36篇肺动脉
  • 33篇基因
  • 23篇蛋白
  • 20篇羚羊
  • 20篇肺动脉高压
  • 20篇藏羚
  • 20篇藏羚羊
  • 18篇血管
  • 18篇慢性
  • 16篇低氧诱导
  • 15篇平滑肌
  • 15篇缺氧
  • 15篇肌细胞
  • 14篇肺动脉平滑肌
  • 13篇低氧性
  • 13篇动脉平滑肌细...
  • 13篇平滑肌细胞

机构

  • 297篇青海大学
  • 27篇青海省人民医...
  • 27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青海省地方病...
  • 5篇教育部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 3篇北京房山中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和平里...
  • 2篇军事科学院
  • 2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42篇格日力
  • 44篇杨应忠
  • 43篇马兰
  • 40篇靳国恩
  • 33篇芦殿香
  • 32篇白振忠
  • 25篇芦殿荣
  • 21篇汤锋
  • 16篇李向阳
  • 15篇何生奇
  • 15篇韵海霞
  • 15篇高音
  • 15篇王芳
  • 14篇嘎琴
  • 13篇刘川川
  • 12篇张伟
  • 11篇冯利
  • 11篇杜艳林
  • 11篇杨全余
  • 11篇樊海宁

传媒

  • 54篇中国高原医学...
  • 35篇青海医学院学...
  • 1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1篇生理科学进展
  • 8篇药学学报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生理学报
  • 5篇华西药学杂志
  • 5篇世界中西医结...
  • 4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军事医学
  • 3篇第七届全国医...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兽类学报

年份

  • 15篇2023
  • 19篇2022
  • 15篇2021
  • 13篇2020
  • 18篇2019
  • 28篇2018
  • 28篇2017
  • 13篇2016
  • 14篇2015
  • 14篇2014
  • 15篇2013
  • 24篇2012
  • 23篇2011
  • 12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2篇2005
3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低压低氧对大鼠心肌HIF-1α、COX-1蛋白、ROS、SOD和CAT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心肌COX-1蛋白及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5只由兰州运至西宁(海拔2 260 m)。随机分为:对照组(n=25),立即采集各脏器标本;高原组(n=60)大鼠运至青海果洛州花石...
王建新李生花马祁生靳国恩
关键词:低氧心肌HIF-1ΑCOX-1ROSCAT
文献传递
藏羚羊ET-1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克隆藏羚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因编码区,并行分析。方法从藏羚羊肺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法获得藏羚羊ET-1cDNA,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转化JM109菌扩增培养后鉴定阳性质粒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获得藏羚羊ET-1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609bp,编码202个氨基酸,将此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并取得注册号(JQ031153)。其核苷酸序列与绵羊、牛、猪、大鼠以及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是:98%、95%、86%、81%、48%。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猪、大鼠以及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是:97%、94%、79%、76%、34%。与绵羊ET-1氨基酸比对发现,30位和172位的苏氨酸变为丙氨酸、40位和163位的缬氨酸变为丙氨酸、141位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181位的苯丙氨酸变为缬氨酸。结论成功克隆了藏羚羊肺组织中ET-1基因的编码区,分析发现藏羚羊ET-1基因对应的氨基酸发生了突变,这些为进一步揭示藏羚羊低氧适应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冯志超马兰白振忠格日力
关键词:CDNA克隆ET-1藏羚羊低氧适应
肝片吸虫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2(FhSAP-2)的原核表达及分离纯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肝片吸虫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2(FhSAP-2)原核表达系统。方法用生物信息学软件OptimumTMCodon优化密码子适应指数(CAI)、最优密码子频率(FOP)及GC含量以获得适合大肠杆菌BL-21表达的FhSAP-2基因序列,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和pET28a中,经IPTG诱导其表达并经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结果 OptimumTMCodon获得优化后的FhSAP-2序列,经测序及酶切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22b-FhSAP-2、pET28a-FhSAP-2构建成功,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FhSAP-2在pET28a中包涵体部位表达,可溶部位不表达;在pET22b中可溶部位表达量低,包涵体部位无表达。继而经Ni-NTA柱亲和纯化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获得电泳纯的FhSAP-2蛋白。结论成功建立FhSAP-2的原核表达系统。
李润乐康明汤锋李伟牛亮陈刚
关键词:肝片吸虫原核表达系统
高原睡眠呼吸紊乱与急性高原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高原低氧环境严重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及结构、睡眠呼吸紊乱进一步参与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发展。急进高原及高原习服人群表现出不同的睡眠呼吸结构的改变,世居藏族人群在高原环境下有良好的睡眠结构和质量。文章通过周期性呼吸、低氧通气反应、引起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环路增益、细胞因子水平和神经递质等方面阐述了高原自然环境中引起睡眠呼吸改变的机制及其与急性高原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提供新的思路。
李玉红格日力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
不同海拔高度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海拔对照组(南京,海拔10 m)、中度海拔组(西宁,海拔2 260 m)和特高海拔组(低压氧舱,模拟海拔5 000 m)。将中度海拔组和特商海拔组大鼠分别由南京快速运至西宁地区和青海人学低压氧舱室,30 d后抽取大鼠外周血标本。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火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WST-1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TBA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鞋。结果显示,中度海拔组人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长于低海拔对照组与特高海拔组,血浆TERT水平的变化与端粒长度一致;中度海拔组与特高海拔组大鼠血浆HIF-1α水平高于低海拔组;相对低海拔对照组和中度海拔组,特高海拔组大鼠血浆SOD活力下降,MDA水平增高。上述结果提示,中度海拔高度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延长,而极高海拔高度下此端粒延长作用消失,其中HIF-1α、TERT水平变化及氧化应激损伤是引起其端粒长度变化的主要机制;中度海拔地区居住可能有益于延长哺乳类动物的寿命。
王亚平杨应忠马兰赵艳霞格日力
关键词:端粒不同海拔高度端粒酶逆转录酶
PTEN基因多态性与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性(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青藏高原藏族通过血液中较低的血红蛋白浓度来很好地适应高海拔环境,但仍有部分藏族罹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本研究探讨PTEN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多态性是否与藏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相关。方法将来自青海海拔超过3 500米的玉树地区63位HAPC患者(HAPC-p)和131位健康者(HAPC-r)作对照。用Sequenom Mass ARRAY法对PTEN基因的七个SNP位点(rs1234212,rs1234213,rs1234219,rs2299939,rs2299941,rs532678和rs555895)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HAPC-p组和HAPC-r组相比,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而Hb和HCT明显升高。PTEN基因被测的所有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PTEN基因多态性与青藏高原藏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感性无关。
胥瑾杨应忠李永臻汤锋王展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PTEN多态性
微球法观察急性低氧应激对小鼠脏器血流量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旨在观察急性低氧应激时小鼠脏器组织相对血流量变化。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氧组,两组小鼠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对照组小鼠通入室内空气(青海西宁,大气压582mmHg,PO2121.6mmHg),低氧组小鼠通入低氧气体(15%O2,85%N2)。经右侧颈总动脉将聚乙烯导管(ID 0.3mm,OD 0.5mm)置入左心室,采用Power Lab系统监测小鼠平均动脉压及左心室压力。分别于通气1、3 min时先后向左心室注入黄色、红色微球制备液,待稳定后取出小鼠脑、心、肺、肝、肾等组织回收微球,萃取染料,经酶标仪测定OD值计算各脏器急性低氧不同时间的相对血流量。另取小鼠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低氧通气前和低氧通气1、3min时的血气变化。结果急性低氧应激时,脑、肾组织血流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血流量明显下降;各脏器组织在通气3 min时较1 min相比血流量降低,血流降低量在对照组和低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肺营养血管在低氧组的血流降低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通气1 min和3 min时与常氧相比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pH无明显差异。低氧通气1 min与3 min比较血气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低氧应激可代偿性引起组织脏器的血流重新分布,小鼠脑、肾脏相对血流量升高,肝脏相对血流量下降。
袁周阳张昱马倩倩周义玲汪晓洲纪巧荣曹成珠刘杰穆罕默德·杰马张伟
关键词:低氧应激血流量
OPN对低氧诱导的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自噬及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低氧条件下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骨桥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表达,并探讨OPN过表达及RNA干扰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自噬及细胞增殖力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6组:常氧对照组(Normoxic)、低氧对照组(Hypoxia)、低氧+OPN干扰空病毒组(H+OPN EV)、低氧+OPN干扰慢病毒组(H+OPN shRNA)、低氧+OPN过表达空病毒组(H+OPN OEV)、低氧+OPN过表达慢病毒组(H+OPN shoRNA)。各组分别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阳性标记率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OPN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表达。结果经低氧干预后OPN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表达相较常氧组增高(P<0.05),细胞增殖力增强(P<0.05),促进细胞周期进入S期(P<0.05);与低氧对照组相比,低氧+OPN干扰慢病毒组OPN蛋白表达量降低,Beclin1、LC3B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5)。低氧条件下细胞经OPN过表达处理后,OPN过表达组OPN蛋白表达增高,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未进一步增强(P>0.05),细胞周期无变化(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PASMCs细胞增殖增强,OPN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C3B表达增强。且OPN可促进低氧条件下PASMCs细胞增殖并负向调控大鼠PASMCs的自噬。
鲍金刘川川陈辛玲刘辉琦刘杰曹学锋王生兰
关键词:低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
红景天苷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探讨红景天苷对低氧引起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采用组织消化法分离大鼠肺动脉,培养PASMCs,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处理细胞48 h后的A,确定红景天苷作用的适宜浓度范围。将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红景天苷处理组(40、60、80μg·mL^(-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收缩型标志物如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22(SM22)、钙结合蛋白(calponin)和合成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表型标志物和核增殖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EdU(5-ethynyl-2′-deoxyuridine)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测定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表明,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可诱导PASMCs收缩型表型标志物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合成型标志物mRNA和蛋白升高;与低氧对照组相比,红景天苷可以下调PASMCs合成型标志物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收缩型表型标志物mRNA和蛋白表达。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与低氧对照组相比,红景天苷抑制表型转化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结果提示,红景天苷可以抑制PASMCs合成型标志物表达,促进收缩型标志物表达,从而抑制低氧引起的PASMCs表型转化;且红景天苷抑制PASMCs增殖和迁移的机制与其抑制了PASMCs的表型转化有关。
毛稼琦刘川川刘川川张晴晴刘红马兰
关键词:低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红景天苷
慢性高原病患者发生血栓与血浆EMP和P-选择素水平的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慢性高原病患者发生血栓与血浆EMP和P-选择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例慢性高原病合并血栓患者(CMS+T组)、40例慢性高原病患者(CMS组)、40例高原健康人(control组)为研究对象。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的EMPs水平、ELISA法测定P-选择素水平,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浆EMPs、P-选择素水平在control、CMS、CMS+T组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MS+T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CMS、Control组(P<0.05);③CMS组和CMS+T组PT、APTT长于Control组(P<0.05),CMS组和CMS+T组PLT低于Control组(P<0.05);④EMPs是慢性高原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947,P=0.005,PT是慢性高原病预防血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134,P=0.017;⑤慢性高原病合并血栓患者血浆EMPs与P-选择素呈中度正相关(r=0.614,P=0.004),EMPs与D-二聚体呈中度正相关(r=0.447,P=0.048)。结论①慢性高原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具有出血和血栓发生的双重风险;②慢性高原病合并血栓患者血浆EMPs和P-选择素水平升高,血浆EMPs与血栓有一定的相关性;③血浆EMPs是慢性高原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T是慢性高原病预防血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王卓亚杨发满杨发满旦增诺扬
关键词:高原病内皮细胞微粒P-选择素血栓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