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关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学史编写若干思考
- 2003年
- 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断代是个难题,但通过作品角色、情节、时间标记3要素,是可以大体鉴别的。根据鉴别的总体比例和文本产生年代的清晰度,已经可以建构5种不同的民族民间文学框架。今后可以参照《中华文学通史》框架,做适当调整,最终达到汉族民间文学史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史的有机融合。
- 梁庭望
- 民族命运的深刻反省——论《正红旗下》的思想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满族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以他自身的经历反映了清代末年满族的社会生活。我们从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对生他养他的民族所倾注的全部热情。对八旗制度的思考,对外来文化的看法以及对新一代旗人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舍先生对自己民族命运的深刻反省,并且体现出《正红旗下》这部小说的思想意义。
- 赵志忠
- 关键词:民族命运反省
- 海峡两岸民族文学交流与合作
- 海峡两岸民族文学是指在大陆的少数民族文学与台湾少数民族文学。这两种文学既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也是整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民族文学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比较少,彼此了解的不多。但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文化...
- 赵志忠
- 文献传递
-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入史之辩
- 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学是由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创作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少数民族文学,中国文学是不完整的。本文试就少数民族作家写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问题提出自...
- 赵志忠
- 文献传递
- 满族现状一瞥——读《满族:辽宁新宾县腰站村调查》有感被引量:3
- 2005年
- 赵志忠
- 关键词:民族村寨自然环境婚姻家庭医药卫生
- 满族与京剧被引量:14
- 2004年
- 京剧产生于清代 ,与满族上层及满族人的喜好、审美情趣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满族人不仅喜欢京剧 ,而且还直接参与了京剧的创作、改革与演出。从清代至今 ,在满族人中间产生了一大批京剧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满族人的生活与文化在京剧中也有所反映 ,其中满语唱词在京剧中仍有遗存。
- 赵志忠
- 关键词:满族京剧
- 少数民族作家在中国当代小说界中的地位被引量:1
- 2003年
-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里,发展各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学与文化,以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少数民族作家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学土壤和民族文化传统,反映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示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与矛盾,成为他们作品的独到之处。而越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就越能够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 赵志忠
- 关键词:民族作家当代小说
- 执着追求 开拓进取——我的满学研究30年
- 2016年
- 时间荏苒,一转眼30年过去了。回顾我的满学研究,甜酸苦辣,感慨颇多。满学研究是我"天然"的选择。本文在回顾自己近30年的研究过历程的同时,也是希望能打破学术壁垒,与学术界同仁就满族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开展广泛的研讨,以期激励后辈才俊奋勇前行,取得更大的成就。
- 赵志忠
- 关键词:满学研究学术历程
- 满族文学源流及其发展被引量:3
- 2013年
- 满族文学是由满族及其先人共同创作的文学,包括肃慎文学、挹娄文学、勿吉文学、靺鞨文学、女真文学、满洲文学。今天的满族文学源于先人文学,在继承了先人文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满族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曹雪芹、纳兰性德、文康、顾太清、老舍、舒群、端木蕻良等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赵志忠
- 关键词:满族文学源流
- 新时期:少数民族作家异军突起
- 新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二十多年来,少数民族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异军突起,形成了一个阵容强大的作家群和一些有特色作家群体。老一代作家焕发了青春,新一代作家不断涌现。一大批优秀作品...
- 赵志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