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科学系

作品数:148 被引量:1,976H指数:24
相关作者:章大港李德同寻浩袁炳存王子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0篇天文地球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0篇盆地
  • 27篇油气
  • 13篇地层
  • 12篇勘探
  • 12篇储集
  • 11篇层序
  • 11篇储集层
  • 10篇地质
  • 10篇塔里木盆地
  • 9篇油气勘探
  • 9篇源岩
  • 9篇气藏
  • 8篇油气藏
  • 8篇油田
  • 8篇储层
  • 7篇地层学
  • 7篇油层
  • 7篇层序地层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机构

  • 148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江汉石油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赤峰学院
  • 3篇塔里木石油勘...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黄河水利委员...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青海石油管理...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吕洪波
  • 11篇漆家福
  • 9篇郝石生
  • 9篇陆克政
  • 7篇朱筱敏
  • 5篇谢庆宾
  • 5篇高岗
  • 5篇孙镇城
  • 5篇钟宁宁
  • 5篇王贵文
  • 5篇熊琦华
  • 5篇赵澄林
  • 5篇王润秋
  • 5篇王铁冠
  • 5篇楚泽涵
  • 5篇王志章
  • 4篇张一伟
  • 4篇童亨茂
  • 4篇鲍志东
  • 4篇李承楚

传媒

  • 45篇石油大学学报...
  • 17篇地质论评
  • 8篇测井技术
  • 6篇现代地质
  • 6篇江汉石油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沉积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地震学报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1998年中...
  • 2篇1996年中...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6篇2002
  • 6篇2001
  • 8篇2000
  • 24篇1999
  • 27篇1998
  • 23篇1997
  • 17篇1996
  • 10篇1995
  • 3篇1994
  • 4篇1993
  • 4篇1992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力对流体及油气二次运移作用的几种模式被引量:34
1999年
地应力是影响储层流体压力和驱动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之一。根据构造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储层(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在不同条件下应力对流体作用的几种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类型储层中流体压力变化、油气二次运移及断层张开、封闭与地应力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储层中,应力对油气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结果。断层的开启与封闭,不仅与构造应力直接相关,而且与断层的走向、倾角、深度、两盘岩性及流体压力直接相关。
童亨茂李德同
关键词:应力流体压力油气运移裂缝性储集层
库车前陆褶皱带盐相关构造样式被引量:112
2003年
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褶皱带中段中新生代地层中发育一套下第三系盐岩层,对该区构造变形起着重要控制作用.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对盐相关构造研究表明,库车前陆褶皱带发育盐上、盐间和盐下三套不同的构造样式.盐上构造样式主要包括逆冲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盐推覆构造、三角带构造和盐成凹陷.盐间构造样式主要包括盐枕构造、盐间断褶构造和盐焊接构造等.盐下构造样式主要包括叠瓦冲断带、双重构造、背冲断块或断褶构造.研究表明,库车前陆褶皱带盐上、盐间和盐下构造样式形态迥异,但它们是在统一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在成因上有着密切联系,其动力学机制与重力作用、挤压作用和盐岩层塑性流动作用密切相关.
汤良杰贾承造皮学军陈书平王子煜谢会文
关键词:盐下构造构造地质学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中“火山弹”与“喷气锥”景点定名商榷被引量:3
2007年
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然景点,其引人之处就是新生代玄武岩火山地貌。然而,景点中有些火山构造的命名却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如:熔岩丘和增生熔岩球分别被错误地命名为“喷气锥”和“火山弹”。笔者根据著名专业网站(如: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和经典教材中的相应定义讨论了这些火山构造。通过分析这些构造的形态、大小和成因,笔者将它们分别重新命名为熔岩丘和增生熔岩球。笔者建议:地质公园中所有景点的定名都应该经专家核实和评价,从而给出科学的、符合地质实际的名称。
吕洪波
关键词: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弹
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Ⅱ)被引量:9
1999年
毛志强,朱卫红,汪如军.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Ⅱ).测井技术,1999,23(6):404~410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低阻油气层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提出用后三点法确定Co- Cw 实验关系基本参数。数据分析表明,指数m与温度及溶液矿化度无关。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了阳离子当量电导B值与地层温度和溶液矿化度(或电阻率)关系图版。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实验结果证实了油层阳离子交换量随含水饱和度降低而增加的理论推断,指数n与温度及溶液矿化度无相关关系。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低阻油气层表现出了与Waxm an-Sm its方程类似的规律,但阳离子当量电导B值这一重要参数与Waxm an 等人发表的结果又有一定差别。
毛志强朱卫红汪如军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电阻率含水饱和度油气层
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马四组麦粒状白云石的发现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9
1999年
鄂尔多斯地区的奥陶系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在研究区东南缘的奥陶系马四组中发育一种特殊类型的白云岩,它主要由麦粒状白云石组成,其分布仅限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南部,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该区的相邻层位中均有膏岩及含膏岩类沉积。麦粒状白云石的晶体为一向延伸的菱面体,晶体的c轴与延伸方向垂直,这与硬石膏晶体的光性特征类似。麦粒状白云石的有序度为052~060,平均为056;CaCO3的摩尔含量是5122%~5205%,平均为5164%;δ13C为-012‰~-020‰(PDB),平均为-016‰;δ18O为-575‰~-628‰,平均为-602‰;Fe2+的含量为2980~3140(10-6),平均为3063(10-6);Mn2+的含量为83~105(10-6),平均为94(10-6);K+的含量为1200~1410(10-6),平均为1305(10-6);Na+的含量为840~850(10-6),平均为845(10-6)。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马四组中的麦粒状白云石是由富含Mg2+及SO2-4离子的卤水于埋藏环境中交代开阔海台地相石灰岩而形成。正是由于白云石化介质中SO2-4离子的影响,使得白?
张永生金振奎谭健
关键词:奥陶系石膏硬石膏白云石
惠民凹陷构造特征及圈闭类型研究被引量:12
1993年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惠民凹陷的地层层序、构造一岩石组合、基底和盖层构造特征、成因和演化历史及其与油气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惠民凹陷的演化划分为断陷期(E)和坳陷期(N—Q).前者包括断陷早期(E_k。)、断陷早中期(Es_4)、断陷中晚期(Es_(2+3))和断陷晚期(Es_1—Ed).计算结果表明,凹陷的最大拉张量为24.1%.根据区域地质研究结果预测,阳信洼陷北部和南部,临南洼陷和南缘斜坡具备潜在油气圈闭条件,可作为新的勘探目标.
刘国臣陆克政徐寿根任安身李训海
关键词:圈闭应力场惠民凹陷
中国南方东部三叠纪古地理演化及其构造控制被引量:2
1999年
中国南方东部的大地构造背景控制着古地理演化特征,不同构造单元内沉积盆地的性质存在着显著差别。早三叠世的中下扬子混积盆地属克拉通边缘盆地,而上饶和明溪碎屑岩盆地则为大陆边缘断陷盆地。在整个三叠纪,区域性大断裂对沉积相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绍兴—宜春断裂作为构造分区的界限,控制了其两侧古地理的发展。古地理演化是构造运动的直观响应,中国南方三叠纪的地壳抬升、台地浅滩化。
鲍志东冯增昭李永铁
关键词:三叠纪古地理演化地球化学特征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被引量:13
2002年
西线调水工程是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西北、华北地区缺水问题。西线调水一期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 ,地质条件复杂 ,构造活动频繁 ,该区具有独特的地壳变形和构造应力体系。一期调水工程区处在海拔 35 0 0m左右 ,主要是引大渡河支流的阿柯河、麻尔曲、杜柯河及雅砻江支流泥曲、达曲之水补给黄河支流贾曲。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活动断裂、深埋长隧洞、冻土与冻害以及水库工程地质问题。1 活动断裂问题西线调水区主要有 15条区域性活动断裂。其中玉树断裂 (F2 )、桑日麻断裂 (F8)、鄂陵湖南断裂 (F9)、甘德南断裂 (F1 0 )、鲜水河断裂 (F4 )等活动性较强 ,对工程影响较大。断裂活动不仅能影响引水隧洞的稳定性 ,而且直接影响着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2 深埋长隧洞工程地质问题由于一期工程输水洞线共长 2 4 4km ,其中最长者达 73km ,属于特长隧洞。这些隧洞埋深大 ,一般达 30 0~ 6 0 0m ,穿越不同的地质单元 ,并且无法避开活断层的影响。一些深埋长隧洞工程典型的地质问题如高地温、高压涌水、高地应力及岩爆等问题均可能出现。(1)高地应力及岩爆 西线调不一期工程洞体深埋于山体基岩内 ,上覆岩体厚度一般为 30 0~ 6 0 0m 。
黄志全漆家福伍法权张辉刘建周王学潮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地质深埋长隧洞冻土
山东新泰青云低山区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被引量:18
2005年
2005年7月上旬,笔者等在山东省新泰市东约10km的青山上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包括刃脊、角峰、冰漂砾、冰臼等。在由混合花岗岩组成的最高海拔仅为496m的低山上发现大量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在华东地区尚未见报道。
吕洪波杨超
关键词:冰川遗迹第四纪低山区混合花岗岩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组层序分析被引量:21
2000年
通过分析早侏罗世大安寨期四川盆地的环境特征 ,建立了大安寨期湖盆层序的理论模型 ,并对大安寨组实际沉积层序特征进行了探讨 ,进而对层序单元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实际层序与理论模型对比后发现 ,二者间的符合度高。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①运用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供应速率的关系对坳陷湖盆进行层序分析是完全可行的 ,理论与实际吻合度高 ;②构造沉降是大安寨期湖盆层序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③随着层序的发育 ,沉积相在垂向上发生着有规律的演化 ;
胡宗全郑荣才熊应明
关键词:四川盆地早侏罗世湖盆层序地层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