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系
-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中国城镇新贫困人口论被引量:18
- 2000年
-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新变化 ,针对我国城镇出现的新贫困人口现象 ,提出了新贫困人口的界定 ,剖析了新贫困人口生成背景和特征。作者根据近年来城市扶贫的现状 ,指出其不足 ,提出了构建城市反贫困战略系统的设想。
- 王朝明
- 下岗与失业并轨面临的挑战
- 2001年
- 申晓梅
- 关键词:下岗失业劳动力再就业
- 论经济学的出发点被引量:3
- 2001年
- “社会人”和“经济人”是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的出发点。经济学本质上是包含人的“终极关怀”的社会科学 ,因此 ,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更为合理。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是经济学的重大进步。然而 ,数学方法本身不是经济规律 ,而是经济学的工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 ,它能够并且有必要借鉴、改造、消化以“经济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这就是“社会人”和“经济人”的统一。
- 幸强国
- 关键词:社会人经济人经济规律经济学
- 当代实用主义的再批判被引量:4
- 2000年
- 本文从实用主义的理论发展出发 ,认为传统实用主义和当代实用主义都具有在认识活动中注重实效的务实精神和回避或者歪曲真理的错误倾向 ,当代实用主义经过语言哲学转向的洗礼 ,对逻辑、语言以及科学史的哲学分析细致入微 ,不乏在微观认识论中的求实态度 ,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回避真理、歪曲真理的实质。当代实用主义的务实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 。
- 幸强国
- 关键词:戴维森务实精神
- 全文增补中
- 试论经济转型时期国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及其实现被引量:1
- 2001年
- 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国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失落的原因 ,提出了国有企业保障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措施 :充分保证和利用职代会来实现企业的民主管理 。
- 辜堪生
- 关键词:主人翁地位经济转型时期职代会工会民主管理
- 两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水岭”
- 2000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贯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分水岭。笔者认为,唯心主义哲学并不一般地反对理论联系实际,而是对客观世界作了唯心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想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反映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趋势。
- 幸强国
-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
- 论经济学方法的互补性被引量:2
- 2000年
- 经济学中的“工具理性”强调“经济人”假定,注重数学模型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已经明显地暴露了“工具理性”忽略“人文”因素的根本弱点。在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应该以此为训。我国经济学研究手段在改革开放后有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注重根据我国的国情,学习、鉴别和利用经济学的“工具”;批判“工具理性”不是当务之急。“工具”和“人文”在经济学研究中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得益彰的互补关系。
- 幸强国
-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方法人文
- 解决就业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政策选择被引量:3
- 1999年
- 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我们进行政策的调整, 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认识到: 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优于速度的选择;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要着眼于第二产业的调整; 下岗制度最终将被失业制度取代, 保证失业人员的生活将依赖于市场的创新作用; 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要采取 “疏导”的政策, 这才有助于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 再就业工程将被再择业工程取代, 发展科学和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性对策。
- 尹庆双杨锦英
- 关键词:就业经济增长再就业工程
- 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被引量:1
- 2002年
- 劳动价值论不是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 ,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权或产权理论。我们既不能依据劳动价值来说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或用西方要素价值论取而代之。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 ,但发展的必要性不是来自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而是来自于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现实对劳动价值论的挑战 ;劳动价值论需进一步丰富、完善 ,使之更适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分析。
- 申晓梅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所有权管理劳动劳动者要素价值论
- 转型期中国贫困问题的再认识被引量:4
- 2001年
- 迈入新世纪 ,中国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将向纵深发展 ,我国的扶贫事业也将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 ,为此需要对贫困问题做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研究。从理论上讲 ,“贫困”定义演变得更加综合化、人文性 ,这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扶贫政策的制定 ;从现实上讲 ,扶贫瞄准体系和手段应更关注提高贫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从贫困测量指标体系上讲 ,应建立相对的、动态的、适时调整的指数化指标系统 ;从塑造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看 ,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中发生的失业、破产、收入差距拉大等致贫因素的可能性在增加 ;从趋势看 ,中国反贫困进程既呈现阶段性 ,也是长期性的 ,对此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资源储备。
- 王朝明
- 关键词:贫困反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