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作品数:628 被引量:1,108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美孙勇阮珏密雪飞李盛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2篇专利
  • 262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53篇农业科学
  • 67篇生物学
  • 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医药卫生
  • 15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4篇基因
  • 82篇育种
  • 66篇植物
  • 58篇水稻
  • 57篇马铃薯
  • 53篇基因组
  • 41篇蛋白
  • 35篇抗性
  • 28篇入侵
  • 26篇性状
  • 26篇分子标记
  • 22篇全基因组
  • 22篇番茄
  • 21篇害虫
  • 21篇测序
  • 19篇图像
  • 18篇杂交
  • 16篇苹果
  • 16篇作物
  • 16篇昆虫

机构

  • 6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48篇中国农业科学...
  • 46篇华中农业大学
  • 39篇中国农业科学...
  • 31篇湖南农业大学
  • 2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0篇广西大学
  • 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6篇云南师范大学
  • 1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深圳市农业科...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0篇胡新喜
  • 17篇秦玉芝
  • 14篇徐建龙
  • 13篇万方浩
  • 7篇郑天清
  • 7篇王冰
  • 7篇乔曦
  • 6篇钱前
  • 6篇李奎
  • 6篇黄远
  • 6篇钱万强
  • 5篇黄三文
  • 5篇黄亦其
  • 5篇唐中林
  • 5篇杨念婉
  • 5篇叶乃兴
  • 5篇李岩舟
  • 4篇齐智利
  • 4篇刘万学
  • 4篇刘长华

传媒

  • 17篇生物技术通报
  • 12篇植物保护
  • 9篇生物安全学报...
  • 8篇园艺学报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畜牧兽医学报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中国农业科技...
  • 6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蔬菜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5篇植物遗传资源...
  • 5篇中国瓜菜
  • 5篇基因组学与应...
  • 5篇中国农机化学...
  • 4篇昆虫学报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畜牧杂志
  • 4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7篇2025
  • 181篇2024
  • 105篇2023
  • 84篇2022
  • 76篇2021
  • 33篇2020
  • 34篇2019
  • 30篇2018
  • 14篇2017
  • 26篇2016
  • 12篇2015
  • 1篇2014
6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ST基因簇在调控棉铃虫对氯氟氰菊酯抗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ST基因簇在调控棉铃虫对氯氟氰菊酯抗性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经发明人研究发现,GST基因簇与棉铃虫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有关,通过敲除GST基因簇能够显著提高棉铃虫对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同时GST基因...
萧玉涛 靳明辉 彭炎 彭捷 单银雪 李琪 毛凯凯
一对特异识别IκBα基因的多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对特异识别IκBα基因的多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上述多肽对由多肽甲和多肽乙组成;所述多肽甲由18个TAL核酸识别单元组成,每个TAL核酸识别单元中具有两个双连氨基酸;所述多肽乙由18个TAL核酸识别单元组成...
李奎阮进学李和刚徐奎梁波杨述林牟玉莲周荣刘楠吴添文李林
文献传递
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抗性的评估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3
2019年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今年入侵我国的农业害虫,对我国的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生了重要威胁。在草地贪夜蛾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长期粮食害虫的背景下,评测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确定潜在的高抗性品种,对后续培育抗虫品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且玉米的原产地与种内多样性也主要存在于美洲地区,因此以往大部分玉米品种抗虫性评测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外。本文汇总了近年来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抗性的评估结果,简单介绍了关于玉米对草地贪夜蛾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玉米抗虫研究的经验及国内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充分结合玉米种内多样性与多组学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而快速确定抗性相关的遗传位点与基因,用于现有高产优良玉米杂交品系对草地贪夜蛾抗性的改良。
周绍群
关键词:玉米抗性品种
苹果OPR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苹果绵蚜危害下的表达分析
2024年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害虫,不同苹果品种对苹果绵蚜抗性差异显著.茉莉酸对植物抗虫有重要的作用,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OPR)是控制茉莉酸合成的关键酶.利用不同品种在苹果绵蚜危害后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茉莉酸代谢通路中OPR基因对苹果绵蚜的抗性作用.结果表明:通过本地Blast及功能域预测,共筛选到14个OPR基因.通过系统发育进化分析,MdOPRs可分为2类,MdOPR1,MdOPR3和MdOPR4与其他植物具有抗虫作用基因聚类在一起,属于OPRII亚类,其中MdOPR1和MdOPR4基因参与茉莉酸抗虫反应;其他11个基因属于OPR I亚类,不参与茉莉酸的抗虫反应.通过对苹果绵蚜危害不同品种苹果树转录组以及蛋白组数据分析,转录组筛选出5个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从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量来看,2个基因在“红富士”中显著上升,在“小国光”和“新红星”中表达量显著下降或无显著性变化;根据蛋白组筛选出6个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从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量来看,2个基因在3个品种中总体呈下降趋势,4个基因在3个品种中总体呈上升趋势.苹果树在被苹果绵蚜危害后,MdOPR1和MdOPR4表达量显著增加,表明MdOPR基因可能通过特定的表达模式响应苹果绵蚜对其的生物胁迫.
高美瑞滕子文杜凌君范银君李津洋万方浩周洪旭
关键词:苹果绵蚜
桃蛀螟抗菌肽、基因及其产品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桃蛀螟抗菌肽、基因及其产品与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桃蛀螟抗菌肽,长度短、分子量小、化学合成难度低,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当桃蛀螟抗菌肽浓度为100μg/ml时,即可对包括绿僵菌在内的病原菌实现良...
萧玉涛 高博嘉
一种猪的经济性状关联突变位点检测试剂、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的经济性状关联突变位点检测试剂、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与猪经济性状关联的突变位点的检测试剂,并将所述检测试剂和内切酶制备成经济性状关联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本发明还提供了猪的...
李奎 牟玉莲 黄雷
一种杀虫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领域。本发明的杀虫用组合物包括阿维菌素类药物和P糖蛋白特异性抑制剂。所述P糖蛋白特异性抑制剂优选为维拉帕米。本发明增强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杀虫活性,可以适当减少田间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量问题;...
廖重宇靳明辉程英萧玉涛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平台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值无偏估计工具GS1.0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基于网络平台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值无偏估计工具GS1.0的创建及运用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中育种值无偏估计的方法。将BLUP与REML的方法结合,利用R撰写可供Linux环境下运行的无偏估计工具GS1.0,并...
郑天清徐建龙黎志康崔艳茹徐世忠王春超陈凯
文献传递
OsKAN1-OsYAB5-OsGA2ox6通路通过调节赤霉素水平控制水稻株高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个新的OsKAN1‑OsYAB5‑OsGA2ox6调节模块,通过调节赤霉素水平控制水稻株高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了OsKAN1‑OsYAB5‑OsGA2ox6通路促进或者抑制水稻株高的方法。本发明发现了OsKA...
汪泉 何奇 吴昊
基于大规模RNA-seq数据绘制猪RNA编辑图谱的研究
2024年
【目的】A-to-I RNA编辑是一种由ADAR酶家族介导的共转录/转录后修饰,系统绘制猪的RNA编辑图谱,为猪的分子育种提供候选靶标。【方法】收集16种猪组织的3461个RNA-seq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检测猪RNA编辑位点。【结果】共检测到130989个RNA编辑位点,其中,A-to-I RNA编辑位点有124208个。A-to-I RNA编辑位点特征分析表明,98.2%的位点位于重复区域,且主要位于猪特异性的SINE反转录转座子区域的PRE-1/Pre0_SS元件内。只有12.3%的A-to-I RNA编辑位点具有编码意功能。最后,本研究分析了7种组织(脂肪、大脑、大肠、小肠、骨骼肌、肝和肺)的特异性A-to-I RNA编辑位点,脂肪组织特异性位点宿主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与细胞脂质代谢过程、脂质代谢过程、硫酯代谢过程等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富集。在这些通路中,与脂肪沉积相关的基因有PDK1、ACSL1和PDE3B等。【结论】绘制了猪的RNA编辑位点图谱,为猪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候选靶点。
龙佳佳刘玮玮范新浩黎旺长杨小淦唐中林
关键词:脂肪沉积
共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