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 作品数:19 被引量:496H指数:10
- 相关作者:刘丽莉刘庆有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风险投资与高技术新创企业的治理被引量:12
- 2001年
- 文章旨在分析风险投资和高技术新创企业的治理机制 ,并据此揭示其公共政策含义。
- 王大洲
- 关键词:风险投资公共政策民间创业产权约束机制
- 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249
- 2001年
-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 ,界定了企业创新网络概念 ,评述了有关企业创新网络进化机制与治理结构的某些最新研究进展 ,辨明了下一步需要着力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线索。
- 王大洲
-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网络进化
- 中西科技发展的一个比较制度分析及其公共政策含义
- 从大规模移植近代西方科学,到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0世纪的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如何一方面解释这种成功的独特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阐明其内在弱点、揭示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尝试从...
- 王大洲
- 文献传递
- 硅谷创新网络形成过程的历史考查被引量:23
- 2002年
- 文章从"路径依赖"的视角,借助于新经济社会学关于社会网络的理论,考察了硅谷形成的历史,展示了硅谷是如何在一系列的路径出现和路径选择过程中逐渐形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具有创新优势的网络环境的。
- 刘丽莉关士续
- 关键词:创新网络高新技术产业硅谷地区技术创新经济社会学
- 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被引量:17
- 2001年
- 本文比较了中西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不同认知图式及其相关的制度背景 ,在场域的视角下对科技情结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以厘清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解决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从总体上追求“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 ,而在于追求经济场域的自主化 ,以促成我国产业科学与公共科学的进一步分化。
- 王大洲关士续
- 关键词:场域技术创新
- 区域创新网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关于硅谷创新的一种诠释被引量:56
- 2002年
- 技术创新大量地以创新型小企业创业的形式来实现 ,是高技术产业形成期和发展期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 ,也是硅谷式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的实质———把技术创新看成一种“创造性的建构”过程的分析 ,对创新型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创新主体角色转移的分析 ,以及对小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 ,阐述了区域创新网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硅谷的技术创新作出了一种新的诠释。
- 关士续
-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硅谷
- 创新空间与持续创新机制的形成
- 关于如何推动我国技术创新的讨论,人们关注的通常是创新激励机制的设计,而对创新空间的扩展则关注不够。如果说,创新激励意味着创新相对于寻租的机会成本的话,那么,创新空间就意味着创新行动可选择范围的大小。创新激励对企业步入技术...
- 王大洲
- 文献传递
- 有关技术创新的几个认知问题被引量:8
- 2001年
- 针对在技术创新的认知中 ,普遍存在的“科学”、“技术”不分的现象 ,认为“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是不容混淆的 ,把两者简单地混淆起来 ,对科学和技术双方的发展都会造成伤害 ;技术创新不只是沿着“科学—技术—经济”的线性模式展开的。指出我国技术创新的现存制度障碍 ,不仅在于经济场域相对于政治场域缺乏应有的自主性 ,而且在于“公共科学”与“产业技术”分化程度不足 ;科技不分的观念和线性推动的模式所构成的“科技情结” ,仍是“计划习性”的一种表现。
- 关士续王大洲
- 关键词: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 组织试验、经济场域与企业技术创新被引量:4
- 2001年
- 本文从场域的视角探讨了持续创新的制度基础。作者认为 ,对技术创新而言 ,有效的企业制度安排固然重要 ,但有效的组织试验和企业制度创新机制的营造则更为关键 ,而这又有赖于一个自主的经济场域的建构。
- 王大洲
- 关键词:技术创新
- 硅谷的创新治理
- 2005年
- 王大洲
- 关键词:硅谷风险资本融资机构财务分析担保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