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行政管理系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7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培伟王丽平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公信力与政府能力的现代化
- 2016年
- 从国家现代性进程的视角来解读当前的政府能力悖论,并基于对自由主义、尤其是新权威主义的解决方案的评析,得出结论:政府能力悖论的解决必须超越新权威主义提供的"加强政府权力"药方,将重心移至公信力的建设上。只有基于公信力的政府能力才能持久和强大,才是现代的。
- 刘培伟
- 关键词:公信力新权威主义
- “后发优势”视野下的中国式自主创新被引量:2
- 2017年
- 基于"后发优势/劣势"的争论,通过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文本的分析,证明中国更倾向于"后发优势"理论。虽然国家近年来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在国家重视的尖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对各创新主体的内生激励不足,致使其效果打了折扣。因此,亟待反思"后发优势"理论,重视"制度"对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性作用。
- 刘培伟宋明爽
- 关键词:后发优势后发劣势自主创新
- “国家悖论”的适用性分析——基于古代中国的检验
- 2014年
- "国家悖论"是新制度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然而学界对该悖论的适用性研究尚不多见。若以古代中国为案例,可对现有文献关于民主国家不存在严格意义悖论的命题提出质疑,并得出一个新的命题:当专制国家的自利性对社会利益的抑制极强,甚至以其暴力营造出掠夺文化并形成了路径依赖时,国家悖论有消失的可能。
- 刘培伟
- 关键词:国家悖论
- 学习邓小平公共管理光辉思想
- 2004年
- 王丽平
- 关键词:邓小平行政权力民主政治政府管理责任政府
- 地方“变通”:理解中国治理过程的关键词被引量:20
- 2015年
- "变通"作为中国治理过程中的关键词汇,虽然在诸多领域被多次讨论,然而缺乏系统的解释。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的解释虽然力求逻辑上的一贯性,但却未能揭示出变通的内在机理。周雪光开创性地将变通放置在中国治理结构中进行分析,指出它是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缓冲,本文承接此研究路向并对其结论进行了修正:地方变通是权威体制有效运行的载体和工具,其具体含义依中央主导的纵向控制体系的需要而定。
- 刘培伟
- “孔飞力难题”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性之困——读《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被引量:2
- 2016年
- 被誉为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大家”之一的孔飞力,积多年之努力,终于完成了其颇为自负的大作《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该书篇幅不大,但精深博广,充满睿智。
- 刘培伟
-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研究孔飞力
- 社会治理的基础:道德还是规则——读邓穗欣《规则社会的十项原则》
- 2016年
- 吴思先生在《潜规则》一书中提到: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但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而恰恰是这种规矩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但人们并不依此践行[1]。最近几年,中央决策层空前强调政策执行力问题,明确提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 刘培伟
- 关键词:政策执行力问责机制社会利益
- 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中国改革“实践”机制的一种新解释被引量:182
- 2010年
- 关于中国改革机制有众多的解释,新近提出的试验说被视为切中改革实践的一种理论。本文从内容到方法论层面对试验说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替代性解释:试验是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中央对怎么改革并不预先设定一个原则和目标,而是通过对试验的不确定态度,实现对地方的选择性控制。改革过程中,除了维护政治权力秩序(地方服从于中央)的意识非常清晰之外,对怎么改革并没有明确的意识。实践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至于采用哪种形式完全取决于中央的需要及对中央的功效如何,在根源上则受制于整个权力体系结构所受的约束。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有利于中央化解危机但又不失对秩序的控制权,但客观上却使得试验难以充分发挥和推广,最终趋于同质化。
- 刘培伟
- 以农民平等选举权缓解“三农”问题被引量:4
- 2008年
- 建国初为了抵消农民对城镇居民的人口优势,集中农村资源发展工业,《选举法》赋予了城乡居民不平等的选举权。这种制度设计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大代表的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三农问题"的危害。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乡均衡发展政策调整阶段,农民的人口优势也在迅速消逝,农民素质在提高,实现城乡平等选举权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 陈国申
- 关键词:选举权城乡差距
-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制度创新
- 2005年
- 文章以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研究与行政体制有关的制度建设问题。围绕行政职能、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理论,提出了职能重点转移、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等行政管理方面的创新,以及用公共管理理论发展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思路。
- 王丽平
- 关键词:民主行政行政理论行政体制改革公共管理理论行政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