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城市设计系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城市
  • 1篇地方经济
  • 1篇学术界
  • 1篇之于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属性
  • 1篇社会结构
  • 1篇市井
  • 1篇田园城市
  • 1篇西方学术界
  • 1篇小考
  • 1篇美学
  • 1篇格罗皮乌斯
  • 1篇公共空间
  • 1篇公共艺术
  • 1篇包豪斯
  • 1篇城市发展
  • 1篇城市公共
  • 1篇城市公共空间
  • 1篇城市化

机构

  • 3篇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

  • 2篇卓旻
  • 1篇李凯生

传媒

  • 2篇公共艺术
  • 1篇建筑与文化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方的复兴之于城市的美学
2012年
曹彦琰(以下简称曹):最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持续地迅猛推进,没有丝毫消退的迹象。各个地方对于维护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呈现出某种普遍而积极的现象。对此您如何看待?李:中国目前所谓的"城市化"是一种被严重误读的城市发展概念。城市化被理解为一系列量化的经济技术指标;且不谈这些指标本身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为,在此就“科学性”来谈论城市文化已经是把问题极大地给予简化了。
李凯生
关键词:城市化美学城市形象城市发展城市文化
公共艺术:一种当代的“意识形态”
2015年
"公共"这个词的含义如此宏大,它指向人群、指向空间、指向言论、指向政治,它指向一切和私有相对的领域。对于公共艺术,很难有一个共同而确切的定义,而且对某个事物做一个定义往往也是不够谨慎的。但是,当代整个社会结构的塑造已经和公众的参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而"公共"这一领域也随着媒体的令人惊讶的发展在持续地被放大着。毫无疑问,当代公民社会的发展为公共艺术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卓旻
关键词:社会结构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地方经济田园城市
杭州当代市井小考
2014年
场所和市井 在讨论城市公共空间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对”场所”(PIace)和“空间“(space)这两个词进行辨析。这两个词从中文字面上来看似乎可以相互替代,但是其区别却是西方学术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现代主义城市过于强调功能性规划而进行集体反思的重要尺度之一:“空间”是一个并不具有人文属性的物理维度;而”场所”则是被赋予了特定人文精神的”空间”。
卓旻
关键词:市井城市公共空间小考西方学术界人文属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