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文物
  • 4篇文物建筑
  • 3篇文物建筑保护
  • 3篇建筑
  • 3篇建筑保护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初期
  • 1篇样式雷
  • 1篇营造学社
  • 1篇中国营造学社
  • 1篇石桥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遗产保护
  • 1篇文物保护
  • 1篇历史建筑
  • 1篇媒体
  • 1篇媒体村
  • 1篇古代建筑
  • 1篇奥运
  • 1篇保护原则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高天

传媒

  • 2篇古建园林技术
  • 1篇第四届中国建...
  • 1篇纪念圆明园建...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历史背景环境中的“保护与更新”——以燕园文物建筑保护为例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园建筑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过程对文物建筑及其背景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做了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对如何一方面体现我国《文物法》中“不改变文物原状”...
高天
关键词:历史建筑文物保护
文献传递
南禅寺大殿修缮与新中国初期文物建筑保护理念的发展被引量:7
2011年
一、新中国初期文物建筑保护原则的确立 1、梁思成早期对于保护原则的探讨 在我国,古代建筑修缮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工匠之事”,现代意义上的对古代建筑的全面研究是从中国营造学社开始的。学社在对大量古代建筑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的同时,对于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的古代建筑应该以什么样的保护理念,采取何种保护措施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高天
关键词:文物建筑新中国古代建筑大殿中国营造学社保护原则
“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从北京奥运媒体村弥陀寺保护工程谈起
2010年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近些年,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里,在原先注重物质实体保护的基础上,也逐渐开始关注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ICOMOS第16届会议,亦把如何定义和保护“有形和无形之间的遗产地精神”作为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
高天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建筑保护传统文化北京奥运媒体
九洲清晏如意桥研究与整修
如意桥是九洲清晏景区的一座重要桥梁,经过考古发掘、文献考证,如意桥以一种独特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既不同于通常印象中的古代石桥,也不是简单的木桥;它也纠正了以往对圆明园木桥翻板的认识偏差。 在如意桥整修工程中,...
肖金亮
关键词:石桥样式雷
文献传递
历史背景环境中的“保护与更新”——以燕园文物建筑保护为例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燕园建筑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过程对文物建筑及其背景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做了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对如何一方面体现我国《文物法》中"不改变文物原状"...
高天
关键词:文物建筑保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