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重症医学科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脂血症的用药选择被引量:4
- 2024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加,健康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高血脂问题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一大隐患。不只是中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注重自己的血脂水平。血脂升高可直接导致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熊冀豪苏文涛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心血管病胰腺炎高脂血症
- 过敏性鼻炎——聊聊身边的“不治之症”系列(一)
- 2023年
- 一提起不治之症,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刻跳出诸如“癌症”“艾滋”“植物人”这些名词。绝症是指不能够通过医疗手段达到治愈的疾病总称。但是,我们今天聊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症”。任何一个影响到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到了晚期或者无法治疗时,都可以称为绝症,比如肿瘤晚期、艾滋病晚期以及俗称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病等疾病,这些无法治愈的并且最终因该病而导致死亡的,都可以称为绝症。
- 葛梓马可夏志洁
- 关键词:肿瘤晚期运动神经元病过敏性鼻炎不治之症
-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致病基因SOX18新突变的识别与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索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致病基因SOX18新突变。方法:入选134例散发性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和202名性别匹配的同种族健康者,对其SOX18基因进行Sanger测序分析以寻找致病新突变。克隆SOX18基因,构建野生型SOX18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定点诱变制备突变型SOX18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后,双报告基因定量分析突变的功能效应。结果:在1例散发性先天性PDA患儿中发现了SOX18基因新突变,即NM_018419.3:c.313C>T;p.(Gln105^(*))突变。该突变不存在于其他PDA患儿和对照者。双报告基因分析显示突变型SOX18对靶基因NR2F2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SOX18基因功能缺失性新突变可导致散发性先天性PDA,这对先天性PDA的精准医学防治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 董斌斌冒山林陈果刘兴元杨奕清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医学遗传学
- 经上腔静脉途径直接穿刺房间隔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索从上腔静脉直接穿刺房间隔植入左心室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12只小型猪,体重(35+4)kg,不分雌雄,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2组:上腔组和下腔组,每组6只。下腔组:Ross法经股静脉穿刺房间隔;上腔组:Ross法定位房间隔部后从左侧颈静脉直接穿刺房间隔。对比2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术后穿刺部位最大直径以及手术前、后左心室射m分数(LVEF);解剖标本观察房间隔穿刺点的实际位置;对比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以颈静脉为入路可以成功直接穿刺房间隔。上、下腔组穿刺部位直径[(2.4±1.1)mm对(2.3±0.9)mm,P〉0.05],上腔组穿刺前后LVEF[(0.64±0.05)对(0.63±0.03),P〉0.05]、下腔组穿刺前后LVEF[(0.62±0.05)对(0.63±0.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剖后发现上腔组穿刺部位3例位于卵圆窝、2例在房间隔卵圆窝下部;下腔组穿刺部位1例位于卵圆窝、4例在房间隔卵圆窝下部。结论经上腔静脉直接穿刺房间隔是一项可行并且安全的手术方式。
- 孙韬赵言玮朱福音梁伟国周卿张津津周闻白罗心平施海明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上腔静脉房间隔穿刺可行性
- 糖尿病经典老药二甲双胍,真的是“灵丹妙药”吗被引量:1
- 2024年
- 近期,急诊抢救室苏医生连续救治了数例中青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患者家属拿着化验单情绪激动,反复地追问:“网上说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神药’,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医嘱口服二甲双胍,并且严格控制饮食,为何还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二甲双胍是糖尿病一线治疗药物,在众多降糖药物中可以说是“降糖老手”,于1922年首次被人工合成,其本身是一种双胍衍生物,化学式为C4H11N5,即2个胍基加上2个甲基,而其中的胍基具有降血糖作用。
- 苏文涛冒山林
-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急性并发症二甲双胍化验单降血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