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作品数:2,495 被引量:13,405H指数:39
- 相关作者:申向东史小红张生魏占民朝伦巴根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河套灌区暗管排水稻田盐分空间变异及排盐效果
- 暗管排水和稻田淹灌相结合治理盐碱地,是当前应用较广泛的排盐措施.为了探索暗管排水和稻田淹灌联合应用的排盐效果,对内蒙古河套灌区120 hm2暗管排水稻田3次主要排水前后土壤盐分变化进行监测,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排水前后区...
- 赵春燕李仙岳史海滨辛懋鑫
- 关键词:暗管排水均质性河套灌区
- 西藏高寒牧区草地灌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草地灌溉是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手段,对其效益的正确评价有利于牧区草地灌溉工程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西藏高寒牧区草地灌溉工程效益评价的薄弱环节,以拉萨市当雄县为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入手,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初步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到2020年当雄县8 873hm2草地灌溉工程建成后综合效益达到60.29,较现状增加了18.91。各指标能够全面反映高寒牧区草地灌溉工程综合效益。当雄县案例分析表明,草地灌溉工程综合效益显著,在高寒牧区的推广建设前景广泛。
- 赵世昌魏占民徐冰郭克贞
- 关键词:高寒牧区层次分析法
- 废轮胎橡胶粉对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再生混凝土被视为节约材料的一种重要举措,同时,废轮胎橡胶粉的适量掺入可以优化混凝土的性能。为使两种废弃材料合理利用,本文以废轮胎橡胶粉和废弃混凝土加工生成的再生骨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掺废轮胎橡胶粉对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再生混凝土基准组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再生混凝土前28 d的强度发育规律,结合此规律并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拟合出再生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数学模型;同时,对再生混凝土外掺不同粒径(2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和不同掺量(3%、6%、9%)的橡胶粉,并研究除灾此情况下橡胶粉对不同龄期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橡胶粉会降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掺入粒径为20目,掺量为3%的橡胶粉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好。
- 王海龙王磊王培张克
- 关键词:废旧轮胎橡胶粉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
- 荒漠灌丛碳通量对极端水分和温度的响应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利用位于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的两个观测站(陕西榆林站和内蒙古通辽站)的碳通量及气象数据,获得荒漠灌丛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季节动态特征,并定量估算环境因子的极端状况对该生态系统各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榆林站2011—2012年和通辽站2015年的净碳交换量(NEE)分别为-132.8 gC/m^2/yr和-59.6 gC/m^2/yr,表明榆林站碳汇功能更明显;(2)极端水分状况对NEE的影响大于极端温度状况的影响。以生长季平均而言(4—10月),水分和温度的极端状况对榆林站(和通辽站)的NEE的影响最大值分别为0.51 gC/m^2/s(0.26 gC/m^2/s)和0.17 gC/m^2/s(0.20 gC/m^2/s);(3)生长旺盛期(6—8月),高温(榆林站>27℃;通辽站>29℃)状况会抑制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力,导致榆林站和通辽站的总初级生产量(GPP)相较于正常温度状况分别减少0.37 gC/m^2/s和0.53 gC/m^2/s。
- 龚婷婷雷慧闽杨大文杨汉波刘廷玺段利民
- 关键词:涡度相关极端高温
- 生物炭添加对亏缺灌溉玉米光合荧光生理参数的补偿效应
- 2024年
- 玉米生长中后期极易受到土壤水分亏缺胁迫的影响,施用生物炭是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调节作物生长生理表现的有效途径。为探究生物炭对中后期亏缺灌溉玉米光合与荧光生理特征的影响规律,该研究采用测坑原位控制试验,设计生物炭(施用量0、30 t/hm^(2))与灌溉程度(土壤含水量分别保持田间持水率95%±5%(充分灌溉)、70%±5%(中度亏缺灌溉)、50%±5%(重度亏缺灌溉))共计6个组合处理。在作物抽穗-灌浆期控制土壤水分条件持续27 d,测定并分析玉米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参数和内源激素的响应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分亏缺胁迫时间的延长,亏缺灌溉不同程度地诱导叶片合成大量脱落酸,叶绿素相对含量减少,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降低。重度亏缺灌溉导致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PSII)部分功能失活,电子传递受阻,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I-P相的最大荧光强度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重度亏缺灌溉条件下,生物炭添加的叶片脱落酸含量较未添加生物炭处理降低21.89%~52.15%,生长素含量增加47.77%~82.63%,净光合速率提高1.66%~32.63%,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PSII潜在光化学活性、电子传递速率、性能指数提高。应用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提高PSII光能转化与电子传递效率,进而改善光合荧光性能,缓解重度亏缺灌溉对玉米叶绿体和PSII的受损程度,提高玉米中后期的耐旱能力。
- 张晓敏杨威屈忠义屈忠义王丽萍张栋良
- 关键词:生物炭叶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脱落酸
- 河套灌区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分析
- 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干湿状况下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情况下,其空间分布主要是结构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在土壤含水量较高情况下,其空间分布主要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
- 李彬史海滨张建国
-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分维数
- 文献传递
- 饲草料基地供水井时空最佳抽水量配置研究
- 在地下水资源比较富集的草原牧区发展饲草料基地,向实施轮牧、休牧、禁牧、舍饲地区适时供应所需饲草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放牧养畜的方式.为协调发展饲草料基地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用基于排序矩阵的地下水管理多目标遗传...
- 朝伦巴根孙铁军高瑞忠王冠丽贾德彬
- 关键词:多目标模型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生态地下水研究进展和管理阈值指标体系框架被引量:6
- 2008年
- 在对生态地下水位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及研究进展综合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性研究成果,应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水管理阈值的概念,应以地区或流域研究建立"点"和"区域"结合的水管理阈值指标体系,对关键性控制指标-生态地下水位和可持续开采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化研究,提出适宜的管理阈限值,进行综合性制度化管理。
- 李和平史海滨苗澍刘福生
- 关键词:生态系统管理阈值
- 基于多源遥感协同反演的区域性土壤含水率动态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为进一步推动多源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五原县3500 hm 2研究区为实验对象,对实验区进行实地取样化验,获取并处理了多种遥感影像,综合研究光学影像地表反射率及雷达影像后向散射系数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特征.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各种数学变换,求出其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强弱;利用SPSS与MATLAB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回归、神经网络回归等不同的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应的回归模型方程,建立了多数据源含水率反演模型.ALOS,北京二号和Landsat影像协同反演土壤含水率神经网络的拟合值达到0.892,R 2值达到0.796,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较好,可知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可快速精准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灌区农业生产及土壤盐碱化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指导.
- 孙宇乐屈忠义刘全明王丽萍
- 关键词:遥感反演神经网络
- 河套灌区控制排水对油葵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为系统地从土壤水分、盐分、养分和油葵生长的变化来揭示不同排水方式的调控效应,设置4个处理,生育期暗管控制排水深度分别为40 cm(K1)、70 cm(K2)、100 cm(K3),春灌排水深度均为100 cm,选择明沟排水(深度150 cm)作为对照处理(CK),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1处理自油葵开花期到收获1 m土层平均储水量比K2、K3处理提高了0.01%~4.53%,为作物生长后期提供了有效的水分。K1处理稳定了土壤水消耗的速率,削弱了水平方向土壤水分的消耗差异。春灌后K1、K2、K3处理平均脱盐率分别为49.02%、50.43%、49.70%,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明沟排水仅为35.52%。暗管排水处理暗管中间点与暗管上土壤盐分淋洗率相差7.1~8.2个百分点,处理间无显著差异。CK处理盐分淋洗差异性相对较小,距明沟0.4 m处与明沟中间点相差2.8个百分点。至生育后期(开花期)不同处理存在土壤返盐情况,K1、K2、K3、CK较春灌前平均返盐率分别为28.63%、24.20%、20.83%、22.07%。K1、K2处理返盐程度相对较高,但其含盐量不影响油葵后期正常生长。K1处理在现蕾期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较K2、K3、CK处理高30.43%、45.90%、14.83%;开花期铵态氮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K1、CK、K2、K3,差异性小于成熟期;成熟期K1、K2处理铵态氮含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硝态氮含量在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含量K1处理最高,K1处理较K2、K3、CK处理分别高13.62%~30.80%、14.33%~53.09%、7.17%~28.10%(P<0.05)。K1处理可减小地下水位波动,使氮素以稳定形态存在,减少硝态氮流失。暗管排水可以提高油葵出苗率2.5~2.7个百分点。K1处理增加有效株占比2.3~5.0个百分点;油葵出苗50 d后能显著增加株高5.10%~14.87%、茎粗6.29%~22.46%;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16%~10.8%;提高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7.69%~11.16%;增产4.52%~11.14%;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从对土壤控盐、保肥、稳
- 窦旭史海滨李瑞平李瑞平田峰苗庆丰
- 关键词:油葵养分利用控制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