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97 被引量:88H指数:5
- 相关作者:邹立莉郑世堃王勇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事关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和顺,但当前贫困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还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也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强烈需求。文章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当前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思考。
- 刘萍
-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文化
- 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扶贫模式比较研究——基于昭通市2011至2015年五年的减贫实效分析
- 2019年
- 昭通市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腹心地带,是集高寒山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深度贫困地级市。从当地扶贫开发的现状与致贫原因分析为切入点,对整村推进和整乡推进、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特困群体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开发模式的实践进行梳理,分析昭通市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同扶贫模式的优缺点及适应环境,指出目前的扶贫开发模式存在覆盖面小,理论的收益和实际的效果存在差距,调动贫困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重视不够等问题,从而提出扶贫模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符合的产业,探索建立有效的"五+X"方桌形扶贫模式等意见和建议。
- 王勇王晓兵王孔燕
- 关键词:扶贫开发
- 教育大数据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
- 2018年
- 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及运用,不仅能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还能有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进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终极价值追求目标——教育公平。结合西部贫困地区乌蒙山区云南片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建设实际,探讨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数据资源平台及运用对西部贫困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为西部贫困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 顾庆传罗锋夏文忠崔华勇
-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大数据
-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 2025年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既蕴含着协调各民族利益关系、促进各民族团结奋进的世界观理论,又蕴含着规范各民族利益行为、帮助各民族树立正确利益观的方法论指导,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示。进入新时代,要在不断强化共同利益认同、满足共同利益诉求、建立和完善利益机制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成冬梅黄厚菊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准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四个伟大”
- 2019年
-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和新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梦想,全体中华儿女都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针对纷繁复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我们始终不渝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统揽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准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党统揽的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内涵和价值,才能在完成伟大复兴的新使命、开启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奏响中华儿女奋斗的交响乐章。
- 符礼刚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教学机制
- 2022年
- 从根本上说,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基础,在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就目前而言,因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不同层级的问题,思想政治课程需要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所需实践的现实价值。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综述出发,对目前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结合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对其整体的教学机制做出分析,也由此提出了一定的解决路径。
- 郑世堃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界定的辨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的界定,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造成了司法实践中法条理解及适用的困难。文章运用刑法解释学原理,通过文义解释和论理解释,把非法持卡人和合法实际用卡人排除在持卡人范围之外,最后得出持卡人仅指登记持卡人的结论。
- 马磊王晓兵
-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持卡人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赜
- 2024年
-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成为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质生产力,其应用价值在于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即时性的知识获取途径、能精准适配大学生的差异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服务、增强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创新优化工作模式等。然而,将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会面临生成信息不一定准确可靠,导致学生认知窄化、过度依赖“投喂式”信息获取模式,存在技术故障、算法偏见、隐私泄露的情况,可能会使大学生的情感与道德变得淡漠等风险。因此需要以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社区、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与传统课堂教学合理适度结合、培养学生正确使用GAI的意识和能力、精心甄选软件等为路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 邹丽娟杨坤洋赵智敏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佤族地区“药用自然资源库”向“大健康产业宝库”发展转型的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
- 2024年
- 佤族偏居滇西南一隅,因长期处于区位交通条件不便、民族演进缓慢等状态,致使其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群众生活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从生态经济学视角来看,其必须抓住国家繁荣发展绿色经济的机遇,深度挖掘和利用本民族药用自然资源,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优势绿色资源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共生。于此,紧扣佤族药用资源与本土生态的互濡,从以信息化手段搭建佤族医药大健康数据库,以机制创新提高佤族医药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专业化分工演进促进佤族医药专业水平提升等举措出发,积极探寻实现佤族地区将“药用自然资源库”转变为“大健康产业宝库”的实践进路,助力本地区跨越式发展。
- 祁永超
- 关键词:佤族绿色经济实践进路
- 云南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 2022年
- 作为一个统一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在漫长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交融汇聚形成彰显民族集体标志的共同体意识。回溯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流变,分析云南高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明新时代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能够为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 祁永超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云南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