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工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艳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1篇地方本科
  • 1篇地方本科高校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动机
  • 1篇新建地方本科...
  • 1篇新建地方高校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践教学体系
  • 1篇硕士
  • 1篇硕士点
  • 1篇逻辑
  • 1篇逻辑关系
  • 1篇教学体系
  • 1篇教学质量
  • 1篇教学质量监控
  • 1篇教学质量监控...

机构

  • 4篇湖南工学院

作者

  • 1篇刘吉兆
  • 1篇刘俊学
  • 1篇罗元云
  • 1篇徐慧
  • 1篇李泽军

传媒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内蒙古教育(...
  • 1篇兰州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建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
2015年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当前转型发展背景下,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一项必须加快推进的任务。以湖南工学院为例,对构建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探索,并提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李泽军段雨竺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
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课程重构被引量:21
2017年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面临着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型,又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互联网+教育"的转型,以及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究其转型实质,三种转型叠加无不聚焦于课程,推进课程重构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得以着陆生根的必然选择。课程重构应围绕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重构课程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重构课程教学形态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重构课程管理制度以适应课程教学形态发展的新要求,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与转型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刘俊学罗元云
关键词:课程重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
硕士点立项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与互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学科建设是硕士点立项建设的基石,硕士点立项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在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学科布局、工作环节以及权限下放等方面存在高度契合。通过分析硕士点立项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在由来、概念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本研究认为,通过深化协同的学科结构优化机制、构建互通融合的评价监督体系、推进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可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龚文婷徐创
关键词:学科建设逻辑关系互动机制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被引量:3
2023年
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的发展明确要求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该文以湖南工学院机械类专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一体、两翼、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过程,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刘新彬徐慧刘吉兆李天生
关键词:机械工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