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

作品数:639 被引量:1,684H指数:15
相关作者:郭正杨红英卢士艳武宗文唐予远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1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1篇化学工程
  • 74篇文化科学
  • 4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9篇理学
  • 17篇经济管理
  • 12篇机械工程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电气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艺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9篇纤维
  • 94篇织物
  • 72篇纺织
  • 71篇纳米
  • 53篇纳米纤维
  • 50篇电纺
  • 50篇静电纺
  • 50篇教学
  • 45篇织造
  • 39篇纺丝
  • 38篇非织造
  • 37篇课程
  • 34篇染色
  • 33篇电纺丝
  • 33篇静电纺丝
  • 32篇纺纱
  • 32篇复合材料
  • 32篇复合材
  • 26篇精梳
  • 26篇聚丙烯

机构

  • 635篇中原工学院
  • 49篇东华大学
  • 37篇河南工程学院
  • 30篇天津工业大学
  • 20篇西安工程大学
  • 15篇江南大学
  • 8篇青岛大学
  • 8篇河南驼人医疗...
  • 7篇浙江理工大学
  • 7篇国网河南省电...
  • 6篇苏州多瑈新材...
  • 6篇河南大张过滤...
  • 5篇武汉纺织大学
  • 4篇际华三五零九...
  • 3篇迪肯大学
  • 3篇湖南工程学院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纺织高等...
  • 3篇郑州航空工业...
  • 3篇曼彻斯特大学

作者

  • 48篇何建新
  • 47篇赵博
  • 36篇任家智
  • 31篇崔世忠
  • 29篇汪青
  • 29篇刘让同
  • 29篇杨红英
  • 28篇张一风
  • 25篇喻红芹
  • 19篇张迎晨
  • 17篇郑天勇
  • 17篇郭正
  • 17篇邵伟力
  • 17篇张晓莉
  • 16篇周伟涛
  • 16篇贾国欣
  • 15篇李亮
  • 15篇叶静
  • 15篇郑瑾
  • 14篇宗亚宁

传媒

  • 71篇纺织学报
  • 51篇上海纺织科技
  • 47篇中原工学院学...
  • 19篇毛纺科技
  • 17篇产业用纺织品
  • 17篇现代纺织技术
  • 14篇成都纺织高等...
  • 13篇纤维素科学与...
  • 13篇纺织教育
  • 13篇浙江纺织服装...
  • 13篇河南工程学院...
  • 13篇纺织服装教育
  • 12篇印染
  • 10篇聚酯工业
  • 10篇丝绸
  • 9篇郑州纺织工学...
  • 9篇材料科学与工...
  • 9篇西安工程大学...
  • 7篇纺织导报
  • 7篇工程塑料应用

年份

  • 1篇2024
  • 40篇2023
  • 61篇2022
  • 45篇2021
  • 39篇2020
  • 48篇2019
  • 48篇2018
  • 32篇2017
  • 16篇2016
  • 33篇2015
  • 21篇2014
  • 18篇2013
  • 31篇2012
  • 16篇2011
  • 29篇2010
  • 38篇2009
  • 25篇2008
  • 18篇2007
  • 20篇2006
  • 8篇2005
6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成型塑料模具的温度及冷却系统计算被引量:1
2004年
 对影响注射成型塑料模具的温度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其冷却系统参数的计算方法,对实际注射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张济洲
关键词:塑料模具注射成型温度稳定性计算方法
天然纤维素的核磁共振碳谱表征被引量:19
2008年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NMR)和X衍射研究几种常见的天然纤维素纤维(苎麻、亚麻、棉纤维)以及2种浆粕(竹浆和硬木浆)的结晶结构,并探究2种方法之间的差异。详细解析这些纤维素纤维的核磁共振碳谱,一些结构特征参数如结晶度、侧向微纤尺寸以及晶型的组成被确定。利用核磁共振计算的几种纤维素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比利用X衍射计算的要小,只有对于高结晶的纤维素样品如苎麻和亚麻偏差才比较小,认为主要原因在于NMR结晶区信号峰的强度只反映结晶相内部的C原子数目,而没有反映晶区表面C原子的数目。
何建新王善元
关键词:纤维素核磁共振碳谱
定向排列PLA/芥酸酰胺超细纤维材料的熔喷制备及其贴肤特性
2023年
为提升聚乳酸(PLA)超细纤维材料的柔软贴肤性,以PLA、聚乙二醇(PEG)和芥酸酰胺(Era)为原料,采用共混熔喷的原位牵伸工艺获得一种定向排列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探究了不同牵伸风压(P_(Da))和接收距离(D_(CD))对其柔软性、透气性等贴肤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ra质量分数为2.0%,共混聚合物冷结晶峰温度为93.20℃,熔融峰温度为140.52℃,表明Era可以促进PLA大分子链运动。所制备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样品的纤维取向角在-20°~20°范围内占比为54.07%,表现为高定向排列结构;P_(Da)和D_(CD)对纤维细度、孔隙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P_(Da)增大到0.54 kPa时,纤维细度从2.70μm减小到1.10μm,纵向断裂强力从15.94 N增大到22.03 N;随着D_(CD)增大到32 cm时,孔隙率从87.21%增大到93.24%,纵向断裂强力从24.40 N减小到16.52 N。受益于定向排列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所具有的大孔隙结构,样品纵向柔软力值分布在0.12~0.62 N,透气率分布在168.46~567.06mm/s,水蒸气透湿率分布在1 630.27~2 463.36 g/(m^(2)·24 h)。同时,所构建透气率和水蒸气透湿率二次回归方程的置信度分别为0.95和0.94,可用于PLA/PEG@Era超细纤维材料通透性能的研究。
赵珂张恒翟倩秦子轩甘益杨自强
关键词:聚乳酸芥酸酰胺非织造
荷正电纳滤膜的染料脱盐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自制的荷正电胍盐纳滤膜进行染料脱盐研究.结果表明,该膜对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刚果红和活性蓝截留率较高,分别在95%及90%以上,对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甲基橙在80%以上.膜对无机盐NaCl和Na2SO4的截留率均较低,说明该膜可以实现染料和盐的有效分离.染料浓度和盐浓度对膜的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膜通量降低,但刚果红和NaCl的截留率变化不大,甲基橙、活性蓝19及Na2SO4的截留率略有增大.无机盐浓度的增加对膜通量影响不大,但使膜对染料和盐的截留率都降低.对于刚果红-NaCl、甲基橙-NaCl以及活性蓝19-NaCl 3种模拟污染体系来说,经过4次污染-清洗循环后,膜相对通量均比较高,表明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此外,在针对甲基橙-NaCl体系的24 h长期运行过程中,膜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李霞岳献阳杨红英汪青汪青张秋实吴件潮吴万桦
关键词:纳滤膜
维纶纤维湿法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2021年
选用几种不同克重的维纶纤维湿法非织造布作为试样,通过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仪器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包括非织造布的克重、厚度、织物内的纤维排列、纤维直径、织物的拉伸强力、顶破强力、撕裂强力、耐磨性、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等。分析比较了不同试样的纤网结构、厚度、面密度、透气性、透湿性、力学性能等,实验非织造布材料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透气性、透湿性等均与克重、厚度、纤维直径、孔隙率等有一定关系,得出湿法非织造布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适合开发各类功能性产品,在过滤、电池隔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赵博
关键词:维纶纤维湿法非织造布
蜂窝状三维织物及其加强复合材料的研制被引量:8
2007年
以涤纶网络丝为经纱,涤棉混纺纱为纬纱,平纹组织为基础组织和接结组织,纱罗组织为边组织,在剑杆织机上织造多层蜂窝状三维织物,用手糊法对其进行复合,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用树脂对蜂窝状三维织物进行复合可得到性能明显加强的复合材料。
赵瑞方华坚聂建斌
关键词:复合材料织造
涤纶织物复合静电纺PVDF纳米纤维防水透湿膜的工艺探索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热轧工艺复合涤纶织物和静电纺聚偏四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开发具有防水性、透湿性、透气性的复合织物。探讨纺丝液中PVDF质量分数和纺丝电压对PVDF纳米纤维膜形貌的影响,测试采用3种复合工艺制得的单层膜复合织物、单面双层膜复合织物和双面单层膜复合织物的瞬时接触角和动态接触角,以及单层膜复合织物的透湿性、透气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纺丝液中PVDF的质量分数为23%、纺丝电压为15、16 kV时,可制得纤维直径为300~400 nm且粗细均匀的PVDF纳米纤维膜;单层膜复合织物、单面双层膜复合织物和双面单层膜复合织物的接触角分别为135.1°、142.4°和136.7°,8 min后接触角的降幅分别为5.40%、10.57%和10.31%;与涤纶织物原样相比,单层膜复合织物的透气率下降35.53%,透湿量下降6.93%,力学性能提高。
刘春晖楚艳艳廖熙孔成辉马春晖李李
关键词:纳米纤维膜涤纶织物透湿性
液态水传输域的图像特征及表征被引量:1
2021年
液态水在织物中的传输性能对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机器视觉记录液态水在织物表面的传输过程,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液态水在织物中的传输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传输域几何特征的精确测量算法。首先,分析液态水传输域,发现其存在“椭圆”“单向”和“十字”等形状,其图像由织物表面纹理、吸水水印和液态水表面反光3部分叠加构成;其次,通过减运算、二值化处理和形态学处理解决了织物纹理产生的噪声问题和光源产生的反光问题,提取了织物表面传输域的几何特征;最后,对6种织物进行实验测试,得到了织物表面最大传输域的面积、周长、长和宽,获得了传输域面积的时变曲线,探讨了传输域几何特征与织物结构参数的关系,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卢思童刘让同李亮李亮
关键词:图像处理技术吸湿快干
前处理对PLA/棉混纺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本文采用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对PLA/棉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研究了双氧水用量、助剂B2用量、温度对前处理后白度、断裂强度及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最后确定了较合理的前处理工艺条件.
张晓莉汪青刘书芳孔满菊
关键词:前处理工艺PLA纤维棉纤维染色性能混纺织物
文献传递
钙盐处理对柞蚕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氯化钙溶液对柞蚕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柞蚕丝经钙盐处理,有一定程度的溶解,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溶量增大,相同条件下其溶失率要小于桑蚕丝.研究还表明,柞蚕丝经氯化钙溶液微溶处理后,由于无定形区的溶解生成了明显的微孔穴,纤维纵向表面出现明显的微纤结构,蚕丝结构呈现多孔性的特征;钙盐处理会导致纤维的结晶度增加,表明溶失的部分主要为丝纤维大分子的弱结构部分,以非结晶结构为主;经钙盐溶液处理后,蚕丝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而断裂伸长增加.
何建新喻红芹
关键词:柞蚕丝钙盐处理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