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作品数:1,595 被引量:4,204 H指数:19 相关作者: 刘志钢 郑树彬 何越磊 杨俭 宋瑞刚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无砟轨道不平顺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9 2020年 轨道不平顺的状态控制分析是保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性的核心问题之一。从轮轨动力学角度建立行车安全性的极限状态方程,将轨道不平顺作为系统输入量、轮轨力作为输出量,采用响应面与轮轨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极限状态方程显示化求解。利用二次多项式响应面作为响应函数、中心复合选点法以及一次二阶矩法进行行车安全性的可靠性及失效概率的计算。通过实测轨道不平顺数据以及蒙特卡洛法进行实例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与轮轨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行车安全性状态的可靠性评估,且现有的轨道不平顺状态可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建议将概率分析因素纳入结构设计及日常线路维修中。 李再帏 雷晓燕 高亮关键词:轨道不平顺 无砟轨道 响应面法 一次二阶矩 基于复合多尺度排列熵的轨枕状态诊断方法 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实现对道床不同情况的结构板结下的轨枕状态的诊断,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多尺度排列熵(Composite Multi-scale Permutation Entropy,CMPE)的轨枕状态诊断方法。根据车轨耦合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轨耦合垂向振动模型,用于仿真获取轨枕振动响应;利用CMPE算法表征轨枕振动响应中所包含的信息,构建轨枕振动响应识别特征集;并将其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对轨枕的振动响应进行分类,实现对轨枕状态的诊断。最终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轨枕状态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误检率很低,充分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邵志慧 杨俭 袁天辰 伍伟嘉关键词:故障诊断 支持向量机 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其站点与线路设施将逐渐完善,并引发客流的变化。为评价轨道交通客流的动态特征,针对轨道交通客流时空不确定的特点,采用半径-面积法,分析轨道交通客流进/出站维数与其分枝维数,探究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客流分维的短时与长期变化特征。为研究轨道客流的自仿射特性,采用功率谱分析法,计算自仿射记录维数。以苏州市轨道交通为例,发现客流的全天变化趋势可用分形维数量化分析。采用功率谱分析方法逐一求解不同时间段下的自仿射记录维数,发现平峰期的客流空间衰减率更高,同质性更低。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解析与优化轨道交通的利用效率与服务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刘泽昊 金辉 李再帏 何越磊关键词:轨道交通 客流分布 自仿射分形 弹性扣件对列车车内噪声声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分析弹性扣件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内噪声声品质的影响,在不同车速情况下进行弹性扣件和普通扣件地段地铁列车车内噪声测试,利用不同的声品质客观评价参数评价车内噪声,对比分析弹性扣件和普通扣件地段车内噪声声品质。结果表明:在车速不高于40km/h时,车内中低频噪声是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把降低中低频噪声作为车内降噪的重点;车内噪声的A声级、响度、烦扰度和语言干扰级在弹性扣件地段比在普通扣件地段大,尖锐度、粗糙度在弹性扣件地段比在普通扣件地段小,抖动度则变化较小;弹性扣件对贯通道中央、车厢端部噪声的声压级、响度、语言干扰级影响较大,对上述位置噪声的尖锐度、抖动度、粗糙度和烦扰度、以及车体中部、司机室内部噪声的声压级和声品质客观评价参数影响都较小。 谢蓥松 李莉 鞠龙华 王安斌关键词:声学 弹性扣件 车内噪声 声品质 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动态建模 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应用广泛的载体运动发电中的载体运动状态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多源异构信息融合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动态模型,实现了光伏组件运动机械参数与输出电参数的统一,获得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载体运动状态参数间的耦合关系,并采用SIMPACK构建仿真系统进行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结果显示计算值与测量值最大偏差为0.67 W,最大相对偏差率为3.23%。所提方法可为运动载体下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动态追踪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实现光伏高效率零碳技术发电。 彭乐乐 张亚飞 张玮东 郑树彬 钟倩文关键词:光伏发电 光伏组件 信息融合 动态建模 考虑城市韧性安全的地铁枢纽站出站乘客楼扶梯引导策略 2024年 为解决轨道交通站台楼扶梯处因列车到站高密度客流导致的乘客拥挤等问题,建立了考虑体力和时间消耗的综合阻抗函数,提出最优楼扶梯选择建议。首先,采集到站列车各车门下车乘客数,结合Dijkstra算法实现乘客楼扶梯组分配;其次,计算楼扶梯处乘客排队参数;再次,构建乘客楼扶梯选择阻抗函数,结合排队特性得到不同乘客楼扶梯选择最优决策;最后,选取上海地铁2号线虹桥火车站地铁站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当扶梯前排队等待时间为10.32 s时,建议普通乘客选择楼梯进行乘降;当扶梯前排队等待时间分别为29.91 s和40.31 s时,分别建议小件和大件携行乘客选择楼梯进行乘降作业。 丁小兵 洪晨 史淦关键词: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排队论 最短路算法 地铁运营管理专业本科生调查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 2012年 由于地铁运营是为乘客服务,因此组织运营和运行评价的基础都是乘客需求和评价,从教学培养体系的角度出发,调查是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一个实践活动,因此对地铁运营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能力培养,形式为为期三周的调查实习,旨在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调查中的四个关键环节:制定调查方案、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系统掌握调查研究的整个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全局观念,以及参与实际项目的能力。实习结果证明学生较好地做到了"描述现状""、查找原因""、给出对策",学生调查能力及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陈颖雪 邱薇华 刘志钢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 被引量:6 2015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着全党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果具象化的重要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新时期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抓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应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教育环节、社会实践环节及校园文化建设环节,突出针对性、增强实践性、提升凝聚力,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万慧琳 高锡文 李健 刘景军 陆海燕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VTS数据挖掘的地铁司机关键认知能力因素识别 2024年 运用维也纳测试系统(Vienna test system,VTS)对354名地铁司机的认知能力进行测评,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VTS数据进行无监督学习建模,得到司机认知能力分类模型。以Recall值最大为目标函数,对认知能力分类模型进行XGBoost训练和优化,采用SHAP算法对模型中各项认知能力特征指标的重要度进行分析,识别出平均反应时间、正确总数和视野范围三项关键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用于认知与应急能力领域,可为地铁司机的遴选、在岗测评和培训提供一种更精确的工具。 施展旺 杨聚芬 朱海燕关键词:数据挖掘 某连续钢箱曲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2020年 以某市跨坐式单轨交通为工程背景,抽取两跨连续钢箱曲梁进行静载试验,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对曲梁结构的竖向、横向位移进行了测试,对曲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实验过程中测点的布置方式,利用荷载效应等效原则确定实验设计荷载,并结合连续梁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确定了现场试验中典型截面的最不利荷载工况,通过千斤顶和反力架结合施压,完成静载试验测试。最后,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曲梁在静载荷下,竖向变形均满足各项规定的要求;横向位移较大,残余变形满足要求,曲梁外侧面有凸像变形现象产生,且发生轻微的扭转翘曲变形,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各项指标满足相关要求。 李卓庭 宋郁民关键词:静载试验 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