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678 被引量:2,128H指数:18
相关作者:熊伟邱会东原金海戴传云刘德蓉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5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7篇理学
  • 134篇化学工程
  • 10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8篇文化科学
  • 68篇医药卫生
  • 5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生物学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电气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5篇冶金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1篇教学
  • 66篇催化
  • 34篇课程
  • 30篇光度
  • 30篇光度法
  • 24篇离子
  • 24篇废水
  • 22篇光催化
  • 19篇金属
  • 19篇分光光度法
  • 19篇丙烯
  • 18篇污染
  • 18篇光度法测定
  • 18篇改性
  • 17篇催化剂
  • 16篇教学改革
  • 14篇色谱
  • 14篇相色谱
  • 14篇教学方法
  • 13篇壳聚糖

机构

  • 663篇重庆科技学院
  • 77篇重庆大学
  • 22篇四川大学
  • 1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6篇西南石油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
  • 14篇西南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苏州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5篇中海油田服务...
  • 5篇海洋石油高效...
  • 5篇重庆市药物种...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重庆工学院
  • 4篇国家工程研究...
  • 4篇中国食品药品...
  • 4篇中国石化

作者

  • 83篇邱会东
  • 62篇熊伟
  • 51篇原金海
  • 39篇陈双扣
  • 35篇傅亚
  • 34篇王金波
  • 33篇刘德蓉
  • 33篇苏小东
  • 32篇贾云
  • 30篇冯建
  • 29篇黄文章
  • 27篇何柏
  • 25篇贾振福
  • 24篇戴传云
  • 23篇徐刚
  • 22篇张鹏
  • 21篇田敉
  • 21篇王孝科
  • 20篇姚波
  • 17篇任凌燕

传媒

  • 43篇重庆科技学院...
  • 29篇应用化工
  • 27篇广州化工
  • 21篇重庆科技学院...
  • 20篇广东化工
  • 19篇化学研究与应...
  • 19篇功能材料
  • 12篇山东化工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分析试验室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9篇科技信息
  • 7篇理化检验(化...
  • 7篇食品与机械
  • 7篇油田化学
  • 7篇冶金分析
  • 7篇石油化工
  • 6篇中国药房
  • 5篇计算机与应用...
  • 5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4
  • 54篇2023
  • 53篇2022
  • 32篇2021
  • 32篇2020
  • 32篇2019
  • 35篇2018
  • 31篇2017
  • 18篇2016
  • 24篇2015
  • 23篇2014
  • 57篇2013
  • 34篇2012
  • 63篇2011
  • 29篇2010
  • 37篇2009
  • 43篇2008
  • 23篇2007
  • 32篇2006
  • 10篇2005
6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色谱演示仪的研制
2005年
研制的液相色谱演示仪主要根据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利用低价普通元件和材料进行平板式设计、安装、调试;泵部分采用低压输液泵,色谱柱部分利用碱式滴定管改制而成,检测器部分运用光电比色计的结构重新制作而成,比色池改为了100μl的流动池。应用于教学,效果较好。
姜和曾文碧
钛合金中铜铁连续测定方法的研究
2011年
建立钛合金中的铜、铁元素含量同时测定方法。在酸性体系中,铜和铁与亚硝基R盐分别形成黄绿色络合物,其在λmax(Fe)=720nm,λmax(Cu)=450nm,铜、铁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104L.mol-1.cm-1,0.7×104L.mol-1.cm-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钛合金中铜、铁的含量结果表明,溶液在10~600μg/50mL铜离子和5~800μg/50mL铁离子之间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在95%以上,稳定性好。用微波消解系统溶解样品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钛合金中铜、铁方法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邱会东
关键词:钛合金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
污水中氮的处理工艺被引量:2
2005年
概述了当前污水处理中脱氮应用最广泛的活性污泥法,介绍了生物脱氮法及一些新的脱氮工艺。
邱会东贾云
关键词:污水脱氮
依托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6
2018年
在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将发现的新问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或毕业设计课题,继续进行研究。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查阅和分析科技文献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研行为习惯,使其不断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鹏何宏邱会东周成裕贾振福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掺伪芝麻油纯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芝麻油中含有特有成分芝麻素评价掺伪芝麻油纯度,因现行光谱法、色谱法等方法存在不同缺点,建立了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掺伪芝麻油纯度方法,甲醇在50℃条件按照芝麻油与萃取剂萃取比例1∶3、萃取120min、萃取液与显色剂按1∶3比例、显色温度30℃、反应10min、最大吸收波长510nm处测量掺伪芝麻油中芝麻油纯度,方法标准偏差小于0.55%,方法回收率99.2%~104.7%,方法适用于各种品牌纯芝麻油及调和芝麻油的评价。
邱会东杨力强王伶俐蹇小龙原金海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埕北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室内评价埕北稠油催化改质降粘的实验效果,筛选出最优改质降粘催化剂,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供氢剂种类及用量对稠油改质降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酸锰催化剂和甲苯供氢剂,在催化剂用量为稠油质量的0.10%、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24 h、水油质量比1∶3和甲苯用量为稠油质量的5%条件下,稠油粘度由2 740 mPa.s降至780 mPa.s,改质降粘率达到71.5%。
崔盈贤李晶晶李晶晶何柏唐晓东
关键词:能源化学催化改质降粘
用新型电解槽电解废铜制备树枝状铜粉试验研究
2023年
设计了具有垂直和切向进液的新型圆柱形电解槽,研究了在恒电流状态下采用电解法电解废铜制备树枝状铜粉。通过水力学试验测定垂直进液和切向进液条件下电解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和死区体积分数,考察了在2种进液条件下,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电解槽电压、能耗和铜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进液流量减小,电解液停留时间延长,死区体积分数减小,有利于电解液传质反应;电流密度为1000 A/m^(2)时,垂直进液下可获得最大电流效率81.57%与最小能耗943.3 kW·h/t,铜粉粒径为66.4μm,树枝状结构分明,二次枝晶长短不一且分布均匀;采用切向进液时最大电流效率为69.61%,最小能耗为1019.9 kW·h/t,铜粉粒径为45.8μm,树枝状结构不完整,多数枝晶短小密集。
张春霞吴娜韩山玉江秦魏艳芳王宏丹
关键词:电解槽废铜电解回收
六味和中散对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六味和中散对胃肠动力、胃肠激素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香砂六君丸为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六味和中散对小鼠小肠推进比、胃内残留率、全胃肠道推进运动时间的影响;选用200%大黄浓煎剂复制大鼠脾虚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剂量六味和中散对脾虚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等胃肠激素的影响。结果六味和中散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小鼠小肠推进比、减少胃内残留率、缩短全胃肠道推进运动时间的作用(P<0.05或P<0.01),其中以六味和中散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1);与香砂六君丸组比较,六味和中散各剂量组在缩短小鼠全胃肠道推进运动时间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六味和中散各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有提高脾虚大鼠GAS、MTL及降低VIP的作用(P<0.01),其中六味和中散高剂量组更明显(P<0.01)。结论六味和中散具有促进小鼠胃肠动力,调节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紊乱的作用。
黄学宽任凌燕李进韩志刚
关键词:胃肠动力胃肠激素
曼地亚红豆杉MEP途径上MECT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紫杉醇作为20世纪后期发现的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对许多肿瘤,尤其是对肺癌、晚期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与爱滋病相关的 Kaposi’s sarcoma 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紫杉醇将仍然是治疗癌症的首选...
王伟任肃霞刘万宏张婷婷陈敏廖志华
关键词: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
文献传递
基于培养卓越教师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9
2021年
课程思政是培养卓越中学生物学教师的重要育人手段。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阐述了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采用充分挖掘中国科学家对生物化学学科的贡献,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教育情怀;融入科学史内容,以此塑造师范生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师范生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能力等方式开展教学设计。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课程思政实施策略,为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祝顺琴刘万宏刘堰叶小利肖训焰
关键词:生物化学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