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

作品数:3,120 被引量:15,121H指数:42
相关作者:王贵学宋关斌郭兴明田学隆王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南华大学医学院南华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25篇期刊文章
  • 437篇会议论文
  • 1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377篇医药卫生
  • 526篇生物学
  • 312篇农业科学
  • 235篇理学
  • 2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5篇化学工程
  • 99篇机械工程
  • 90篇文化科学
  • 7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3篇一般工业技术
  • 63篇电子电信
  • 2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经济管理
  • 13篇电气工程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政治法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冶金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75篇细胞
  • 152篇基因
  • 121篇蛋白
  • 107篇分子
  • 104篇血管
  • 96篇传感
  • 80篇感器
  • 80篇传感器
  • 78篇图像
  • 78篇肿瘤
  • 77篇干细胞
  • 73篇水稻
  • 70篇信号
  • 70篇内皮
  • 65篇色谱
  • 63篇癌细胞
  • 62篇肝癌
  • 60篇植物
  • 58篇生物力学
  • 58篇活性

机构

  • 3,078篇重庆大学
  • 87篇第三军医大学
  • 6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8篇西南大学
  • 54篇泸州老窖股份...
  • 41篇四川省农业科...
  • 36篇教育部
  • 3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2篇南华大学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26篇重庆邮电大学
  • 26篇四川理工学院
  • 2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5篇重庆科技学院
  • 24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2篇重庆理工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9篇重庆市中药研...

作者

  • 204篇蔡绍皙
  • 196篇王贵学
  • 191篇王远亮
  • 182篇王伯初
  • 180篇彭承琳
  • 179篇郑小林
  • 175篇霍丹群
  • 161篇侯长军
  • 112篇杨力
  • 107篇宋关斌
  • 102篇侯文生
  • 100篇郭兴明
  • 93篇田学隆
  • 91篇王建华
  • 67篇陈国平
  • 63篇胡宗利
  • 61篇潘君
  • 59篇皮喜田
  • 58篇王中康
  • 56篇殷幼平

传媒

  • 189篇重庆大学学报...
  • 150篇生物医学工程...
  • 138篇医用生物力学
  • 87篇传感器与微系...
  • 48篇医疗卫生装备
  • 42篇仪器仪表学报
  • 36篇材料导报
  • 3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2篇功能材料
  • 31篇食品工业科技
  • 30篇生物技术通报
  • 29篇中国生物医学...
  • 26篇中国药业
  • 26篇2007中国...
  • 24篇生物物理学报
  • 22篇北京生物医学...
  • 21篇安徽农业科学
  • 21篇生物化学与生...
  • 20篇中国医疗器械...
  • 19篇分析化学

年份

  • 6篇2025
  • 67篇2024
  • 42篇2023
  • 43篇2022
  • 73篇2021
  • 31篇2020
  • 52篇2019
  • 62篇2018
  • 78篇2017
  • 68篇2016
  • 89篇2015
  • 80篇2014
  • 150篇2013
  • 181篇2012
  • 192篇2011
  • 213篇2010
  • 312篇2009
  • 254篇2008
  • 245篇2007
  • 182篇2006
3,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培养生物工程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和方法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弊端,阐明了培养生物工程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必要性,并结合我院的经验,提出培养生物工程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可能途径。
宋关斌王贵学王建华王远亮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本科教学科研能力培养
文献传递
中国不同地区亚洲韧皮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柑桔黄龙病是最严重的柑桔病害之一,现已威胁世界柑桔产业。已被证实在中国南部该病害通过嫁接和木虱传播。因此黄龙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基于外膜蛋白(omp)基因的PCR-RFLP的方法被用来研究中国南部各柑桔主产区的亚洲韧皮部杆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采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各地区的亚洲韧皮部杆菌的omp基因产生了不同的RFLP指纹图谱,并对各地亚洲韧皮部杆菌的omp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然后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的亚洲韧皮部杆菌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即便在某一特定的地区也有一定的差异。序列分析显示中国地区的亚洲韧皮部杆菌有很高的同源性。这些结果对揭示中国柑桔黄龙病的流行病学及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中康周彬彬田圣超石小刚贤家旭陈世伟殷幼平
关键词:黄龙病RFLP系统进化分析
Visualization Toolkit软件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医学图像的可视化已成为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辅助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用计算机构建高度精密的人体各部位的三维模型已成为目前医学研究和疾病诊疗方法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Visualization Toolkit(VTK)作为一款流行的科学可视化软件,具有方便、高效的编程特点。采用VTK结合VC++实现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分别采用Contour-connecting算法、Marching Cubes算法和Ray-casting算法进行了头部的三维绘制。结果证明VTK使用灵活,功能强大,具有重建步骤简单、速度快、交互能力强等优点,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中。
饶家声彭承琳罗洪艳
关键词:可视化工具包三维可视化医学图像
基于Android的手持式心电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6
2017年
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持式心电(ECG)检测系统,其终端产品以小型、低功耗为目标。本文设计了两种心电信号采集方式,一是采用BMD101心电芯片,通过左右手手指分别触摸金属电极实现心电信号的快速采集和实时显示;二是设计了一种单通道、三导联的导联线采集方式,可以长时间精确采集心电信号并实时显示。系统还包括相应的手机APP,手持式心电检测仪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给手机APP,方便使用者实时查看,以及医患交流。
赖汝楠刘洪英皮喜田
关键词:心电检测ANDROID平台手持式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样颗粒疫苗生产工艺研究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膜蛋白M和衣壳蛋白N在病毒组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面蛋白GP5是其主要的免疫保护性蛋白。本研究将PRRSV的M、N和GP5蛋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rati...
李春燕吕凤林赵扬扬陈千林曹政
文献传递
一种小型高通量SPR生物传感检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一种角度扫描型SPR生物传感检测装置的小型化、高通量研究,包括系统的硬、软件研制及实验测试。在现有SPR传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仪器小型化的设计方案,可以在仪器体积明显减小的情况下,保持检测精度基本不变。同时,利用入射光分束,靶标阵列,以及相应的阵列图像采集、处理及分析方法,实现了多样品的同时检测分析。针对新的系统设计,利用计算仿真确定了相应的实验参数。在新建立的SPR检测装置上完成了不同金膜厚度及芯片表面修饰后的共振曲线检测,并实现了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分析表面介质特性改变所引起的共振角度变化,同时,设备的小型化和高通量基本实现。
杨军黄小玲张丽果曹毅杨静
关键词:生物传感表面修饰
基底周期拉伸引起ECV-304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对ECV-304细胞施以最大应变10%、0.67 Hz的周期拉伸,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周期拉伸过程中ECV-304细胞的取向调整进行了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周期拉伸能引起细胞长轴取向垂直于最大主应变方向;加载12 h内细胞长短径比增加,12~24 h之间长短径比下降,随后趋于稳定;细胞在周期拉伸最大主应变方向上的最大截距缩短,而在垂直于最大主应变方向上的最大截距延长;取向调整的过程与长短径比增大的过程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在周期拉伸过程中的取向调整是一个细胞具有方向差异性的变形过程,而不是刚性的旋转或位移.
黄岂平王红兵甘雨耕王远亮蔡绍皙
关键词:形态学细胞力学
运动通过肌细胞因子Igfbp7维持骨骼肌干细胞自我更新
2024年
目的探究运动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分泌的机理,揭示Igfbp7维持骨骼肌干细胞(SCs)稳态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筛查干预肌丢失的运动效应替代物。方法采用小鼠跑台运动模型,分析细胞因子Igfbp7的主要来源以及运动对Igfbp7表达的影响;利用Igfbp7重组蛋白及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揭示Igfbp7对SCs的维持及自我更新的调控作用;利用RNA-Seq、ATAC-Seq及生化实验阐明Igfbp7调控SCs的分子机制;利用骨骼肌损伤及衰老小鼠模型,明确细胞因子Igfbp7对肌丢失的干预效果。结果Igfbp7在肌细胞中表达最高,跑台运动通过抑制肌细胞DNA甲基化促进Igfbp7表达;在小鼠中敲除Igfbp7导致SCs耗竭,渐进性肌丢失及骨骼肌损伤修复受损;机制研究证实肌细胞分泌的Igfbp7被SCs细胞表面丰富的硫酸乙酰肝素招募,抑制Akt-m TOR信号及下游线粒体代谢,最终促进SCs静息态的维持及自我更新;注射Igfbp7蛋白有效促进小鼠SCs抵抗耗竭压力以及骨骼肌的损伤后修复。结论Igfbp7是运动诱导的肌细胞因子,其通过限制Akt-m TOR信号维持SCs稳态,重组Igfbp7蛋白具有干预肌丢失的应用前景。
郭茜罗庆宋关斌
关键词:跑台运动骨骼肌损伤硫酸乙酰肝素肌细胞
整合素α_2β_1对肝癌细胞粘附与趋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微吸管技术,研究整合素α2β1对肝细胞癌(HCC)细胞SMMC-7721与IV型胶原衬表面粘附力特性和该细胞对IV型胶原趋化行为的影响.观察Anti-α2、Anti-β1对SMMC-7721细胞与IV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的影响;采用双微吸管实验法,观察SMMC-7721细胞伪足形成过程以及Anti-α2、Anti-β1对SMMC-7721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SMMC-7721细胞表面整合素α2、β1亚单位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MMC-7721细胞与5μg/mL IV型胶原裱衬表面之间的粘附力为952±134(×10-10N,n=60),加入5μg/mL Anti-α2粘附力减小到605±128(×10-10N,n=60);加入10μg/mL Anti-α2时粘附力减小到579±57(×10-10N,n=50).加入5μg/mL Anti-β1粘附力减小到449±119(×10-10N,n=60);加入10μg/mL Anti-β1时粘附力减小到220±78(×10-10N,n=55).双微吸管趋化实验表明:两侧微吸管加入相同浓度IV型胶原,细胞向两侧微吸管均有伪足形成;在此基础上,微吸管分别加入Anti-α2、Anti-β1的一侧,SMMC-7721细胞伪足生长曲线呈现明显的抑制,而未加入抗体的微吸管一侧与加入的对侧相比,该侧细胞的伪足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所研究细胞整合素α2、β1亚单位表达率达分别为23.17%和95.78%.上述结果表明,整合素α2β1是联系SMMC-7721肝癌细胞与IV型胶原裱衬表面粘附以及SMMC-7721细胞对IV型胶原趋化性伪足形成的重要受体基础.
傅遍红张述林吴泽志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粘附趋化作用
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21
2009年
荧光定量PCR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更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而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并用于生物特异核苷酸的检测。主要概述了荧光染料法、TaqMan探针法、分子信标法、Lux Primer 4种荧光定量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
侯宇
关键词:荧光探针法DNA扩增
共30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