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艺术学院
- 作品数:175 被引量:223H指数:5
- 相关作者:程乃莲张凯英闫雪峰辛晔李恒林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织物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选择和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现代家居陈设设计中,织物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既是具有实用功能的覆盖与悬挂物,又是具有欣赏性的工艺品、艺术品。文章着重探讨如何更好地设计和选择与室内陈设搭配和谐的织物,并从织物的色彩、材质肌理、工艺手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与研究。
- 王文英
- 关键词:织物陈设设计
- 关于高师手风琴教学「多元化」的探讨
- 2007年
- 九十年代后,自由低音手风琴引入手风琴专业教学领域,使演奏曲目范围拓宽,难度增加,手风琴教学具有了更强的专业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手风琴似乎逐渐脱离了群众的文艺生活,淡出了文艺舞台,甚至有人认为这件乐器应该淘汰了。针对这种境况,文章从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手风琴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若干问题,并具体论述了解决的措施,即手风琴教学的多元化。希望在提高手风琴教学水平的同时,能让这件乐器再次回归大众,为它新的辉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 温旭伟
- 关键词:表演伴奏室内乐心理素质
- 智媒空间文化传播的用户心理图式浅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以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生态场景的日趋完善为基础,以AI、VR/AR、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手,智能媒介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依托于智能媒介所营造出的智能化、个性化、多方面、多层次的智媒空间内,用户通过发挥个人认知盈余,经过其自身文化认知心理图式的调整与重塑,完成特定文化传播中的个人文化构建与文化意义共享。
- 孙晓冬付蓉
- 关键词:文化传播心理图式
- 毕沙罗绘画中色彩与笔触之美被引量:2
- 2013年
- 毕沙罗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大师之一。他在作品中使用特殊的笔触及色彩表现光与空间,即以速写性的小笔触写生风景,形成了色彩斑驳的效果,呈现的美感是艺术家情绪化的表现。文章具体分析画家如何用笔触与色彩对画面进行形式语言的探索,及其对后来艺术产生的影响。
- 王文英
- 关键词:毕沙罗笔触
- 窈窕倾国 隽永流长——解读传统木版年画《四美图》
- 2012年
- 传统的木版年画《四美图》是平阳木版年画的代表作之,这幅雕版刻线的黑白水印版画是俄国探险家柯基洛夫1909年(宣统元年)在我国甘肃省张掖的西夏国黑水城遗址探险游历时发现并盗走的。《四美图》为平阳(临汾)的刻版,刻有“平阳姬家雕印”,现藏于俄罗斯亚历山大三世博物馆。
- 乔彬
- 关键词:木版年画宣统元年水印版画
-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在钢琴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当前,高校公共钢琴课的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把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引入高校公共钢琴音乐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 辛永姝
- 关键词:综合音乐感教学法钢琴教学
- 声乐教学中常被忽视的一个内容——歌唱中的“眼神”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我们常说,唱歌要用"心"来唱,要用"情"来唱,要用"智慧"来唱。而"眼神"就是心之神、情之神,智慧之神。本文以辅导学生演唱叙事体歌曲《孟姜女》为例,谈了眼神的应用在较好地表现作品思想内容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王凤云
- 关键词:眼神声乐教学
- 一花一叶一世界——宋代工笔花鸟小品临摹感悟
- 2012年
-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鼎盛时期是在宋代,而宋代工笔花鸟小品更是精品。它有明显的简洁、精致和厚重的特征,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范本。文章对宋代工笔花鸟小品进行介绍与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传统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临摹使学生知道学习传统的深度决定了创新所能达到的高度。临摹不仅仅是章法和笔墨技巧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要领悟前人的审美意趣、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画家的情感,真正地做到"天人合一"。
- 辛晔
- 关键词:临摹读画构图赋色
- 跨越时空的情感之美——论凡·高与朱耷的相似
- 2012年
- 本文通过对八大山人与凡·高的相似之处,即对情感美的不懈追求及具体表现方式的相似性,剖析艺术的本质,论证艺术的情感之美。
- 孟金花
- 关键词:艺术凡·高朱耷
- 八大山人与凡高美学趣味之比较
- 2007年
- 人们往往不自觉地依从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偏见和风尚,对于朱耷和凡高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及其当代意义视而不见。对于大师的艺术研究,需要在方法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以纯绘画的角度分析八大山人与凡高的精神领域和生存状态,发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人生哲理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 王文静
- 关键词:艺术特色艺术人生存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