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品数:3,979 被引量:26,566H指数:57
相关作者:萧浪涛田云杨虹琦饶力群曾富华更多>>
相关机构: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27篇期刊文章
  • 26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77篇农业科学
  • 934篇生物学
  • 29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2篇医药卫生
  • 2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7篇经济管理
  • 156篇文化科学
  • 98篇化学工程
  • 55篇理学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天文地球
  • 11篇建筑科学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水利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4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语言文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50篇基因
  • 290篇植物
  • 277篇水稻
  • 199篇土壤
  • 195篇烤烟
  • 174篇胁迫
  • 110篇烟草
  • 108篇生态
  • 97篇杂交
  • 96篇细胞
  • 93篇油菜
  • 93篇拟南芥
  • 93篇发酵
  • 92篇克隆
  • 91篇性状
  • 89篇蛋白
  • 88篇微生物
  • 86篇活性
  • 80篇愈伤
  • 79篇教学

机构

  • 3,89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42篇中国科学院亚...
  • 83篇中国科学院
  • 72篇湛江师范学院
  • 67篇中南林业科技...
  • 62篇湖南城市学院
  • 56篇湖南省农业科...
  • 36篇湖南杂交水稻...
  • 35篇吉首大学
  • 34篇湖南中医药大...
  • 34篇湖南中烟工业...
  • 31篇湖南环境生物...
  • 29篇湖南大学
  • 29篇华南农业大学
  • 29篇湖南省林业科...
  • 29篇作物基因工程...
  • 25篇中南大学
  • 24篇湖南师范大学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3篇云南省烟草公...

作者

  • 227篇卢向阳
  • 192篇萧浪涛
  • 172篇周冀衡
  • 154篇田云
  • 148篇易自力
  • 147篇饶力群
  • 141篇邹冬生
  • 114篇张学文
  • 106篇杨虹琦
  • 98篇吴永尧
  • 85篇洪亚辉
  • 83篇兰时乐
  • 82篇方俊
  • 82篇阮颖
  • 81篇蒋建雄
  • 72篇陈信波
  • 69篇曾富华
  • 67篇蔺万煌
  • 67篇赵运林
  • 66篇彭国平

传媒

  • 451篇湖南农业大学...
  • 307篇湖南农业科学
  • 126篇作物研究
  • 107篇中国农学通报
  • 101篇安徽农业科学
  • 87篇分子植物育种
  • 85篇现代农业科技
  • 4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0篇激光生物学报
  • 38篇生物技术通报
  • 33篇化学与生物工...
  • 31篇江苏农业科学
  • 31篇植物生理学报
  • 30篇生态学报
  • 30篇农业现代化研...
  • 30篇亚热带植物科...
  • 28篇作物学报
  • 26篇中国烟草学报
  • 2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0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75篇2023
  • 79篇2022
  • 91篇2021
  • 94篇2020
  • 137篇2019
  • 158篇2018
  • 180篇2017
  • 177篇2016
  • 215篇2015
  • 206篇2014
  • 193篇2013
  • 269篇2012
  • 288篇2011
  • 244篇2010
  • 272篇2009
  • 255篇2008
  • 226篇2007
  • 155篇2006
  • 139篇2005
3,9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风藤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调查,确定青风藤在我国的大概区划.利用核基因片段ITS2和叶绿体DNA非编码序列对青风藤进行PCR体系优化、测序和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青风藤分为四个片区.A片区包括秦巴山地、巫山、大娄...
何莹曾茜垚滕进婧李帅夫杨华熊兴耀
关键词:青风藤内转录间隔区
小球藻和莱茵衣藻原生质体的电转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小球藻及莱茵衣藻原生质体为受体细胞,利用电击法将质粒p CAMBIA1301转入小球藻和莱茵衣藻,摸索电击转化条件并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两类藻都对潮霉素敏感,小球藻及莱茵衣藻分别在含25 mg/L和100 mg/L潮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被完全抑制;小球藻和莱茵衣藻原生质体电击转化的最佳电击场强分别为0.8 k V/cm和0.6 k V/cm,最佳脉冲时间均为10 ms;制备原生质体和通过2-脱氧-D-葡萄糖处理可明显提高转化效率;分子检测说明GUS报告基因成功转入两种藻并可稳定遗传。
谢伟民李合松刘会珍罗为桂刘晓鹏苏益
关键词:小球藻莱茵衣藻原生质体电击转化
灰毡毛忍冬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015年
以灰毡毛忍冬叶为材料,研究不同提取温度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以及灰毡毛忍冬老叶、嫩叶的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40℃、50℃、60℃三个提取温度下,灰毡毛忍冬老叶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低顺序为:40℃>50℃>60℃;三种温度下灰毡毛忍冬嫩叶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近,50℃时略高,说明提取温度对灰毡毛忍冬老叶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影响更大;在40℃、50℃、60℃三个提取温度下,灰毡毛忍冬嫩叶醇提物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大于老叶,说明嫩叶醇提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抗氧化物质含量更多或者高抗氧化活性物质更多。
唐娟向乐胡佑帆陈玉保刘欣熊芳琪彭国平
关键词:醇提物抗氧化活性
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
彭志红李合松
关键词:现代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农业院校教学改革抗感染免疫
钙肥及气象因子对花生开花动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花生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存在"花多不齐、针多不实、果多不饱"及冗余生长的弊端,通过栽培措施促早花,有望提高有效花比率,实现早结果、结饱果。本文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花生钙肥施用量和方式及气候条件对花期和开花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钙能促使花生提早进入开花高峰期,抑制生育后期开花。施钙与不施钙相比,花期缩短8.65%~17.31%,总开花量增加1.07%~32.54%,高位花率降低6.86%~24.91%。每667m^2施钙50kg促进前期开花效果好,施钙75kg抑制后期无效花效果好;一次性施钙比始花期追施控花效果好。整个开花阶段的花生开花量与日均温度极显著正相关,而降雨量则影响相对较小,施钙可以降低温度变化对花生开花产生的影响,有利于促早花、控晚花。
李旭阳刘宇王清李林刘登望万书波谭红娇王建国王飞
关键词:花生开花气象因子
发酵健鸡散工艺筛选及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发酵“健鸡散”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HPLC法检测“健鸡散”发酵前后总峰面积的变化,对比总峰面积筛选发酵工艺,并通过饲喂肉鸡试验对发酵前后的“健鸡散”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Zr CCTCC AY 93099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4 d、菌种接种量6%、含水量60%和发酵温度30℃,Bs CCTCC AB 90008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4 d、菌种接种量4%、含水量80%和发酵温度32℃;肉鸡实验中Bs CCTCC AB 90008组体增重提高了13.1%,而Zr CCTCC AY 93099组FCR降低了10.68%,且饲料利用率都比未发酵组有提高。表明中药制剂经过发酵后成分发生了变化,应用效果优于未发酵的制剂。
汪鹏徐嘉欣黄鹏黄鹏刘薇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肉鸡HPLC
复合肥高效微生物活性包膜技术
化学肥料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效率。近几十年来,化肥的广泛应用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劣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生态农业兴起,生物肥料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生物肥料的新兴产品复合微生物肥料...
刘丽辉谭习羽彭桂香谭志远
内生菌与药用植物的关系及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内生菌与其宿主药用植物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互惠共生关系。本文综述了内生菌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内生菌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影响的机制。 同时探讨了内生菌对药用植物生长、抗逆性、道地性的...
魏宝阳曹亮李顺祥
关键词:内生菌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道地性
文献传递
Cd、Pb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生理生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水平下Cd、Pb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须草CAT、SOD活性随Cd、Pb复合污染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Cd处理浓度大于10mgCd/kg土、Pb处理浓度大于500mgPb/kg土的复合污染情况下,龙须草POD的活性随着复合污染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
刘爱中邹冬生
关键词:复合污染龙须草生理生化
镉及镉与铁、锌互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研究铁、锌与镉在吸收运转上的互作效应及其对苗期水稻生长的影响,采用木村B溶液培养试验,以水稻品种威优46和C两优266为材料,应用随机区组设计,添加0.0,0.1,0.5,1.0,2.0 mg/kg Cd^(2+)处理,以及CK(1.0 mg/kg Cd^(2+))、TFe(CK+5.0 mg/kg Fe^(2+))和TZn(CK+5.0 mg/kg Zn^(2+))处理。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2个水稻品种地上部干质量和根部镉转运系数呈下降趋势,而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总镉含量和根部镉净吸收量呈上升趋势,且威优46的地上部干质量和镉含量均高于C两优266。外源添加Fe^(2+)显著提高了C两优266的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降低了威优46根部镉含量,但对2个水稻品种其他部位的镉含量以及镉转运的影响不大,表明Fe^(2+)处理后可以抑制威优46根部对镉的吸收。Zn^(2+)处理增加了2个品种水稻的根部和地上部分干质量以及地上部镉含量,但是降低了威优46根部镉含量,这表明Zn^(2+)处理后促进了Cd^(2+)从根部到地上部的转运,且通过抑制水稻根部发育从而降低水稻对Cd^(2+)的吸收。由此可见,外源添加Fe^(2+)、Zn^(2+)可以缓解镉对水稻生长发育的毒害作用,且缓解程度存在明显的品种差异。
李姣刘璐杨斌彭伟正王惠群
关键词:水稻
共39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