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561059)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杨晓泉 郑志雄 黄科礼 袁德保 顾炜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大豆球蛋白的组成多肽分离及氨基酸组分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Nagano方法制备得纯度达95%以上的大豆球蛋白,以其为原料,通过制备型液相色谱,对大豆球蛋白的组成多肽进行了分离。结果显示:以DEAE-Sepharose Fast Flow为分离介质,以含有6 mol/L碳酰二胺和0.02 mol/L巯基乙醇、pH值为6.45的0.05 mol/L磷酸缓冲液为平衡液,通过对穿透液及梯度洗脱液的分部收集,大豆球蛋白的组成多肽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回收率达到7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各组分的纯度达90%。此外,对各组成多肽的氨基酸组分及种类进行了分析。 郑志雄 杨晓泉关键词:大豆球蛋白 多肽 大豆伴球蛋白组成亚基热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明确大豆伴球蛋白良好热稳定性的根源,以大豆伴球蛋白及其组成亚基为研究对象,从组分的角度分析探讨了表面疏水性和表面电荷对热稳定性的影响,探求热稳定性与表面性质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离子强度下,三种亚基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粒度分布显示,β亚基生成的聚集体最大,达到100nm;在高离子强度下,三种亚基的粒度分布皆呈增大趋势,β亚基增幅最大,致使部分β亚基絮凝沉淀;大豆伴球蛋白亚基组分的热稳定性与表面疏水性及Zeta-电位有紧密的关系,通过直接控制三者的热聚集行为,从而影响体系的热稳定性。 黄科礼 袁德保 郑恒光 杨晓泉 顾炜关键词:亚基 热稳定性 表面疏水性 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08年 系统阐述了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及酶法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蛋白质改性技术在大豆蛋白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杨晓泉关键词:大豆蛋白 功能特性 改性 伴大豆球蛋白亚基色谱分离和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了色谱方法对伴大豆球蛋白组成3个亚基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并利用圆二色光谱对纯化得到的3个亚基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利用离子交换色谱(DEAE-sepharose fast flow,DEAE为二乙氨乙基)和金属螯合层析(Immobilized metal affinity column,IMAC)相结合的方法,能将3个亚基组分完全分开,得到了能制备相对大量的3个亚基α′,α和β的稳定工艺,纯度为95%,回收率达75%。远紫外CD结果显示,在3个亚基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较少,但都具有较高含量的β折叠和无规卷曲;近紫外CD结果显示,3个亚基在制备过程中因为尿素的变性作用,都已经散失了三级结构。 袁德保 杨晓泉 黄科礼关键词:亚基 纯化 大豆乳清蛋白的热变性和热聚集的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SDS-PAGE电泳、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HPLC)研究了大豆乳清蛋白(WSP)的热变性和热聚集。结果表明:大豆乳清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0·6℃和89·4℃,对应于胰蛋白酶抑制剂和大豆凝集素的热变性温度;1%(w/v)的大豆乳清蛋白经80℃和100℃加热30min,会生成分子量约为270万Da的可溶性聚集体。 郑志雄 杨晓泉关键词:大豆乳清蛋白 热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