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2007]2033)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秦礼康李永霞曾海英伍玲孙晓岚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省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豆制品
  • 3篇肽酶
  • 3篇菌株
  • 3篇发酵
  • 3篇发酵豆制品
  • 2篇菌株筛选
  • 2篇杆菌
  • 1篇地衣
  • 1篇地衣芽孢杆菌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转氨酶
  • 1篇细菌
  • 1篇酵母
  • 1篇酵母菌
  • 1篇菌剂
  • 1篇革兰
  • 1篇革兰氏阳性
  • 1篇革兰氏阳性杆...
  • 1篇高产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省植物园

作者

  • 4篇秦礼康
  • 3篇李永霞
  • 1篇曾海英
  • 1篇刘仙
  • 1篇孙晓岚
  • 1篇伍玲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与机械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肽酶高产菌株生长特性及安全性评价
2012年
从贵州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1株肽酶高产菌株,对该11株菌进行生长曲线、生长温度、培养pH值、耐盐性、紫外线照射敏感性以及抗生素耐药性和产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DF2-1外的10株菌均可作为发酵生产的参考供试菌株,其中最适宜的菌株为ZMJ-5。
李永霞秦礼康孙晓岚刘仙
关键词:肽酶细菌安全性
发酵豆制品中高产转氨酶菌株筛选及固态菌剂制备被引量:3
2012年
为缩短传统大豆发酵制品后熟期,基于转氨反应这一主要风味形成途径,现从贵州各地采集风味良好的豆豉、腐乳等发酵样品,经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150株细菌。通过支链氨基酸转氨酶活力测定,从中筛选出WDH-8菌株具有最高酶活力,菌种鉴定后确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属安全益酵菌株,其支链氨基酸转氨酶活力达36.53U/mL。为便于生产应用,对该菌株进行固态菌剂培养基配方实验,以转氨酶活力为指标,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黄豆粉25g、水料比1:1(V/m)、氯化钠添加量5%、葡萄糖添加量3%,其酶活力达到37.965U/mL。
伍玲秦礼康
关键词:转氨酶菌剂地衣芽孢杆菌
细菌胞壁破碎条件优化及高肽酶菌株的筛选被引量:4
2012年
为构建细菌总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筛选出肽酶高产的益酵细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以反应体系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为肽酶活力指标,对细菌细胞破碎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供试菌株的总肽酶活力。结果表明,超声-酶解法破碎细菌细胞的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添加量200μL、超声功率400 W、时间4 min、时间间隔3 s。在此条件下测定153株革兰氏阳性杆菌的总肽酶活力,筛选出肽酶高产革兰氏阳性杆菌11株,分别是DF2-1、ZM1-1、ZM2-1、ZM3-1、DF3-1、DF3-2-1、ZMJ-5、ZMJ-2-6、ZMJ-1-1、DFM-4和WCF-2。
李永霞秦礼康
关键词:革兰氏阳性杆菌发酵豆制品
酵母细胞破碎条件优化及高肽酶菌株筛选被引量:7
2010年
为构建酵母细胞总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反应体系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为肽酶活力指标,对酵母细胞破碎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破壁条件为:蜗牛酶添加量10mg/mL、超声破碎功率500W、超声时间8min、超声时间间隔5s。在此条件下,对主要源于贵州特色发酵豆制品的61株酵母菌进行总肽酶活力测定,获得产高肽酶酵母菌4株,即WCF-5、XWF-1、XWF-7和YZJ-4。
李永霞曾海英秦礼康
关键词:酵母菌发酵豆制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