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135”重点学科科研基金(135XY0416)

作品数:16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何广胜孙爱宁吴德沛金正明王秀丽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泰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重点学科科研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4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急性
  • 3篇共刺激
  • 3篇共刺激分子
  • 3篇分子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刺激分子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髓样
  • 2篇贫血
  • 2篇染色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泰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何广胜
  • 10篇孙爱宁
  • 10篇吴德沛
  • 8篇苗瞄
  • 8篇金正明
  • 8篇王秀丽
  • 7篇仇惠英
  • 6篇马骁
  • 6篇唐晓文
  • 5篇傅铮铮
  • 5篇周玲
  • 5篇吴小津
  • 5篇韩悦
  • 5篇陈苏宁
  • 4篇薛胜利
  • 4篇赵晔
  • 4篇张翔
  • 4篇王荧
  • 3篇常伟荣
  • 2篇曾慧

传媒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DS患者Treg细胞的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变化,探讨其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CD3和侧向角设门,采用直接免疫三标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初治MDS患者(RA 17例、RAS 1例、RAEB 14例、RAEB—t 6例)及1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 CD4+细胞上CTLA-4、PD-1、CD25数量和比例变化,并探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MDS组CTLA-4、PD—L1、CD25在CD3+CD4+表达率分别为2.14%±1.25%(RA1.51%±0.80%、RAEB/RAEB—t 2.65%±1.33%),1.44%±0.88%(RA0.93%±0.63%,RAEB/RAEB—t 2.02%±0.76%),3.18%±2.11%(RA2.80%±1.38%、RAEB/RAEB—t 3.41%±2.4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1%±0.12%,0.09%±0.14%,1.65%±1.14%(P〈0.01)。随着疾病进展,负性调控因素CTLA-4、PD—L1、CD25在RAEB/RAEB—t组亦较RA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与正常人免疫系统比较,MDS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升高,免疫负调控增强,并在免疫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疾病进展,MDS患者免疫负调控亦相应增强,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从而有助于恶性克隆扩张、逃逸。
曾慧王秀丽何广胜吴德沛苗瞄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王荧薛胜利赵晔吴小津常伟荣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4+
CD28/CTLA-4共刺激分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研究 CD28、CTLA-4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23例发病期 AA、10例恢复期 AA 患者和15名正常人骨髓细胞中 CD3^+CD4^+T 细胞上 CD28、CTLA-4表达率,Th1、Th2细胞比例,评价 CD28、CTLA-4表达与 Th1/Th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正常对照组 CD3^+CD4^+T 细胞上 CD28、CTLA-4表达率及CD28^+/CTLA-4^+比值分别为(31.40±10.83)%、(2.45±1.30)%、17.02±13.44,AA 患者发病期分别为(39.84±10.89)%、(1.43±0.67)%、43.04±37.61,AA 患者恢复期分别为(22.00±9.08)%、(3.46±2.26)%、10.49±7.8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 患者发病期 CD28显著升高(P0.05)。②正常对照组 Th1、Th2细胞、Th1/Th2比值分别为(4.21±2.11)%、(1.99±1.27)%、2.46±1.28,AA 发病期为(11.13±4.96)%、(2.46±1.65)%、5.20±1.98,恢复期分别为(5.39±4.29)%、(2.53±2.41)%、2.87±1.4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A 发病期 Th1增高,Th1、Th2平衡向 Th1偏移(P 值均<0.01),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A 患者 CD28^+/CTLA-4^+比值与 Th1/Th2比值呈正相关(P<0.05),ANC 与 CD3^+CD4^+CD28^+T 细胞数呈负相关(P<0.01),与 CD3^+CD4^+CTLA-4^+T 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①AA 发病期患者骨髓 CD4^+T 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CD28升高,而 CTLA-4下降,AA 患者骨髓 T 细胞处于"预激活"状态;②CD28/CTLA-4比值与 Th1/Th2比值呈正相关提示:CD28、CTLA-4表达失衡可引起 Th 细胞格局偏移,Th1型细胞增多。③ANC 和 CD28、CTLA-4间相关分析进一步说明CD28、CTLA-4与 AA 的发生、发展有关。
何广胜周玲吴德沛孙爱宁苗瞄王秀丽常伟荣朱子玲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琤琤韩悦马骁陈苏宁吴小津
关键词:贫血共刺激分子CD28CTLA-4T辅助淋巴细胞
伴t(8;21)(q22;q22)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报道新发现4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iphenotypic acute leukemia,BAL),分析其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将4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A组),与随机挑选同期发现的伴其他克隆性染色体改变的BAL(B组)和伴t(8;21)(q22;q22)的M2b(C组)病例对照,对染色体核型分型及临床特点比较分析。结果: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特点如下:①无显著男女性别差异;②发病年龄较轻;③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不增高;④骨髓细胞形态学显示为粒细胞白血病,且原始细胞显著增多;⑤免疫表型均为B淋巴系和髓系共表达的BAL,CD34表达阳性,且为高表达;⑥染色体改变除t(8;21)(q22;q22)易位外,亦常见性染色体缺失,与(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AML-M2b的特点相符;亦出现复杂染色体改变,符合BAL的特点。⑦对兼顾髓系和淋巴系的联合治疗方案反应较好,与B组的BAL类似,1例单用AML方案(MA)治疗者NR,后死亡。结论:报道新发现的一组伴t(8;21)(q22;q22)易位的BAL,提示此类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克隆起源可能较早。
何广胜周玲吴德沛薛永权朱明清梁建英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苗瞄唐晓文傅铮铮马骁王秀丽
关键词:染色体缺失免疫表型分型
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被引量:5
2006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HLA相合(血缘相关或无关)供者来源的不足极大限制了allo—HSCT的应用。随着研究的进展,单倍体半相合allo-HSCT逐渐应用于临床,它有来源广、易获得、移植快等优点,使其成为allo-BMT研究的热点。我们对18例恶性血液病开展了母供子非去T细胞性单倍体allo-HSCT,探讨其有效性及毒副反应。
周玲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T细胞性ALLO-HSCTALLO-BMTHLA相合
BTLA:一个新发现的CD28超家族共刺激分子
2007年
BTL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CD8超家族共刺激分子,它与CTLA-4、PD-1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对T细胞活化起负性调控作用,同时还可作为胸腺细胞阳性选择的早期标志。研究发现BTLA可与HVEM直接结合,目前多认为HVEM是BTLA的配体。BTLA—HVEM相互作用沟通了CD28及TNFR两个共刺激分子超家族,是一个比较特别的.CD28超家族分子。
周玲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审校)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BTLAHVEM
CD4^+调节性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CD4+调节性T细胞(Tregul atory,Treg)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3例发病期AA患者、10例恢复期AA患者及15名正常对照者测定骨髓中CD4+CD25+Treg、CD4+CTLA-4+Treg、CD4+PD-1+Treg、CD3+CD8-IL-10+Treg、CD3+CD8-TGF-β1+Treg、CD3+CD8-IL-4+Treg变化,分析其与免疫启动因素CD28及免疫效应因素干扰素-γ(IFN-γ)的关系。结果AA发病期、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CD4+CD25+Treg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A发病期CD4+CTLA-4+Treg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D-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A恢复期CD4+CT-LA-4+Treg及PD-1表达均较发病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当;AA恢复期患者IFN-γ较发病期明显下降(P=0.021),与正常对照组相当(P=0.402),IL-4、TGF-β及IL-10与AA发病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AA发病期患者骨髓CD3+CD4+T淋巴细胞膜表面CD28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AA恢复期患者的CD28表达率较发病期显著降低,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48)。AA发病期CD4+CTLA-4+Treg明显下降,其余Treg无显著变化;AA恢复期CD4+CTLA-4+Treg、CD4+PD-1+Treg升高显著。CD28/CTLA-4、CD28/PD-1发病期与对照组比,均显著升高;AA恢复期为明显低于发病期,与对照组相当。IFN-γ+/IL-4+、IFN-γ+/TGF-β+及IFN-γ+/IL-10+发病期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AA恢复期明显低于发病期,而与对照组相当。结论在免疫应答起始阶段或效应阶段,AA正性调控共刺激因子表达增加,而负性调控共刺激因子表达减少或无变化,使免疫平衡向持续增强偏移,调节性因素增高利于造血恢复;对于增强的免疫应答,AA的CD4+Treg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发病有关。
何广胜周玲吴德沛孙爱宁苗瞄王秀丽金正明仇惠英唐晓文傅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薛胜利赵晔王荧吴小津
关键词:贫血CD4^+调节性T淋巴细胞
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髓系白血病M4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Ph+AML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行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病例在移植后2年内无不良反应发生,骨髓穿刺均提示缓解。结论Ph+AML预后欠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其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谢静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苗瞄唐晓文傅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薛胜利赵晔王荧王秀丽吴小津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TLA-4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CD4+T细胞表面CD28+和CTLA-4+分子水平,探讨两者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8例初治MDS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表面CD28+和CTLA-4+表达率。结果(1)MDS组CD3+CD4+CD28+表达率为(79.82±8.99)%[难治性贫血(RA)(78.65±10.4)%、伴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转变中的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80.10±7.28%)],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9.56±3.0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MDS组CD3+CD4+CTLA-4+表达率为(2.14±1.25)%[RA(1.51±0.80)%、RAEB/RAEB-t为(2.65±1.33)%],显著高于正常组的(0.11±0.1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MDS疾病的进展,RAEB/RAEB-t组CD3+CD4+CTLA-4+的表达率与R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TLA-4/CD28免疫应答中相互拮抗的共刺激分子对比值在MDS-RA组中为2.14±0.97,RAEB/RAEB-t组为3.58±1.55,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1±0.1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RA组和RAEB/RAEB-t组之间的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MDS患者骨髓的CD3+CD4+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CD28下调,CTLA-4上调,T细胞处于抑制状态;(2)随着MDS骨髓中原始细胞的增多,CD28/CTLA-4比值增高,进一步说明CD28/CTLA-4异常与MDS疾病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CD28CTLA-4
CAG预激方案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例报道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寻找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疗法。方法:以CAG预激方案联合伊马替尼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Ph+ALL病例1例。结果:该复发/难治Ph+ALL患者经CAG方案联合伊马替尼诱导治疗后达缓解。结论:对于复发/难治性Ph+ALL,CAG联合伊马替尼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案。
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苗瞄唐晓文傅铮铮韩悦马骁陈苏宁薛胜利赵晔王荧王秀丽吴小津
关键词:PH染色体伊马替尼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Th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骨髓Th细胞改变情况;RT-PCR方法检测10例正常人、25例初诊IRP患者、9例AA患者、9例MDS患者未经体外刺激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Th1细胞的代表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的代表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结果(1)骨髓中Th1细胞、Th2细胞及Th1/Th2比值正常对照组为0·42%、0·24%和1·57;初诊IRP组为0·58%、1·95%和0·31;AA组为4·42%、0·41%和21·22;MDS组为0·44%、0·84%和0·96。IRP组Th1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及MDS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AA组(P<0·01);但IRP组Th2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A组(P<0·01),与MDS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4)。IRP组骨髓中Th2细胞占优势,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S组及AA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初诊IRP组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mRNA表达无显著增高(P>0·05);AA组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增高(P<0·01),而Th2型无区别;MDS组未见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结论IRP患者骨髓Th2细胞亚群增多,Th细胞平衡向Th2偏移,且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细胞功能亢进,可能是IRP免疫发病环节之一,也表明IRP是一种不同于AA和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曾慧何广胜傅蓉吴德沛苗瞄王秀丽常伟荣孙爱宁金正明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自身免疫TH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