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09120202A-7)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常学东刘素稳高海生赵希艳李航航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双孢菇
  • 2篇膨化
  • 2篇微波
  • 2篇微波膨化
  • 2篇物理化学
  • 2篇物理化学特性
  • 2篇响应面
  • 2篇粉体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粉
  • 2篇超微粉碎
  • 1篇杏鲍菇
  • 1篇研磨
  • 1篇热风
  • 1篇热风干燥
  • 1篇微粉
  • 1篇微粉体
  • 1篇物化性
  • 1篇物化性质
  • 1篇响应面法

机构

  • 5篇河北科技师范...

作者

  • 5篇刘素稳
  • 5篇常学东
  • 2篇赵希艳
  • 2篇高海生
  • 1篇蔡金星
  • 1篇侍朋宝
  • 1篇刘秀凤
  • 1篇刘畅
  • 1篇郭朔
  • 1篇王振
  • 1篇刘雪娇
  • 1篇齐守财
  • 1篇李航航
  • 1篇李军

传媒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机械剪切与研磨超微粉碎对海鲜菇粉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机械剪切与研磨粉碎两种超微粉碎方法获得4种海鲜菇(帽和柄)超微粉体。对海鲜菇超微粉体性质的研究表明,海鲜菇帽比柄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同一种原料(帽或柄)经不同的方法制得的粉体,粉体粒径越小,其容积密度、比表面积、流动性、持水性和蛋白质溶出率越大。与剪切粉碎相比,研磨粉碎制得的粉体具有更均一的粒度,且流动性、水溶性指数、水溶性蛋白质溶出率均有所提高,其中研磨粉碎制得的柄粉体蛋白质累积溶出率达55.67%。采用相同的超微粉碎方法获得的海鲜菇帽粉体比柄粉体拥有更高水溶性指数、膨胀率、容积密度。相同湿度环境下,剪切粉碎粉体的水分活度小于研磨粉碎粉体。
刘素稳赵希艳常学东刘雪娇
关键词:超微粉碎粉体物理化学特性
不同粉碎方法对杏鲍菇超微粉体物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将杏鲍菇帽柄分开切成片干燥后,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粉碎方式获得了六种粉体。比较研究了气流粉碎与研磨粉碎、剪切粉碎对菌粉的特性影响。与剪切和研磨粉碎相比,气流粉碎更有效的减小粉体的粒径(帽14.16和柄13.16 μm)。菌帽比菌柄拥有较高的灰分、脂肪和蛋白质(18.34 g/100 g,干基)含量。相同材料(帽或柄),和其他粉碎相比,气流粉碎粉体的容积密度、比表面积、流动性、水溶性指数和蛋白质及多糖溶出率均较大(p〈0.05),但持水性和溶胀率较低。采用相同的超微粉碎方法获得的杏鲍菇帽的粉体比柄的粉体拥有更高水溶性指数、膨胀率、容积密度、多糖溶出率。相同的湿度环境下,气流粉碎粉体的水分活度(Aw)小于研磨粉碎粉体和剪切粉碎粉体,菌帽粉体比菌柄粉体Aw低。杏鲍菇不同粉体在25 ℃时的等温吸湿曲线最优回归方程为Oswin模型, 其拥有最高的回归系数(0.9902-0.9943)和最低的误差。
刘素稳常学东李航航高海生
关键词:超微粉碎杏鲍菇粉体物理化学特性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双孢菇微波膨化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确定最佳的双孢菇膨化干燥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分析了初始含水量(X1),切片厚度(X2),微波功率(X3)3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综合优化,即同时兼顾膨化度(Y1)、硬度(Y2)、脆度(Y3)、感官得分(Y4)、咀嚼度(Y5)等指标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360 W、双孢菇片厚度为10 mm,双孢菇初始含水率为36.6%的条件下,达到了膨化度206%,硬度2.72 N,脆度2.46 N,感官指标9.5,咀嚼性0.56 mJ,其综合评判指标为0.989 4的较好效果。
刘素稳常学东赵希艳王振
关键词:双孢菇微波膨化
双孢菇微波膨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确定适宜的双孢菇膨化干燥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对双孢菇膨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初始含水量(X1),切片厚度(X2),微波功率(X3)3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对膨化度(Y1)、感官得分(Y2)指标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推论出描述这2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出了双孢菇优化膨化工艺。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540 W、双孢菇片厚度为8 mm、双孢菇初始含水率为38%的条件下,膨化率达到195%,感官指标为9.5。
刘素稳郭朔刘畅常学东李军高海生
关键词:双孢菇微波膨化响应面
双孢菇洞道式热风干燥特性及工艺优化被引量:8
2012年
为确定双孢菇的最佳洞道式热风干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方法,分析干燥介质温度(X1)、空气出口风压(X2)、切片厚度(X3)3个因素对感官(Y1)、单位面积耗热量(Y2)、干燥速率(Y3)、复水率(Y4)4个指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得出4个评价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优化的切片双孢菇干燥条件是:干燥介质温度68℃、空气出口风压0.67kPa、切片厚度3.5mm,在此条件下,感官达8.3,复水率38.08%,能耗低。
刘素稳侍朋宝刘秀凤常学东齐守财蔡金星
关键词:双孢菇响应面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