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884)
- 作品数:22 被引量:219H指数:11
- 相关作者:刘玉兰汪学德张东东赵欢欢张小涛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植物油加工中苯并(a)芘的产生途径及控制措施被引量:17
- 2014年
- 苯并(a)芘是三大强致癌物质之一,油脂在加工过程中易受其污染。探讨植物油在加工过程中苯并(a)芘的可能来源,从预防和去除两方面对苯并(a)芘的控制措施进行阐述,并对避免苯并(a)芘产生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 刘兵戈刘国琴汪学德
- 关键词:植物油苯并(A)芘
- 碱炼脱酸对花生油中16种多环芳烃脱除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研究了碱炼脱酸过程及碱炼脱酸条件对花生油中多环芳烃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炼脱酸对花生油中多环芳烃有一定的脱除作用,在综合考虑适当减少烧碱用量和油脂碱炼损耗的条件下,采用碱液质量分数5.11%、超碱量0.2%、碱炼温度70℃、碱炼时间40 min的优化碱炼脱酸条件,花生油中BaP、HPAHs、PAH4、LPAHs及PAH16的脱除率分别达到85.07%、48.13%、43.21%、56.75%及54.97%。经碱炼脱酸后花生油中B印含量从24μg/kg降至符合GB 2716中≤10μg/kg的限量指标,接近欧盟≤2μg/kg的限量指标,但PAH4含量达不到欧盟≤10μg/kg的限量指标,其他多环芳烃组分的残留量仍很高。因此,碱炼脱酸对于多环芳烃含量较高油脂的脱除作用是有限的。
- 刘玉兰石龙凯胡爱鹏
- 关键词:花生油碱炼多环芳烃
-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市售芝麻酱产品品质被引量:19
- 2017年
- 对市场销售的35个芝麻酱产品,进行感官评价及粗脂肪、粗蛋白、木酚素、VE、甾醇、钙、磷等14个理化品质指标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产品的综合得分,结合感官评价对芝麻酱品质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白芝麻酱和黑芝麻酱感官评分均受色泽和组织状态影响较大,总体而言,白芝麻酱感官评分高于黑芝麻酱;各理化指标间差异性不同,水分、酸价变异系数较大,粗脂肪、粗蛋白等指标变异系数较小。根据主成分解释总变量提取了矿物质、木酚素、粗蛋白、酸价、VE、甾醇6个主成分,这6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5.33%。同时对样品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排序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35个受测样品中,有6个产品不合格,样品不合格率达17.14%,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酸价、水分含量和粗脂肪含量。
- 王颖颖侯利霞胡爱鹏汪学德
- 关键词:芝麻酱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芝麻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的两种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旨在探索芝麻油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两种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溶剂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皂化时间3.5h,皂化温度80℃,加碱量8.5mL/0.5g,使用此优化工艺参数,测得甾醇总含量为8.42%;超临界CO2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3h,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该条件下甾醇提取率可达73.25%。两种方法从得率上和操作上相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溶剂法。
- 马素换汪学德李梦华
- 关键词:甾醇芝麻油脱臭馏出物溶剂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 SPE净化-同位素稀释-GC-MS法检测食用油脂中16种多环芳烃被引量:32
- 2016年
- 研究建立了乙腈超声提取、硅胶SPE柱净化、DB–5MS毛细管柱分离、同位素稀释法定量检测食用油中16种多环芳烃的气质联用(GC–MS)方法。油脂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硅胶SPE柱净化,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再采用16种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定量结果更加准确。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在1-1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9-0.999 9,检出限为0.06-0.17μg/kg,定量限为0.18-0.56μg/kg。16种目标物在2、5、1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各组分回收率在84.36%-114.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2%-10.36%之间(n=6)。21个受测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总含量为30.83±0.66-793.13±16.96μg/kg。除全部浓香型油脂及1个花生油外,所有受试油样中Ba P和PAH4含量均达到欧盟限量指标(Ba P≤2μg/kg,PAH4≤10μg/kg),浓香型油脂样中PAHs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从油脂品类来看,低温制油和浸出精炼成品油的多环芳烃的风险低于浓香型油脂。
- 张东东刘玉兰马宇翔石龙凯温运启
- 关键词:食用油多环芳烃
- 油籽炒籽条件对油脂中多环芳烃含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以花生仁和芝麻籽为原料,研究了炒籽温度和炒籽时间对其油脂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籽温度的提高及炒籽时间的延长,花生油和芝麻油中Bap、PAH4、PAH16的含量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照GB2716及欧盟No 835/2011中对Bap、PAH4的限量规定,花生仁的合理炒籽温度为不超过160℃、炒籽时间不超过20 min,芝麻的合理炒籽温度为不超过180℃、炒籽时间不超过20 min。在优化的炒籽条件下,花生油中Bap、PAH4、PAH16含量(μg/kg)分别从原料中的0.31、4.60、16.69增加至1.07、11.98、48.86,芝麻油中Bap、PAH4、PAH16含量分别从原料中的0.63、5.23和21.84增加至0.93、8.28和47.95。
- 石龙凯刘玉兰崔瑞福杨忠欣庞景生
- 关键词:花生芝麻油脂多环芳烃
- 碱炼对菜籽油苯并芘脱除及脱色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苯并α芘(BaP)是致癌性最强的多环芳烃,因其亲油性而容易集聚于油脂中。本试验以菜籽油为原料,研究碱炼脱酸过程中加碱量、碱炼时间、碱炼温度和超碱量对脱除菜籽油中苯并芘及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炼时间40 min、碱液浓度8°Bé、超碱量0.2%、碱炼温度80℃的工艺条件下,菜籽油中BaP的脱除率达52%,其含量由10.1μg/kg降低至4.8μg/kg,菜籽油色泽由R5、Y40降至R4、Y30。合理的碱炼脱酸条件对于兼带脱除油脂中BaP及脱色是有效的。
- 刘玉兰张小涛赵欢欢石龙凯
- 关键词:菜籽油碱炼色泽
- 浸泡及萌芽处理对芝麻酱流变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研究了芝麻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浸泡和萌芽处理,焙炒磨制成芝麻酱的基本成分和流变学特性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经浸泡-萌芽处理的芝麻酱中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萌芽后芝麻酱没有检测到花生酸的存在。浸泡和萌芽处理有助于芝麻酱粒径的降低,使芝麻酱体系的硬度及稳定性得以提高(2-29效果最佳),且有更好的质构特性。通过静态和动态流变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萌芽芝麻酱是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非牛顿流体。样品2-0具有最高的流变学稳定性,而5-36和花生酱具有最低的流变学稳定性,萌芽芝麻酱0-0,2-0,2-9较易恢复原来的结构,且口感更加爽口柔和;样品5-36和1/3-36恢复原来结构较困难,且花生酱比芝麻酱更加难以恢复原来的结构。不同萌芽时间的芝麻酱及花生酱样品具有典型的弱凝胶行为,表现出粘弹性固体的性质,样品1/3-36,2-36的弱凝胶特性较低。
- 仇记红侯利霞
- 关键词:萌芽芝麻酱脂肪酸组成粒径流变特性
- 油脂煎炸过程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6
- 2015年
- 对大豆油、米糠油和棕榈油进行油条煎炸试验,之后对不同煎炸时间油脂中多环芳烃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煎炸时间对油脂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3种油脂中Bap、PAH4、PAH16的含量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32 h的煎炸过程中,大豆油Bap、PAH4、PAH16的含量(μg/kg)分别从原油的1.58、6.88、18.73增加至3.93、10.35;56.10,米糠油Bap、PAH4、PAH16的含量分别从原油的2.52、6.50、25.53增加至3.10、10.34、100.71;棕榈油Bap、PAH4、PAH16的含量分别从原油的1.67、8.60、25.23增加至2.26、10.95、59.98。在高温煎炸过程中,多环芳烃各组分含量的增幅是不同的。大豆油中增幅最大的组分是苊,增幅最小的是苯并(b)荧蒽;米糠油中增幅最大的也是苊,增幅最小的是苯并(g,h,i)苝;棕榈油中增幅最大的是芴,增幅最小的是苯并(a)蒽;3种油脂中轻质多环芳烃含量及增幅都要远多于重质多环芳烃。
- 石龙凯刘玉兰王莹辉张东东
- 关键词:大豆油米糠油棕榈油煎炸多环芳烃
- 水蒸气蒸馏脱臭对食用油中多环芳烃脱除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花生油为原料,研究水蒸气蒸馏脱臭过程以及脱臭条件对油脂中多环芳烃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臭对油脂中多环芳烃的脱除具有一定的作用,脱臭温度越高、脱臭时间越长,多环芳烃的脱除效果越好。在脱臭温度270℃、脱臭时间120 min、脱臭残压80 Pa、直接蒸汽用量固定的条件下,花生油中Bap、PAH4、LPAHs、HPAHs及PAH16含量分别从24.00、129.2、667.44、96.50和763.94μg/kg降低至14.21、74.64、344.46、55.34及399.80μg/kg,脱除率分别为40.79%、42.23%、48.39%、42.65%及47.67%。油脂脱臭过程中多环芳烃各组分的脱除率有所不同,其中萘、苊、苊烯和芴4种轻质多环芳烃的脱除率达到70%以上,其他轻质多环芳烃组分的脱除率不足60%。重质多环芳烃中二苯并(a,h)蒽的脱除率最高,为61.65%,茚并(1,2,3-c,d)芘的脱除率最低,为37.59%。
- 石龙凯刘玉兰张东东
- 关键词:花生油脱臭多环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