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宽学
作品数: 44被引量:213H指数:10
  • 所属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罗金燕
作品数:300被引量:2,893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病 胃食管反流 食管 动力学研究
王星
作品数:13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病因构成 病因 诊治流程 生活质量 器质性疾病
张亚萍
作品数:64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CAJAL间质细胞 蚊科 双翅目 糖尿病
龚均
作品数:189被引量:1,214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十二指肠胃反流 食管 肠易激综合征 BARRETT食管 肠易激
董蕾
作品数:338被引量:1,618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胃动素 肠易激综合征 酪酪肽 胃癌 胃肠激素
大鼠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明确大鼠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的胃窦、小肠、结肠组织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大鼠Cajal间质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为 :完整的基膜 ,丰富的沿细胞膜分布的小空泡 ,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 ,以线粒体最显著 ,异染色质较多 ,沿核膜分布 ,Cajal间质细胞之间、与神经元细胞、肌细胞之间形成很多的缝隙连接。结论 Cajal间质细胞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特点 ,易于识别 ,且其超微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张亚萍张宽学高革罗金燕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
ERCP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对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肝外胆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31例患者均行胰胆管造影,并和B超及CT检查进行对照.结果上段胆管癌16例,下段胆管癌13例,中上段胆管癌2例.1例为横纹肌肉瘤,2例为腺瘤癌变,其余均为腺癌.ERCP成功28例(903%),B超诊断符合率为807%,而CT显示梗阻850%,能明确病因者仅700%.结论ERCP在早期诊断肝外胆管癌方面明显优于B超及CT检查,并能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全貌,对治疗及手术方案选择有重要价值.
张宽学董雷张晓辉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外胆管癌ERCP
肝外胆管癌的影像学诊断
1996年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上段癌16例(55.2%);下段癌11例(37.9%);中上段癌2例(6.9%)。除2例为乳头状腺瘤癌变,1例为横纹肌肉瘤外,余均为腺癌。影像学诊断在发现肿瘤,明确病因及梗阻水平上依次为PTC3例(100%);ERCP26例(92.3%);CT18例(88.8%);B超29例(82.7%)。但B超简易、无创、经济方便,应首选;CT无痛苦,准确率高,可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PTC及ERCP虽为介入性影像学检查,但对肝外胆管癌早期诊断及肿瘤的定位、定性准确率高,且可清晰显示胆道系统的全貌,对治疗及手术方案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宽学史宇凡张晓辉左爱丽郭先予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影像学诊断少见肿瘤
消化不良的病因构成
王星张宽学罗金燕
文献传递
陕西省关中地区消化不良病因诊断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省、市、县三级医院中消化不良的临床病因构成 ,探讨西方国家“症状 治疗”方案是否具有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各级医院就诊的 30 19例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随访 ,随后按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做出诊断。结果  4 4 .8%的患者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4 4 .7%患各种良性器质性疾病 ,而剩余 10 .5 %患恶性肿瘤。当患者伴有明显“报警”症状时 ,良性器质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分别升至 5 2 .1%和 2 9.2 % ,显著高于无“报警”症状的患者(39.2 %、2 .9% ) (P <0 .0 1) ,在 2 5岁以下的患者中 ,6 4 .5 %患FD ,随年龄增加 ,FD的比例逐渐降低。而恶性肿瘤则相反 ,35岁以下患者中极少发现 ,而在 35~ 4 4岁患者中明显增多 ,在 6 5~ 74岁患者中高达 30 .8%。结论 该地区的病因构成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异 ,“症状 治疗”方案不尽合适。
王星张宽学罗金燕门伯媛周艳
关键词:病因影响因素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奥美拉唑的两种制剂:奥克、洛赛克与雷尼替丁三种药物分别口服4周治疗消化性溃疡119例,将病人非选择分为治疗Ⅰ组(奥克)79例、治疗Ⅱ组(洛赛克)20例、对照组(雷尼替丁)20例,并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对照组3d内对反酸的控制分别为88.6%、80%、45%;3d内腹痛消失分别为75.8%、80%、40%;4周愈合率分别为84.8%、90%、60%。结论:奥美拉唑的国产制剂奥克对控制消化性溃疡反酸、腹痛及溃疡愈合诸方面与进口洛赛克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优于雷尼替丁(P<0.05)。治疗过程中亦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张宪生张宽学吴建维刘贤宁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药物疗法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并发症的处理
2003年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及减少并发症的途径。方法 :全部患者先接受了 B超或 CT检查 ,后进行了诊断性逆胰胆管造影术 ( ERCP) ,并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内镜乳头切开 ( 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 ( EPBD)治疗。结果 :采用 EST治疗 5 9例 ,1次取石成功5 4例 ( 91 .5 % ) ,术后并发症 4例。采用 EPBD治疗 30例 ,1次取石成功 2 8例 ( 93.3% ) ,并发症 1例。结论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相对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韦斌司丽娟张宽学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镜B超CT
壶腹周围癌几种诊断方法的探讨
1994年
本文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病人术前的几种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①十二指肠镜检结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0.5%,CT为19.1%,B超为14.3%,小肠低张造影为9.5%;②十二指肠镜检对乳头癌,十二指肠降部癌及胆总管下端癌的诊断准确率最高,而CT对胰头癌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其次为十二指肠镜检结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及B超检查.
张宽学王进海张晓辉左爱丽郭先予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壶腹周围癌逆行胰胆管造影镜检诊断准确率CT
急诊ERCP在急性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急诊ERCP在急性胆胰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回顾分析病情危重的急性胆胰疾病患者110例,按其采用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ERCP治疗组,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结果ERCP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9%和4.7%与24.5%和1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ERCP在病情危重的急性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能够切实有效的稳定病情,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陆宏伟柏玲程三放张宽学
关键词:急症胰胆管造影术逆行胆囊疾病胰腺疾病
糖尿病大鼠肠道Cajal间质细胞结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7
2002年
目的 明确糖尿病时肠道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对 12周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小肠、结肠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观察发现糖尿病时Cajal间质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显著减少、结构破坏、连接松散 ;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溶解 ;胞质广泛溶解 ,细胞器减少。结论 糖尿病时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结构的改变与其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 ,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很可能是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之一。
张亚萍张宽学罗金燕齐惠滨
关键词:肠道糖尿病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