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金燕
-

-

- 所属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朱有玲

- 作品数:88被引量:627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动力学研究 十二指肠胃反流 胃食管反流 食管 排便
- 龚均

- 作品数:189被引量:1,214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十二指肠胃反流 食管 肠易激综合征 BARRETT食管 肠易激
- 王学勤

- 作品数:74被引量:4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动力学研究 十二指肠胃反流 雷贝拉唑 肠易激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
- 董蕾

- 作品数:338被引量:1,618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胃动素 肠易激综合征 酪酪肽 胃癌 胃肠激素
- 齐惠滨

- 作品数:27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CAJAL间质细胞 糖尿病性胃轻瘫 疾病 胃排空 十二指肠胃反流
- c-myc基因在食管异型增生组织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998年
- 本研究通过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myc基因在正常食管粘膜(EM)、食管异型增生(EED)和食管鳞癌(SCCE)中表达的变化,目的是了解c-myc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和试剂 1.选择35例食管癌术后标本,取EM10块(远癌5cra以外)、EED和SCCE各35块(分别取自癌旁0.5~1.0cm和癌中心)。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和石蜡包埋,并记录年龄、发生部位、原发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分化和PT参数,同时按1987年国际食管癌分期标准进行TNM分期。2.c-myc癌基因蛋白鼠抗人单抗NM-0409购于美国Novacastra(胞浆和核旁染色),LSAB试剂盒为美国Zymed公司生产。
- 邓登豪李登銮罗金燕王康敏
-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癌C-MYC基因
- 人TGF融合疫苗诱导抗体在貂肺上皮细胞的活性检测
- 2005年
- 目的TGFβ1疫苗诱导Balb/c小鼠产生抗体及对TGFβ1体外中和活性。方法通过已构建成功的TGFβ1疫苗免疫小鼠,诱导产生高效价中和抗体,抗TGFβ1抗体及合成的抗原肽ELISA法检测免疫血清抗体滴度,经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法,检测抗体血清对TGFβ1体外中和活性。结果抗TGFβ1疫苗可以诱导高滴度的抗体产生,可与抗TGF抗体及抗原肽结合,可以阻断TGFβ1对貂肺上皮细胞的抑制活性。结论构建的抗TGFβ1疫苗可以诱导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产生,在体外阻断TGFβ1活性,可以作为抗纤维化疫苗用于抗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
- 郭永红郝志明罗金燕王俊红
- 关键词:肺上皮细胞活性检测融合疫苗血清抗体滴度疫苗诱导体外阻断
- TFF1在正常及损伤胃黏膜中的表达改变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通过观察 TFF1在人消化性溃疡及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中的表达,探讨 TFF1在胃黏膜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正常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正常及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模型中胃黏膜 TFF1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其阳性信号平均光密度值了解其表达情况.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中 TFF1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其中,多发/复合性溃疡表达高于单发消化性溃疡(P<0.05).(2)阿司匹林诱导的兔胃溃疡周围黏膜TFF1表达高于正常兔胃黏膜(P<0.05).结论:TFF1于在人消化性溃疡及药物诱导的兔胃溃疡中的表达较正常升高,提示其在胃黏膜保护及上皮重建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任建林卢雅丕王琳陈建民施华秀叶震世吴艳环钟燕林逊汀林辉潘金水罗金燕
- 关键词:胃黏膜胃溃疡免疫组织化学阿司匹林三叶肽
- 大鼠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明确大鼠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的胃窦、小肠、结肠组织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大鼠Cajal间质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为 :完整的基膜 ,丰富的沿细胞膜分布的小空泡 ,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 ,以线粒体最显著 ,异染色质较多 ,沿核膜分布 ,Cajal间质细胞之间、与神经元细胞、肌细胞之间形成很多的缝隙连接。结论 Cajal间质细胞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特点 ,易于识别 ,且其超微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 张亚萍张宽学高革罗金燕
-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
- 胃肠动力研究进展(1994年世界胃肠大会)被引量:1
- 1995年
- 胃肠动力研究进展(1994年世界胃肠大会)罗金燕(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1994年10月2日-7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第十届世界胃肠大会,本文就食管动力学研究介绍如下:1.食管动力学检测方法:意大利报告65例正常人的食管24小时压力变化认为各种...
- 罗金燕
- 关键词:胃肠动力食管粘膜食管测压贲门失弛缓症表皮生长因子
- 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P物质和黏蛋白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背景:六味安消胶囊能明显加快胃排空,促进肠推进运动。目的:探讨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P物质(SP)和黏蛋白2(MUC2)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大黄组、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后3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服30天。处死动物,观察结肠黑变情况;对盲肠和近段结肠切片行SP、MUC2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对肌间神经丛铺片行嗜银染色,计数神经元细胞数。结果:大黄组结肠有黑变,以盲肠和近段结肠为著。大黄组、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近段结肠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阳性面积比:6.2%±1.7%、5.3%±0.8%和5.4%±0.9%对2.1%±0.7%,P<0.01),免疫阳性增强(灰度:131.50±1.16、133.79±0.63和133.78±0.67对146.20±2.03,P<0.01),大黄组近段结肠SP免疫阳性又显著强于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P<0.05)。各组盲肠和近段结肠MUC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大黄组肌间神经丛神经元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余各组(11.60±1.52对17.00±1.87、18.60±3.78和17.80±2.95,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可能通过其主药大黄改变肠道内SP含量而发挥消积导滞作用。六味安消胶囊和大黄对结肠MUC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 赵平罗金燕董蕾谢丹红管海涛马卉
- 关键词:六味安消胶囊P物质黏蛋白类黑变病
- 肛管直肠运动生理学研究
- 罗金燕朱有玲王学勤张军郭剑
- 中国消化动力学研究起步较晚,迄今为止缺乏系统地消化运动生理和病理学研究资料,特别是有关肛-直肠动力学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倾向,肛-肠疾病和排便异常的有治、肛=肠术后功能的评价,均依赖于肛-...
- 关键词:
- 关键词:直肠肛门
- 巴瑞特食管及其与腺癌相关性的研究
- 张军王进海龚均罗金燕常英谢立怡赵立珍王康敏左爱丽郭晓丹
- 该项目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癌前病变-Barrett's食管在我国人的表现特点,发病状况,病因研究和食管腺癌及贲门癌的相关性等。该研究有许多创新之处。首次系统的研究了食管腺癌及贲门癌的癌前病变-BE在国人的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管腺癌贲门癌
- 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 2001年
-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GCR)及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西安市3家医院合作,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应用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40例,并与22例硫糖铝治疗病例进行对照。62例入选者治疗前均经电子内镜检查,如为RE则于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采用症状积分和24h食管pH和胆汁监测进行疗效评估。结论:治疗组中12例内镜检查无食管炎为症状性反流(SGER),对照组7例为SGER。治疗组给药后2周,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等症状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胸痛在治疗后4周也有改善。治疗组40例,内镜下有食管炎者28例,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22例,内镜下有食管炎者15例,总有效率66.66%。铝碳酸镁治疗4周食管酸及胆汁反流明显改善者8例(61.53%);单纯胆汁反流者4例全部好转。对照组7例存在酸或胆汁反流,治疗4周后复查转阴3例(42.8%)。结论:铝碳酸镁具有中和胃酸,胆汁保护粘莫膜作用,是治疗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
- 罗金燕张沥等
- 关键词:铝碳酸镁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
- 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被引量:219
- 2004年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于2003年9月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全国便秘专题讨论会,并在此次会议上制定了我国的'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 柯美云罗金燕许国铭王崇文吕农华
- 关键词:慢性便秘病因通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