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2篇“ VATS“的相关文章
VATS压迫止血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VATS压迫止血器,包括:压迫装置,其顶部设置有中空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朝向所述压迫装置的侧壁及底部延伸有若干引流通道;中空的持撑杆,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端螺接,另一端连接有吸引器;弹出式压片,可滑动设置于所述...
胡思远陈燕侯量
VATS肺叶切除术中血管损伤出血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电视经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中血管损伤出血的影响因素,为手术预防及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对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集的宜春市人民医院100例行VATS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9例)和未出血组(9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并用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总胆固醇(CHOL)、误伤肺动脉分支,肺动、静脉壁薄,病理性粘连或炎症,血管的解剖变异,手术器械使用不当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b,PLT,CHOL,误伤肺动脉分支,肺动、静脉壁薄,病理性粘连或炎症,血管的解剖变异,手术器械使用不当是VATS手术术中血管损伤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VATS术中肺动脉分支误伤、血管壁薄、病理性粘连或炎症、血管的解剖变异、手术器械使用不当与血管损伤出血有关。认识并预防这些风险因素,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潘永东袁国华
关键词:心胸外科血管损伤出血风险
不同模式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VATS术后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2024年
目的 观察不同模式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术后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将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胸外科择期行全麻下VATS肺叶切除术的80例患者分为3组。T组27例患者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E组26例患者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I组27例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ICNB),术毕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3组镇痛效果、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及安全性。结果 E组和T组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长于I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I组(均P <0.05)。3组术后4、8、12、24 h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均较术后2 h升高(P <0.05)。E组和T组术后8、12、24h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及术后4、8、12、24h咳嗽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I组(P <0.05)。3组术后12、24h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 <0.05)。E组和T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低于I组(P <0.05)。T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低于E组(P <0.05)。结论 TPVB与ESPB用于老年VATS术后镇痛效果相似,TPVB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张倩冯硕刘悦边佳佳麻婷婷
关键词:肋间神经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电视辅助镇痛
VATS辅助内部手术固定法通过影响P53/EZH2/ROS/STING/TIPE2介导的炎症及成骨分化从而加速肋骨骨折愈合的机制研究
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外伤之一,由外来暴力导致,如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中的撞击或直接打击胸部等。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后,通常通过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手段包括插...
李喆
关键词:内固定法VATS炎症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单孔VATS肺外科手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分析单孔VATS肺外科手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这项回顾性实验包括了接受不同类型的肺切除术患者。收集并分析全椒县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同一外科手术医生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孔VATS肺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根据引流时间分为A组(胸引管留置时间≤5d)和B组(胸引管留置时间>5d),通过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影响胸引管留置时间的因素,统计学方法为对可能影响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包括120例患者,两组均60例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部位(上+中肺/下肺)、病理类型、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范围、手术部位为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OR=1.140)、手术范围(OR=5.321)、淋巴结清扫个数(OR=1.290)、手术部位(OR=1.052)的OR值均>1;其中OR值>1是危险性因素,OR值<1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在单孔VATS下,胸引管留置时间方面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部位是胸腔引领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但由于样本量较少,仍需大量临床实验进行验证。
夏钊章宗乐王成孟祥松
关键词:肺外科手术术后引流量
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叶或肺段切除手术的≥60岁的387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7(60~87)岁,其中男性171例(44.2%),女性216例(55.8%)。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估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87例患者中共有66例(17.1%)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0.3%)患者死亡。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2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1.5 L(P=0.017)、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iffusion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 as a percentage of the predicted value,DLCO%pred)<80%(P=0.016)、伴有肺部合并症病史(P<0.001)、脑卒中病史(P<0.001)、手术时长≥3 h(P=0.018)为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而伴有肺部合并症病史(P<0.001)及手术时长≥3 h(P=0.002)是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可能因肺部合并症、低肺功能、手术时间等出现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前应充分评估老年肺癌患者的生理情况。通过加强围术期管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对老年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田笑如钱坤张培龙张毅
关键词:老年肺癌单孔胸腔镜术后并发症
3D-CTBA结合3D-VATS行单孔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
2024年
背景与目的相比亚肺叶切除,肺叶切除的切除范围广,处理肺血管相对粗大,术中大出血的几率增加。本研究分析术前进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术(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对手术路径进行规划,术中应用三维电视胸腔镜手术(three dimension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3D-VATS)进行单孔手术操作,相比单独应用3D-VATS是否可减少术中大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以实现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行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的患者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前进行3D-CTBA重建并术中应用3D-VATS患者(3D-CTBA-VATS组)有69例,未进行3D-CTBA重建患者(3D-VATS组)有61例,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一般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3D-CTBA-VATS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111.7±35.3)mLvs(137.4±40.8)mL]和平均手术时间[(51.6±10.7)minvs(68.6±11.9)min]均显著少于3D-VA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术后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需行肺叶切除的患者,术前对靶肺叶进行3D-CTBA重建与术中应用3D-VATS结合,便于在术前规划好手术流程与方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陈腾飞潘六英梁志磐佘晓伟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4年
讨论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7月,纳入60例双肺多发肺结节患者参与本研究,分组依据为:患者分期或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意愿,分组情况为:30例患者要求分期双侧胸腔镜手术纳入对照组、30例患者要求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纳入研究组。观察手术成功率、术中耗时与失血量指标、术后并发症机率、总住院时间与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手术100%成功。两组术中耗时与失血量指标差别不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机率指标差别不大,P>0.05。研究组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治疗双肺多发肺结节的术中失血量与耗时指标、术后并发症指标与手术成功率均与分期双侧胸腔镜手术均十分相似,但是,以同期双侧胸腔镜手术更利于减少康复时间与成本。
吕刚
关键词:可行性安全性
单孔胸腔镜下肺亚段/肺段切除术在老年肺结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比较老年肺结节患者单孔胸腔镜下行肺亚段与肺段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1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亚段切除组(52例)、肺段切除组(51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肺功能、生活质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并统计两组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采样数、标本切缘距离、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亚段切除组的切除亚段数、术后胸腔引流量低于肺段切除组(P<0.05),肺亚段切除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肺段切除组(P<0.05)。肺亚段切除组术前和术后24 h的皮质醇、丙二醛、活性氧簇的差值低于肺段切除组(P<0.05)。肺亚段切除组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VC的差值高于肺段切除组(P<0.05)。肺亚段切除组治疗前后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FACT-L)评分的差值高于肺段切除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无复发转移。结论与肺段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亚段切除老年肺结节可更大程度地保留患者肺功能,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肿瘤学疗效仍需随访数据进一步完善。
王宁张婷婷陈丹闫炳文赵培娟刘克
关键词:肺结节肺段切除老年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肺癌根治术中不同可吸收止血纱使用方式评价
2024年
目的 评估不同的可吸收止血纱使用方式在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可吸收止血材料的遴选、临床选择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和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行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住院患者资料,根据可吸收止血纱使用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使用组(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和胶原蛋白海绵)和单种使用组(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纱),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结局指标。结果 主分析共纳入患者904例,其中联合使用组466例,单种使用组438例。相较于联合使用组,单种使用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但患者止血药使用率下降,止血材料费用均数降低,总住院费用中位数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大量血液损失率、围术期输血率、二次手术率、术后48 h引流量、鲜血性引流液率、术后检验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仅使用可吸收止血纱与联合使用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无较大差异,但单独使用降低了止血材料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在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只使用可吸收止血纱可能是更具经济性的选择。
潘燕君孙静潘瑾吴韬吴韬冯靖祎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

相关作者

刘德森
作品数:85被引量:25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肺肿瘤 外科治疗 VATS
何建行
作品数:288被引量:1,761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肺移植 胸腔镜 肺肿瘤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左传田
作品数:102被引量:281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外科治疗 肺肿瘤 癌细胞株
黄鼎铭
作品数:81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癌细胞株 癌细胞凋亡
谢彤
作品数:61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肺肿瘤 外科治疗 V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