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2篇“ SORA“的相关文章
- Sora
- 2024年
- 继ChatGPT之后,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又扔出一颗“深水炸弹”——视频生成模型Sora。该模型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Sora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相关文本信息构建长达60秒的视频片段,呈现“具有多个角色、特定类型动作以及特定主题和精准背景细节的复杂场景”,还具备静态图生成视频、视频扩展与视频缺失帧补充等强大的功能。Sora在日语中意为“天空”,正象征着该模型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无限的创造潜能。
- 汪睿
- 关键词:人工智能研究视频片段OPENCHAT信息构建
- Sora与新控制危机——理解智能传播时代风险的新机制、新治理和新逻辑被引量:3
- 2024年
- ChatGPT和Sora相继问世,开启了AIGC全面主流化进程,人类社会也将面临新一轮控制危机和控制革命。从传播主导权力运行的视角,来解析智能传播的机制及其社会影响,为我们理解社会的控制危机和控制革命,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根据风险成因和机制,我们将Sora等AIGC可能带来的风险从低到高分为行为性失调、功能性失调、结构性失调和颠覆性失调四类。智能时代风险的核心是:在数字技术实现高度互联的背景下,人类之间合作与自我管理的基本层面出现了问题。因此,积极构建新的全球性高效协作治理机制,应该成为头等大事。
- 方兴东钟祥铭宋珂扬
- 关键词:SORA
- Sora与时间第三综合
- 2024年
- Sora的技术实践为时间第三综合提出了新阐释,它将切实呈现继“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之后的第三种影像。Sora的Transformer架构依靠注意力机制,形成德勒兹意义上的“缩合力”,将时间第一综合以运动—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Sora的扩散机制将视角引向模型深处的“潜在空间”,它对应着作为记忆本体的“纯粹过去”,此时第二综合以时间—影像的形式呈现;通过分析Sora最深处的维度转换循环,我们得以描述时间第三综合的影像形式与效果。
- 谢周浦
- 关键词:人工智能注意力
- Sora:学校教育的“拯救者”还是“终结者”被引量:1
- 2024年
- Sora的到来对教育而言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Sora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拯救者”:助力教育异化破解,为个性化教育插上智能的翅膀,让教与学在可视中走向高效;另一方面,Sora可能成为学校教育的“终结者”:以其对知识话语权的掌控、对人类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圈禁”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替代逐步抽离学校教育主业务,以高举工具理性的自适应学习模式消弭学校的育人功能,从目标设置、内容供给、班级设置、制度机制等层面消解学校实体。面对Sora的迫近,学校应以御Sora而行的姿态,积极以变应变:立足“人本”理念,推动教育逻辑革新;基于人与Sora核心共生的理念,科学利用Sora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弥补基于Sora学习的不足,使学校成为学习者育德润心、能力发展和梦想放飞的乐园。
- 陆道坤陆道坤
- 关键词:SORA学校教育
- Sora时代:重审“形象”(image)问题
- 2024年
- 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是理解形象问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哲学起点,而米歇尔和波姆提出的“图像转向”则是讨论这一问题的直接语境。从中涌现出三组核心关系:在真实与虚假的关系方面,关于形象真实性的争论早已有之,形象是通往真实的中介还是阻碍?Sora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两种态度——偶像崇拜症和偶像恐惧症的转换和融合。在文字与形象的关系方面,Sora的文生视频特点一方面体现出文字对形象的统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两者的耦合。在技术与主体的关系方面,Sora延续并强化了麦克卢汉和斯蒂格勒意义上的体外器官学,它既是毒药也是解药,在图像行为理论的视野下,Sora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技术主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形象问题的讨论。
- 姜文
- 关键词:SORAIMAGE图像转向
- Sora的意识形态效应及其治理被引量:2
- 2024年
- Sora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启了全新的视觉政治和意识形态塑造格局。Sora基于对视频和图像潜在代码的时空补丁进行操作的变压器架构,可以生成一分钟内的高保真视频。依靠强大的视频生成能力,Sora正在实现传统政治美学和政治伦理的智能转向。政治美学转向表现为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塑造的政治任务对视觉可感物再分配和再布局的转向;政治伦理转向表现为政治叙事走向深度图像化时代,政治伦理所具有的社会性、规范性、权利与责任的统一性,以及公共利益导向等机制都将与图像自觉和视觉审美紧密联系。Sora的意识形态效应表现为,它是一种人工智能私人属性的意识形态综合机器;它是视觉暴力与意识形态注意力强制机器;它让自然语言认知逐渐弱化,开始凸显视觉机器意识形态去理性化效应。人类社会要警惕Sora的负面意识形态效应特别是其对团结和共识的可能消解,加以前瞻性防范和科学治理。Sora的意识形态问题需要技术治理、人文治理、法律治理同向同行、协调发力,实现视觉政治时代的共识增进和团结凝聚。
- 曹克亮
- 关键词:SORA视觉政治
- Sora:从技术哲学到文艺学的思考(笔谈)被引量:4
- 2024年
- 哲学学者吴冠军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提出:从ChatGPT、DALL·E到Sora,基于转化器的AIGC大模型并不只改变了内容创作,还改变了“世界”在最字面上的意义。世界化成的过程,越来越多被以有损压缩-重新生成为发生学机制的AIGC之创造性活动所介入,这就导致“宇宙”(我们眼里的“物理宇宙”)与“元宇宙”不断深层次地叠加,“自然进程”与“人工创造”不断深层次地交织以至进入无可区分之域。这就意味着,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世界”,将一去不复返:当AIGC已“深”到参与世界化成本身之中时,讨论“深伪”将越来越没有意义。文艺学学者赵宪章则从“语图关系学”的视角提出:Sora的横空出世及其未来演进,不仅不是图像时代符号危机的解除,更不是语图关系研究的终结。恰恰相反,Sora加深了这一危机,语图关系研究也延宕出新的面向。
- 吴冠军赵宪章
- 关键词:SORA
- Sora:作为世界模拟器的“天空”媒介被引量:4
- 2024年
- 目前,关于文生视频人工智能应用Sora的分析存在两个极端:过于内行的技术分析,让人云里雾里;过于外行的“炸裂”分析,让人惊恐不已。从媒介学、传播学和新闻学角度分析Sora,可以发现,它同时属于超级媒介、基础设施型媒介、冷/热媒介、贫/富媒介、新/旧媒介、真/假媒介。Sora证明了物理规律的强大和现实的坚韧,能“画出不可画者”,朝着元宇宙方向迈进。在人工智能的重重包围和步步逼近下,在人类创造力的顶峰,红旗仍将高高飘扬;在各种虚拟现实技术盛行的今天,新闻业更应坚守现实本身,此时,机构型媒体作为信源的品牌公信力将变得更加重要。
- 邓建国
- 关键词:人工智能SORA媒介繁花
- Sora引领生成式AI变革
- 2024年
- 2024年2月15日,OpenAI发布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受到全球瞩目。未来,生成式AI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赋能各行各业,为企业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并彻底颠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疆界的认知。Sora:生成式AI的里程碑跃迁与传统AI技术不同,生成式AI不仅可以根据已有数据和规则进行推理和决策,而且能够生成全新内容,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生成式AI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 朱丽徐昕汝蒋蜀革
- 关键词:SORAAGI
- 从ChatGPT到Sora发展中的术语问题被引量:4
- 2024年
- 在从ChatGPT到Sora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术语。这些术语,有的被翻译为中文,有的一直使用英文原文。文章在分析这些新术语的相关技术、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为其翻译或者赋予适当的中文名称。并指出大量科技新术语不能够及时、高效地被本土化,这对我国的术语规范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期望学界共同关注这一问题。
- 冯志伟
- 关键词:人工智能SORATRANSFORMERTOKEN
相关作者
- 喻国明

- 作品数:884被引量:9,183H指数:49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媒介 中国传媒业 媒体 传媒产业 传媒业
- 胡泳

- 作品数:440被引量:1,824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互联网 社交媒体 媒介 人工智能 中国互联网
- 沈阳

- 作品数:162被引量:1,194H指数:2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新媒体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媒体融合
- 陆道坤

- 作品数:107被引量:2,948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 思政 课程 高校
- 王天恩

- 作品数:71被引量:4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人工智能 大数据 信息文明 伦理 创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