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825篇“ ANATOMY“的相关文章
Getting physical with medical education:Exercise based virtual anatomy review classes for medical students
2025年
The benefits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are well known.Yet,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physical activity(PA)into curricula within a post-secondary setting.To investigate the incorporation of PA into medical curriculum,we developed a series of optional exercise-based review sessions designed to reinforce musculoskeletal(MSK)anatomy course material.These synchronous sessions were co-taught by a group fitness instructor and an anatomy instructor.The fitness instructor would lead students through both strength and yoga style exercises,while the anatomy instructor asked questions about relevant anatomical structures related to course material previously covered.After the sessions,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evaluate the classes on their self-reported exam preparedness in improving MSK anatomy knowledge,PA levels,and mental wellbeing.Thirty participants completed surveys;a majority agreed that the classes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MSK concepts(90.0%)and activity levels(97.7%).Many(70.0%)felt that the classes helped reduce stress.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90.0%)agreed that the classes contributed to increased feelings of social connectedness.Overall,medical students saw benefit in PA based interventions to supplement MSK course concepts.Along with increasing activity levels and promoting health behaviours,integrating PA into medical curriculum may improve comprehension of learning material,alleviate stress and foster social connectivity among medical students.
Nadeesha R SamarasingheTaniya S NagpalMichele L BarbeauCharys M Martin
关键词:MUSCULOSKELETALANATOMYEXERCISE
木材定量解剖研究新进展
2025年
木材解剖学是研究木材(次生木质部)中各类细胞形态特征、排列、比量、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在木材解剖学框架内,开展木材构造特征定量化研究,实现木材解剖信息的定量提取、挖掘、整合与应用,科学构建木材构造特征与树种生理功能、气候环境、木材性质和加工工艺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进一步推动木材学、林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考古学和物候学等学科的发展。当前,在系统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梳理木材定量解剖研究的发展脉络,厘清木材构造特征的结构性和整体性,从系统论视角探讨木材定量解剖研究的涌现性质,有利于促进木材解剖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开创木材解剖学发展新格局。本研究首先介绍木材解剖学的重要发展阶段,针对木材构造特征的共性和多样性,从样品制备、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总结木材定量解剖研究的主要方法,然后分别从木材构造特征与树木系统进化、木材构造特征与气候环境变化、木材构造特征与木材性质及加工利用关系3方面归纳近10年来木材定量解剖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未来发展展望:1)木材定量解剖研究方法的持续性革新迭代,推动木材定量解剖高通量测试与分析平台的研发,为木材解剖学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2)木材信息资源及其共享体系的全球化构建完善,增强木材定量解剖数据的可靠性和共享性,为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木材科学研究新范式提供重要基础;3)木材定量解剖研究体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从底层逻辑和层级架构视角比较木材解剖学与植物解剖学、生态学、木材加工利用等领域的关联与异同,促进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通过进一步开展木材定量解剖研究,加强木材解剖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从木材解剖学角度推动基于数据驱动的木材科学研究�
郭娟焦立超何拓马灵玉姜笑梅殷亚方
关键词:次生木质部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探讨
2025年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医学生基础知识结构构建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人体解剖学教师不仅要负责传授专业的解剖学知识,还应融入德育教育,特别是医学伦理、职业操守和人文关怀等内容。德育与专业融合的教育理念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职业素养。本研究旨在探讨人体解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与专业融合教育的路径,既保障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对教育路径的系统性研究,文章期望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便有效地培养具备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的医学人才,为医疗行业输送更多高水平的从业人员。
范宇蔡庆龙常加松关晓伟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德育教育医学伦理职业操守
沉浸参与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本研究以哈尔滨医科大学202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例,阐述了系统解剖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创建多模态数字资源为教学基础,革新考评协同考核方式为教学保障,通过重塑三课联动教学形式、融合多元互动教学方法和深化情境体验思政融入构建沉浸参与式教学模式。参加期末考试的47名学生的综合成绩为(82.08±9.48)分,优秀率为19.1%(9/47)。参与问卷调查的48名学生中,44名(91.7%)学生非常满意教学设计;42名(87.5%)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2名(87.5%)学生认为促进了知识掌握、拓宽了知识广度与深度;44名(91.7%)学生认为促进了理论联系临床和增强了临床思维,41名(85.4%)学生认为非常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名(89.6%)学生认为提高了职业素养,坚定学医信念。沉浸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医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许凤燕刘宝全李会平孙亮杨慧科李雪梅陈明伟田进伟
关键词:教学系统解剖学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儿童连续薄层解剖数据集三维重建骶椎及其软骨的可视化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儿童连续薄层解剖数据集重建骶椎及其软骨并行三维观测,为临床、教学及研究应用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利用冷冻数控技术对1例中国3岁女童盆部标本进行铣切,获取女童盆部连续高清断层解剖数据集。然后,应用软件分割骶椎的骨、软骨及椎间盘等结构并建立相应路径,在此基础上完成儿童骶椎模型的重建,并且对重建后的模型观测分析。最后,将该模型与收集的20例3~4岁儿童盆部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对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予以验证。结果获得女童盆部薄层高清解剖学图像数据集,并构建中国3岁女童的骶椎及其软骨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测量结果显示S_(1)~S_(4)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NCS)的前后径从头侧向尾端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S_(1) NCS的横径明显大于其余骶椎的NCS横径。S_(1)~S_(3)椎体-肋部软骨(VB-CEC)的高度、周长和前后径从头侧向尾端逐渐减小。S_(1) VB-CEC的横径明显大于其余骶椎VB-CEC的横径。三维模型与CT影像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儿童骶椎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清晰显示骶椎及骶椎软骨的结构及位置,儿童骶椎各软骨具有发育解剖学特征。
张凤珍尹兆正伊钰营李磊赵婧王星李琨李志军张少杰
关键词:骶椎软骨可视化儿童三维重建
生物塑化技术在解剖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5年
生物塑化技术是解剖领域用于标本制作和保存的先进技术,自传入我国后在农林医学领域得到深远的发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标本有别于传统标本被广泛应用到解剖教学中,生物塑化标本也因其无毒无味,标本结构清晰不变形,易于长期露天放置保存等优点,从根本上改善了解剖教学环境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还解决了标本来源少消耗大的现状,解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得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显著改善。
程明亮陈晨冯培勋赵顺
关键词:生物塑化技术铸型标本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现状及应对举措
2025年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口腔基础和临床课程间的“桥梁”,为临床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讲是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文章根据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特点、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思维导图、雨课堂、虚拟现实等多种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张艳宁张旭东沈文静
关键词:口腔解剖生理学虚拟现实思维导图教学效果
多感官学习在解剖学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2025年
文章阐述了多感官学习在解剖学教育中的理论基础,包括神经生理学依据和认知心理学视角;然后分析了多感官学习在解剖学教育中的实施策略,涵盖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最后提出效果评估的方法,包括评估指标的确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及评估结果与分析,以期为提高解剖学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张海平张正军
中国数字临床解剖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2025年
人类对自身身体结构的探索古已有之,“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成书的《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第十二》中,不但提出了八尺人体是可以研究的,还明确无误地提出了“解剖”这个词。
唐雷钟世镇
关键词:数字解剖学
动物解剖学实验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5年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向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趋势。广西大学通过打造智能化实验室,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拓展知识点,以超星学习通作为教学平台构建动物解剖学实验智慧教学模式。动物解剖学实验智慧教学解决了过去实验教学环境差、教学模式单一、考核评价片面、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实验难于开展等教学难题,系统地推进了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从课程角度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大幅提升。
苏接瑜黎宗强
关键词:智慧教学教学平台

相关作者

武晶晶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FRONTAL ANATOMY SINUSITIS 额窦炎 额隐窝
王士俊
作品数:47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煤核 太原组 煤 煤矿床 成煤植物
章伟文
作品数:396被引量:1,743H指数:2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皮肤缺损 穿支 皮瓣
杨一兵
作品数:74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鼻咽癌 胆脂瘤 金 纳米 误诊
胡浩良
作品数:146被引量:426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骨间后动脉 穿支 手损伤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