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8篇“ 肝吸虫“的相关文章
养羊业的健康、福利问题——肝吸虫
2024年
肝吸虫病由肝吸虫属的Fasciola hepatica和Fasciola gigantica引起,这两个物种的大小不同,但在两个物种重叠的地方可能会出现杂交。据估计,全世界约有5.5亿头牛和羊感染了Fasciola hepatica。人感染肝吸虫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有5000万至1亿人可能通过受污染的水和蔬菜感染。
高健
关键词:肝吸虫病公共卫生问题福利问题养羊业
超声诊断肝吸虫病性胆道梗阻患者临床研究
2024年
分析超声诊断肝吸虫病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中心门诊部接受治疗的32例肝吸虫病性胆道梗阻患者,为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经超声诊断可以发现,肝吸虫病性胆道梗阻患者的胆管管壁增厚和内胆管扩张程度严重,常伴有胆总管病变。结论 超声诊断能够通过观察肝吸虫病性胆道梗阻患者管壁增厚和内胆管扩张的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
黄樱桃
关键词:超声肝吸虫病胆道梗阻
小小肝吸虫,威胁大健康——一条肝吸虫的独白
2024年
前些年,香港地区著名影星“达叔”吴孟达先生和摇滚歌星赵英俊因不幸患上癌而离世。癌作为“癌中之王”,一经查出多数处于中晚期,预后差。吴孟达先生是从确诊到离世仅有几个月的时间,歌手赵英俊和癌症抗争两年后离世。如此谈之色变的癌症,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作为主要“罪臣”之一,便不得不提起我了——肝吸虫
曾宁曾思略黄振驹钟豪
关键词:肝吸虫预后差肝癌中晚期
三种检测方法在肝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通过研究三种检测法在肝吸虫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好检测手段。方法 对我院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来诊的373名病患,每人都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吸虫抗体、仪器法查找肝吸虫、显微镜镜检法查找肝吸虫,以显微镜镜检法为金标准,分别统计ELISA法、仪器法、联合检测法(ELISA法联合仪器法)的阳性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ROC曲线下面积及95%置信区间。结果 ELISA法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54.55%(72/132)、特异度为79.45%、灵敏度为88.89%、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及95%置信区间为(0.745-0.861),仪器法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89.29%(75/84)、特异度为96.92%、灵敏度为92.6%、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及95%置信区间为(0.913-0.983),联合检测法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54.05%(80/148)、特异度为76.71%、灵敏度为98.72%、ROC曲线下面积为0.981及95%置信区间为(0.963-0.999)。结论 仪器法具有很高的阳性符合率及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而联合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高的ROC曲线下面积,可见联合检测法能够提高肝吸虫感染的检出率,减少疾病的漏诊率。
潘伦朗唐凡祥罗家波谭文旺
关键词:肝吸虫仪器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肝吸虫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肝吸虫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26例既往感染肝吸虫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接诊的41例既往无肝吸虫感染的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超声影像特点。结果 两组均以腹痛、黄疸、体重明显下降临床表现居多,观察组肿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胆红素、ALP,GGT均明显升高,而ALT、AST升高不明显;两组AFP、CEA、CA125水平升高不明显,CA199均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EOS水平分别为(1.39±0.34)×10^(9)/L和(0.34±0.11)×10^(9)/L(P<0.05);两组在胆管扩张、双轨征以及回声特点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既往感染肝吸虫内胆管细胞癌临床表现以肿大多见,并伴有功能异常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超声影像胆管扩张、双轨征以及回声特点明显。
周凯悦
关键词:肝吸虫病肝内胆管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地方病肝功能
肝吸虫感染合并内胆管细胞癌诊疗1例报告
2024年
报道1例肝吸虫感染合并内胆管细胞癌病例诊疗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肝吸虫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2021年3月15日收治1例肝吸虫感染合并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资料。患者,男,55岁,自述腹胀、纳差2月余,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多年,10余年前开始嗜食生鱼片。入院后体检: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8 cm×8 cm实性包块,表面不平,质地稍硬,活动度差,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查见肝吸虫卵,肝吸虫IgG抗体阳性。结合腹部超声、腹部平扫+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内胆管细胞癌内多发转移”,患者功能较差,暂不予应用吡喹酮,改用阿苯达唑10 mg(/kg·d),每天一次,连用7 d。出院后1个月再次入院,粪便常规未查见肝吸虫卵。出院12个月后随访,患者死于功能衰竭。肝吸虫感染严重病例较少见,高危人群感染后比较严重,尤其是发展到内胆管细胞癌。临床医生应当提高对肝吸虫及所引起感染的认识,尽早发现肝吸虫,予以对症治疗,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李秀秀彭洁雅曾丽玲闫海震
关键词:肝吸虫肝内胆管细胞癌多发转移
广西原发性细胞癌合并肝吸虫病患者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2024年
目的:利用转录组学数据探索细胞癌(HCC)合并肝吸虫病的分子机制与免疫环境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6例HCC患者(其中3例合并肝吸虫病,3例未合并肝吸虫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合并与未合并肝吸虫病的HCC患者的基因表达谱,使用“Limma”包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富集(GO)分析以确定所涉及的生物学通路。使用Cibersort算法对HC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模式进行精确量化,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揭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机制。结果:从合并肝吸虫病患者中鉴定出131个差异表达基因以及31个枢纽基因,它们均与代谢和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免疫分析显示,HCC合并肝吸虫病患者肿瘤组织中静息的记忆CD4+T细胞浸润上调。结论:代谢途径的重编程、炎症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以及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可能共同构成了肝吸虫感染背景下HCC患者预后较差的潜在生物学基础。
黄新磊黄在达彭凯蓝晨露覃海飞韦勇光廖锡文杨成昆韩创业朱广志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吸虫病转录组测序代谢途径
8-Nitroguanine水平在肝吸虫相关性内胆管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8-硝基鸟嘌呤(8-Nitroguanine)水平在肝吸虫相关性内胆管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肝吸虫相关性内胆管癌手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取入选患者的癌灶组织(癌灶组)与癌旁组织(癌旁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8-Nitroguanine表达水平,术后随访2年,记录患者手术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癌灶组8-Nitroguanine阳性表达42例,阳性表达率为67.74%;癌旁组8-Nitroguanine阳性表达22例,阳性表达率为35.48%。癌灶组8-Nitroguanine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随访结束,入选患者中发生胆管癌相关性死亡12例,死亡率为19.4%。死亡患者癌灶组织8-Nitroguanine阳性表达率为91.67%(11/12),高于生存患者的62.0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s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预后情况与8-Nitroguanine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存在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Nitroguanine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8-Nitroguanine在肝吸虫相关性内胆管癌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手术预后存在相关性。
徐志诚李春海王晓东吕宗峻李伟安
一种脉冲矩阵电场装置及其在杀灭鱼生肝吸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矩阵电场装置及其在杀灭鱼生肝吸虫中的应用,所述装置包括绝缘外壳以及活动式安装在绝缘外壳上的绝缘上盖;在所述绝缘上盖内部设置有与电源设备正极连接的不锈钢弹片矩阵,绝缘外壳内部设置有托盘支撑座,用于放置盛...
徐民俊徐民杰王春仁高俊峰黄加森周丁康付京花
肝吸虫病临床研究进展
2023年
肝吸虫病,或称华支睾吸虫病 (clonorchiasi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感染性寄生虫疾病。本病在早期诊断上存在一定难度,但后果严重,常诱发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道梗阻及梗阻性黄疸,甚至可以引起硬化、胆管癌、癌等。加强对于本病的研究,对于掌握本病的发病规律,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本病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众多消化病专家学者对于本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均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取的了一定的进展,从中可以反映出目前国内在肝吸虫病预防诊治领域所取的成就,现综述如下。
唐雄驰沈北荣覃世发苏剑锋李鉴彬
关键词:肝吸虫病

相关作者

刘平
作品数:451被引量:1,07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晶状体
余新炳
作品数:494被引量:1,45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华支睾吸虫 恶性疟原虫 日本血吸虫 克隆 生物信息学
李懿宏
作品数:38被引量:117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
研究主题:华支睾吸虫病 肝吸虫病 阿苯达唑 华支睾吸虫 感染率
高翔
作品数:26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肝吸虫病 阿苯达唑 黄芪治疗 细胞因子 红细胞免疫功能
高世同
作品数:272被引量:733H指数:13
供职机构: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弓形虫 疟疾 克隆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