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3篇“ 人口红利“的相关文章
激活流动人口红利 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2024年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迁移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长远而深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3.76亿人,与2010年的2.21亿人相比,流动人口大幅增长69.73%。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在当前人口总量达峰并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传统人口红利日趋式微,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将创造新一轮的流动人口红利
曾永明
关键词: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总量人口迁移流动少子化人口红利
人口转型视域下职业教育提升人口红利对策研究
2024年
随着我国人口内生性负增长不断加剧,为稳定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人力资源总量,通过释放职业教育红利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以追寻质量型人口红利成为我国人口红利发展新向度。人口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两个维度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人口转型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诉求,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劳动者培育、教育资本积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形成内涵对应关系。据此,在澄清职业教育提升人口红利的现实问题与价值诉求基础上,以劳动参与率、教育资源、劳动者数量、劳动者素质、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生产率为改善目标,提出职业教育应对稳固数量型人口红利且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过渡的基础对策和效益对策。
薛利晨米靖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口负增长
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形势、逻辑和路径
2024年
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活人口红利优势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经验。在新的发展阶段,激活人才红利优势,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选择。这既是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新征程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引进用好国际人才资源,双向提高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匹配度,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增强我国的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熊亮林炜炜
关键词:人口红利
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红利效应的影响及应对
2024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育政策经历多次调整,这对人口结构及其红利效应产生深远影响。从计划生育到放宽的两孩政策,再到更为宽松的生育政策,这些变革都对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需求造成显著的波动。人口红利效应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研究的核心。而为持续应对人口红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优化劳动力结构、改革退休制度、创新经济模型以及加强对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红利效应的影响,并为此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
申志艳
关键词:生育政策调整人口红利效应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溯源:人口红利还是教育红利?
2024年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充分挖掘人口资源优势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2000—2021年劳动要素在中国经济中的贡献作用与门槛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红利与教育红利长期存在,教育红利一直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而在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人口红利的波动特征更为明显,人口红利与教育红利随着产业合理化水平的提升而减弱,随着产业高级化的推进而增强。由此提出,要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稳定人口增长速度,促进教育人力资本的持续提升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黄晋生
关键词: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
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后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2024年
人口红利拐点的提前到来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挑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人口红利拐点出现后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提出加强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灵活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职能等措施,确保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徐秋韵林丽敏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基金管理
中国“人口红利”的新逻辑:迎接“银发族”和“Z世代”崛起
2024年
在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中,“人”在生产中占有首要地位,是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依然应特别重视人的主体和创新作用。当前,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发生显著变化。当人口数量处于拐点时,过往依靠“人口红利”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有新逻辑?
钱丽娜
关键词:生产力理论人口红利银发族经济增长模式人口数量
人口高质量发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效应研究——基于新型人口红利视角
2024年
本文基于新型人口红利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全国272个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就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以及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表明,人口流动有利于增强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空间溢出效应表明,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地理距离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了虹吸效应;城市异质性分析表明,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更有利于从人口高质量发展中获益;人口流动在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则有相反作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异质性特征。
何雄浪王诗语
关键词:人口流动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红利的变动研究——基于民族八省区的实证考察
2024年
本文利用1990~2020年全国和民族地区各省区的人口普查资料数据,分析和预测民族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人口红利在1990~2035年期间的变动趋势和特征。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各省区人口年龄结构从1990年的成年型为主转变为2035年的老年型为主,但阶段性变动速度和深度存在明显差异,未来15年间内蒙古、广西和贵州的老化速度突出;民族地区各省区人口机会窗口的开启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到2035年,贵州、广西、内蒙古和云南的人口机会窗口已关闭;民族地区人口红利整体上先增加后减少,且主要包括“持续时间长—经济贡献大”“持续时间长—经济贡献小”和“持续时间短—经济贡献短”3大类型。建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的政策准备期,在推进人口现代化过程中重视人口质量的提升,把握未来的人口机会窗口和探索新型人口红利的可能性。
姜春云王力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红利民族地区人口现代化
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红利模式转换对农业TFP的影响 ——农业强国建设目标视角下国际比较与中国选择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农业大而不强的突出特点是我国首要深刻认识的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与全球主要农业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要想振兴农业经济、提升农业TFP,人才是根本。但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
杨帅
关键词:人口红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关作者

蔡昉
作品数:774被引量:17,737H指数:7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 劳动力 就业
原新
作品数:268被引量:2,456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人口 老龄社会 生育政策 老龄化
孟令国
作品数:32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 老龄化 职业教育
穆光宗
作品数:437被引量:4,712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口 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 人口发展
熊必俊
作品数:70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 人口红利 老年人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