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7篇“ 《故都的秋》“的相关文章
- 故都的秋
-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北平的四季、小春天气、春风沉醉的晚上、寂寞的春朝、水样的春愁、超山的梅花、杂谈七月、立秋之夜、故都的秋、雪夜、江南的冬景等。
- 郁达夫著
- 故都的秋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茫茫夜、采石矶、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离散之前、薄奠、迟桂花、归航、零余者、小春天气、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一个人在途上、志摩在回忆里等。
- 郁达夫著
- 关键词:作品集现代文学中国文学
- 故都的秋被引量:1
- 2014年
-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 郁达夫
- 关键词:故都秋天
- 故都的秋
- 本书选取了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分为散文辑、小说辑两部分,每篇文章前都有一小段导读,方便读者领会文意。
- 郁达夫著
- 关键词:小说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集
- 故都的秋
- 郁达夫郁达夫既是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大家。《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散文精品集。郁达夫的散文自成一个色彩斑澜的世界,浓艳或淡雅,伴着悠冷的书香飘满胸间,升起又回落,回落再升起。一股难言的怅惘,一份说不出的陶醉。掩卷沉...
- 郁达夫著
- 关键词:散文集
- 故都的秋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
- 郁达夫著
- 关键词:作品集散文
- 故都的秋
- 郁达夫著
- 关键词:散文选集
- 故都的秋被引量:1
- 1997年
- 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①;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②,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
- 郁达夫
- 关键词:《故都的秋》希思克利夫《呼啸山庄》牵牛花欧阳子《秋声赋》
- 《故都的秋》中颂秋之探讨
- 2024年
- 通过具体分析《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语言,可以确定其情感基调为颂秋.颂秋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我国悲秋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和创作风格有关.纵观同时代写秋的散文,现代文人普遍趋向于对秋天进行赞美,呈现与传统悲秋模式截然不同的颂秋趋向.郁达夫在这一背景下,为传统的悲秋主题注入新的内涵,将悲凉视作一种美,展示了现代文人对秋季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在描绘秋天时所呈现的崭新文学面貌.
- 刘娟
- 关键词:《故都的秋》悲秋悲凉美现代文学
-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书写“秋士”的深层意蕴
- 2024年
-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当之无愧的散文名篇,相关研究汗牛充栋,但鲜见对欧阳修、苏轼两名“秋士”的细致解读。文章从“互文性”入手,与“群性”和“他性”比较,探寻郁达夫在文中书写两名“秋士”的深层意蕴,以及他与两位古人在人生处境、个人心境、创作特点、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相似性。由于种种人生遭际,郁达夫在“心理暮年”时像两名“秋士”一样转换心态,追求闲淡自适、悠然自得的生活,实现了自我救赎,成就了这篇优秀之作。
- 李玲玲
- 关键词:《故都的秋》
相关作者
- 卢冬梅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故都的秋》 散文翻译 认知语言学 英译研究
- 丁怡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故都的秋》 互文 细腻 真切 语言风格
- 杨帆

- 作品数:116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 研究主题:文本解读 文本 教学 语文教学 语文
- 王凤林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滨海中学
- 研究主题:《故都的秋》 名篇 中学课本 标题 新课程改革
- 黄荣华

- 作品数:65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 研究主题:《诗经》 追问 诗意 语文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