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现代农业与村庄治理——基于河南3县6村的调查
- 2010年
- 基于对河南省3县6村的调查,总结出村庄带头人与社区现代农业建设的4种利益联结类型,认为农村社区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对村庄带头人的激励作用,良好的村庄治理是构建长效激励机制的关键。
- 刘洋
- 关键词:现代农业村庄治理
- “善秩”视角下的农村治理
- 2010年
- 农业税的取消已经成为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转折点。在三农问题研究渐趋沉寂的今天,农村治理研究需要向理性的思考转化——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取向需要向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转化。从与"结构"视角相区分的"功能"视角出发,当前中国农村治理的功能首先在于秩序的获得。在当前中国农村现实条件的制约下,农村治理研究更需要关注的是"善秩"的获得,"善秩"的实质就在于发展型秩序的塑造。
- 刘洋
-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模式探索与方法创新被引量:5
- 2013年
- 从学理角度探究什么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什么要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怎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依据一定的理论体系,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从城乡全局出发,依靠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进行科学规划,深化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要素的双向流动,尊重城乡居民意愿,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 高启杰刘洋
-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政府行为
- 中国扶贫瞄准机制的演化与展望被引量:11
- 2020年
- 瞄准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政策执行及其效果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从开始实施扶贫政策以来,就非常重视扶贫资源的瞄准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中国扶贫瞄准历经区域、县域、村级、户级四个瞄准单元的阶段变迁,因时因势构建起中国式多层次立体化的扶贫瞄准机制,为中国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性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借鉴以往实践瞄准机制精准精细特征的经验,中国扶贫瞄准尝试建立先分类后统一和动态调整化的相对贫困瞄准机制,以期为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有益探讨。
- 唐丽霞刘洋
- 关键词:相对贫困
- 农业现代化与村庄社区——对河南五村现代农业建设中村庄领导人作用的社会学分析
- 2010年
- 农业现代化最终要在村庄社区中实施,其中村庄领导人的作为与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效有着一定的关联。在河南省五村的调查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回报型、压力型、捆绑型、无关型等4种类型。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这些村庄领导人的作为有助于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资金和人力等难题。
- 刘洋
-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村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