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机匣
  • 2篇叶栅
  • 2篇热性能
  • 2篇涡轮
  • 1篇动叶
  • 1篇动叶栅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叶片
  • 1篇翼型
  • 1篇平移
  • 1篇热性能研究
  • 1篇涡轮叶栅
  • 1篇泄漏流

机构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北重汽轮...

作者

  • 3篇刘艳
  • 3篇张敏

传媒

  • 2篇推进技术
  • 1篇风机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有无叶顶冷却涡轮叶栅气热性能的旋转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揭示叶片或机匣旋转条件和叶顶冷却对涡轮动叶气热性能的影响机理,选用LISA 1.5级涡轮动叶片,构建叶顶冷却孔,开展了不同冷气流量下的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旋转条件下,当冷气与主流的流量比为0.3%时,叶栅能量损失最低,当流量比为1.0%时,间隙泄漏流量最低、叶顶传热性能最好。叶片旋转、机匣旋转和平移运动都能降低泄漏损失和泄漏流量,叶片旋转时,叶栅出口下游上半叶高截面的能量损失最大降低约26.10%。旋转效应对泄漏损失的影响不随流量比变化而改变,但对叶栅总损失和叶顶传热品质的影响随流量比增加会不同。当流量比小于0.3%时,叶片旋转情况下叶栅总损失低于静止工况但高于机匣运动工况,且叶顶传热品质最优;当流量比大于0.7%时,叶片旋转使叶栅总损失最高,机匣运动使叶顶传热品质最优。
张敏刘艳刘艳杨帅
环形涡轮动叶栅旋转效应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揭示动叶旋转与机匣相对转动对涡轮叶栅流场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针对平顶和翼型冠叶顶的LISA1.5级涡轮动叶片,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叶栅中,机匣相对转动能降低泄漏损失,但通道涡强度增大,旋转离心力和科氏力亦对旋涡位置和尺度产生影响;叶顶结构不同会影响各转动条件下的损失变化规律,相对于动叶旋转工况,机匣相对转动可使平顶叶栅出口损失降低3.62%,但使翼型冠叶栅损失提高12.11%;在间隙泄漏流流量方面,不论是平顶叶栅还是翼型冠叶栅,机匣相对转动时叶顶泄漏流量最低,动叶旋转工况次之,静止工况最大。实验中用机匣相对运动代替动叶旋转在研究泄漏流特征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对于研究旋转效应对通道涡的影响方面则会产生误差。
杨金广张敏刘艳莫宝玺
机匣运动下不同叶顶涡轮叶栅气热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燃气涡轮动叶叶顶结构对跨叶顶的间隙泄漏和叶顶传热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平顶、凹槽和拓扑优化3种不同叶顶结构的涡轮叶栅气动和叶顶传热性能。实验中,采用旋转的大转盘模拟机匣平移运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转盘旋转条件下,相比于平顶叶栅,凹槽叶顶实验得到的平均换热系数降低了19.07%,拓扑优化叶顶下降了1.53%。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从叶顶压力面至吸力面“上凸-下凹-上凸”的拓扑优化结构有效地减小了超音速区域,凹槽叶顶在凹槽内的流体均以亚音速流动,相比于平顶叶栅,凹槽叶顶和拓扑优化叶顶叶栅出口质量平均总压损失系数分别减少5.38%和5.44%。
谭杰刘艳张敏孙浩杨金广
关键词:泄漏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