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 作品数:20 被引量:2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激励性技术动员:积分制何以动员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
- 2024年
- 为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制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学界对积分制何以适配、何以有效的过程机制及其背后映射的动员逻辑转换尚缺乏深入的学理剖析。基于重庆市T区的个案分析,本文提炼出积分制“激励性技术动员”的整合性解释框架,研究发现:为匹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的交互需求和化简需求,基层政府选择具有指向性、显示性和契约性的积分制作为动员村民参与的技术工具,借势于国家引领能力和村庄乡土秩序,基层政府通过利益竞争机制、共识牵引机制和赋权社会机制将积分制嵌入既有治理结构并使之有效运作。激励性技术动员既是技术穿透、引领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市场逻辑和乡土逻辑共同作用和系统增能的结果。
- 王辉金子健张继容
- 关键词:积分制乡村治理
- 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的制度变迁机制研究——以川东T区“活禽禁宰”运动为个例被引量:43
- 2018年
- 推动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然而,怎样在回归或转变至以常规治理为主的基础上保持治理效果的长效化,却没有得到学界深入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指出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能够为此转变提供解释框架,继而以川东T区“活禽禁宰”运动为个案,阐释了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的变迁机制。变迁动因是政府与摊贩在权力不对等基础上的冲突与博弈,变迁关系是政府治理体系与市场运行体系在非对称性中相互塑造,关键节点是统合了治理环境变化与部门利益博弈的权威性决定,变迁方式表现为渐进变迁与路径依赖。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这四个维度是如何组合在一起来揭示基层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的内在机理。
- 王辉
- 关键词:运动式治理历史制度主义
- 柔性嵌入与协作治理——新型农村社区促进会的个案解读被引量:10
- 2020年
- 以社区为基本范畴剖析协作治理的生产与实践,社会组织的介入与自主性行动构成观察理论适用性的现实切口。政府引导下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建设,既是国家重塑基层社会治理秩序的手段,也是激活民众自治参与的主体性和构建公共事务协商规则的中介平台。对B新型农村社区促进会的个案诠释,提炼出社会组织面向转型社区“柔性嵌入”的行动结构。社区治理的结构化关系促成了社区促进会主导的在资金募集、议事规则输入、项目制运作和社区疫情防控参与等方面的主体间协作生态。“柔性嵌入”营造的有机治理网络、耦合式治理结构和对社区资源的培育成为社区协作治理生成的主要逻辑。因此,推动社区层面协作治理的可能进路,一方面在于国家向社会的分权赋能,并为后者提供基本的规则与资源;另一方面在于社会组织的向下负责,分担与创新相应的治理功能,最终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同共治。
- 许中波王辉
-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区资源
- 制度变迁中的农村养老保障政策:整合逻辑与路径选择被引量:8
- 2023年
- 政策整合是破解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各类不平衡和碎片化问题的有效路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初步探索时期、老农保、新农保、城乡居保的变迁历程中,政策框架、子系统参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四个维度的整合状况,提炼整合逻辑。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取得整合成效的同时也面临整体治理框架不健全、部门间联动效应难以凸显、目标共享和细化不到位、信息传导类工具短缺等明显短板。今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设计调整应继续沿着整合思路,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整体治理框架;坚持多主体联动治理机制;提升政策目标的细化和共享程度;强化养老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 王辉刘惠敏
-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老龄化
- 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整合性解释框架--基于互助养老政策创新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地方政府作为政策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政策创新各具特色,然而学界对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解释呈现为碎片化的图景。论文通过对重庆T区和D区互助养老政策创新进行案例比较研究,在理论与经验互构中提炼出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的整合性解释框架。框架包含由政策创新空间、政策创新属性、政策创新行动者、政策创新目标等要素互动作用形成的四重机制。一是空间约束机制。上级政策规范的过程约束和绩效考核的结果约束共同决定政策创新空间约束强度,影响行动者自主决定政策创新方式及内容的自由,对其他要素均产生约束作用。二是属性影响机制。政策创新的风险性影响行动者的创新意愿,兼容性影响行动者的政策衔接选择,而这些潜在性影响受到政策创新空间的调节作用。三是能动创新机制。行动者在空间约束和属性影响之下,结合自身认知偏好,能动生成理性的政策创新目标。四是目标牵引机制。在创新目标的规范性指引下,行动者进一步将目标解释、具象化为政策创新内容。四重机制共同作用,最终形成地方政策创新差异。研究有助于系统透视地方政策创新差异形成的复杂机理,弥合政策创新研究的碎片化格局。
- 王辉陈筱媛
- 连带福利:农村老年协会福利再生产——基于浙江义乌H村的个案分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发展农村老年协会,让其在村庄内生产老年福利,成为缓解农村养老压力的可行路径。农村老年协会除发挥既有福利功能外,还与家庭、朋辈群体、社会慈善要素、村组织等主体互动并连带他们进行福利再生产。连带福利生产的动力源于老年协会对规则和资源的支配和转化,其生产过程所转化的要素是乡土社会之中的孝道观念、情感、面子等道义,其效果体现为福利网络重构以及预期后果与意外后果的交叠。农村老年协会连带福利这一学理性解释不仅拓展了新型的福利生产框架,还深化了对老年协会性质和功能的全面认识,有助于理解乡村社会的连带性并映射出再造乡土团结的可行性。
- 王辉金华宝
- 赋权与削权:乡村治理的逻辑集及组合研究——以浙江H村老年协会的治理为例被引量:8
- 2022年
- 全面刻画乡村治理中主体间关系,并深度剖析其多重逻辑构成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然而,乡村治理的多重逻辑构成、集合类型及组合机理却没有得到学界深入的研究。文章遵循质性研究范式和逐层归纳的分析方法,以浙江H村老年协会的治理为个案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乡村社会治理实践中,省级政府、基层政府、村两委和村庄社会这四个主体呈现出既关联又矛盾的行动逻辑;根据兼容性和中心性两个维度,多重逻辑互动形成赋权型逻辑集和削权型逻辑集;老年协会的社会抗争性-社会关联性和行动选择影响赋权型逻辑集和削权型逻辑集的组合。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乡村治理多重逻辑的复杂性和集合性,以及村庄次级组织的性质和行动如何影响到赋权型和削权型逻辑集组合。
- 王辉
- 关键词:乡村治理赋权老年协会
-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政策支持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分析被引量:26
- 2022年
- 互助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难题的可行路径。在探寻农村互助养老政策支持的产生、执行和落地的深层次逻辑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336份农村互助养老政策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基于“政策动力—政策工具—政策网络—政策机制”的四维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发现农村互助养老的开展动力分别来自治理困境下的现实压力、科层制下的纵向压力和锦标赛体制下的横向压力。面对多重压力,政府采用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三类政策工具进行应对。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代表的行政组织、以村两委为代表的村级组织、以志愿组织和社工组织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和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构成政策执行的互动网络,而资源筹集机制、组织运行机制、老人互助机制和社会连带机制则推动农村互助养老的实际运行。
- 王辉刘芝钰
- 关键词:文本分析扎根理论
- 农村互助养老长效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被引量:42
- 2023年
- 面对农村深层老龄化的严峻态势和养老服务不足的现实短板,互助养老成为纾解农村养老难题的新出路。当前这一模式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但长效运行受阻。通过对多地互助养老的持续追踪,发现其面临资源筹集能力薄弱、组织运行欠佳、老年人参与水平较低、社会连带效应有限的困境。运用福利多元主义、社会运行理论建构农村互助养老长效运行的“四重机制”,即资源筹集机制、组织运行机制、老人互助机制和社会连带机制,它们在特定序向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长效运行的制度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要系统优化“四重机制”以形成互助养老长效运行的良性格局,进而完善农村基础性和普惠性养老保障体系。
- 王辉
- 老年人参与和乡村治理有效:理论建构与实践机制被引量:27
- 2021年
- 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决定了老年人参与乡村治理具有重要作用。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社会治理领域研究热点。故此,本文在综合交叉基础上提出老年人参与如何提高乡村治理有效性这一研究问题。首先,从效果、效用和效率三个层面来阐释治理有效性,并以内生发展视角来对老年人参与乡村治理进行理论建构。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和政策文本梳理指出,老年人通过担任村干部以优化治理队伍,动员关系网络以链接治理资源,参与村庄建设以减少治理成本,生产老年福利以搭成治理伙伴等实践机制来提升乡村治理有效性。最后,提出了优化老年人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建议。
- 王辉宋敏
- 关键词:老年人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