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合成
  • 1篇骨钙
  • 1篇骨钙素
  • 1篇骨细胞
  • 1篇表面形貌
  • 1篇成骨
  • 1篇成骨细胞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王虎
  • 2篇杨振宇
  • 2篇刘媛媛
  • 2篇缪竞威
  • 2篇张静
  • 1篇游梦
  • 1篇李明霞
  • 1篇林颖洁
  • 1篇李伟
  • 1篇巴凯

传媒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纳米颗粒钛膜的构建及其表面形貌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构建4级纳米颗粒钛膜实验模型,并评价其表面微观形貌特征。方法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通过温度控制制备不同大小的纳米颗粒钛膜,采用X射线衍射测试其表面晶粒大小,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4个温度组(常温、100、250、380℃)Si、Ti基底及未镀膜对照组的表面微观形貌,统计并比较各组颗粒大小,测定各组表面粗糙度大小。结果各组样品表面均形成由密集的圆形或卵圆形颗粒组成的致密薄膜,随温度升高,颗粒大小和晶粒大小均逐渐增大。相对于平整的Si基底,Ti基底的本底形貌对表面膜有较大影响,形成一种复合结构,使Ti基底组的表面粗糙度呈现出随颗粒增大而降低的现象。结论本实验在直流磁控溅射中通过对温度控制而形成不同大小的纳米颗粒钛膜,这种在Ti基底上所形成的复合结构能进一步增大其比表面积。
刘媛媛游梦王虎张静杨振宇林颖洁缪竞威
关键词:表面形貌
纳米颗粒钛膜对成骨细胞合成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纳米颗粒钛膜表面成骨细胞的合成能力,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通过控制温度(常温、100℃、250℃、380℃)构建4级纳米颗粒钛膜,将SD乳鼠第3代成骨细胞接种于其表面及未镀膜的钛片表面,对表面成骨细胞上清液中骨钙素(OC)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7、14d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表面的细胞上清液中OC含量均增大。在7d时,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相比,OC含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d时,100℃实验组表面OC含量增幅最大,100℃实验组与380℃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实验组与380℃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相比,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表面纳米改性有利于其生物相容性,不同纳米粒径可以影响成骨细胞的合成功能。
巴凯张静王虎刘媛媛杨振宇李明霞李伟缪竞威
关键词:成骨细胞骨钙素生物相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