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2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特征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态特征
  • 1篇生态特征研究
  • 1篇水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退耕
  • 1篇退耕地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特征
  • 1篇子午岭林区
  • 1篇栎林
  • 1篇物理性质
  • 1篇辽东栎
  • 1篇辽东栎林
  • 1篇林区
  • 1篇黄土高原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上官周平
  • 2篇刘勇
  • 1篇王凯博
  • 1篇秦娟
  • 1篇刘勇

传媒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子午岭林区白桦-辽东栎混交林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次生林区白桦林、辽东栎林和白桦-辽东栎混交林3种林分的土壤物理特性和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桦-辽东栎混交林地的土壤水分明显改善,其土壤容重最小、土壤孔隙度最大,且均优于纯林,即混交林地有深层次的土壤水分可供利用,并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结构;(2)辽东栎林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其次为白桦-辽东栎混交林,水分利用率(WUE)为混交林白桦>混交林辽东栎>辽东栎林>白桦林;(3)混交林中白桦、辽东栎的Fv/Fm和Fv/Fo值均较大,与纯林差异不显著;白桦林和辽东栎林的qP和NPQ值均大于混交林。
秦娟刘勇刘勇
关键词:白桦林辽东栎林光合生理生态子午岭林区
黄土高原子午岭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与群落特征被引量:28
2006年
通过对子午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4、9、15和20a退耕地的生境和植被群落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退耕地的植被群落、土壤水分、容重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增加,杂草群落中物种分布较均匀,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加,植物种数和个体数增加,其优势种和亚优势种分属于6科9属;根系在土层中分布增多,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壤结构逐渐疏松,致使土壤容重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在0~80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从高至低依次为4a、20a、15a和9a退耕地;80~3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含水量从高至低依次为20a、4a、15a和9a退耕地;地面生物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趋于缓慢。
刘勇王凯博上官周平
关键词:黄土高原退耕地土壤水分植被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