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 作品数:15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 直接空冷与湿冷并列运行机组的煤耗曲线分析
- 2011年
- 为了得到不同冷却方式并列运行机组在不同工况点的最佳运行参数,确定机组的定-滑-定的运行方式,计算了机组不同工况点的煤耗,并利用Matlab拟合了机组的标准煤耗和供电煤耗曲线,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机组的煤耗特性,得出了等微增条件下的机组的煤耗特性曲线和微分曲线。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冷却方式并列运行机组而言,微增煤耗率小的湿冷机组先带负荷,微增煤耗率大的空冷机组后带负荷;且机组在高于80%额定负荷时采用定压运行方式,在80%~40%额定负荷时采用滑压运行,在额定负荷时,为保证锅炉的稳定燃烧,宜采用定压运行方式。
- 郭民臣王永艳李鹏
- 关键词:空冷机组变工况
- 10kW向心透平内二次流形成机理与损失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有效改善和提升有机工质向心透平的效率和性能,对10 kW向心透平进行热力设计和模拟计算,分析了静叶栅和动叶轮内部各种涡系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给出了静叶栅不同截面静压利用系数的分布以及动叶内部截面的总压分布。结果表明:静叶栅内存在压力面到吸力面的横向流动,在前缘和尾缘分别存在马蹄涡和尾迹涡,但并未捕捉到通道涡,马蹄涡的压力面分支会在1/2弦长位置到达吸力面;动叶轮中的涡系主要由前缘压力涡、通道涡以及泄漏涡组成,在动叶前缘压力侧轮毂面形成的涡与端部发展起来的通道涡相互交汇,加剧了此处的流动损失;0.6倍动叶叶高截面的流动状况最佳,由于动叶顶部泄漏涡与通道涡的相互掺混,使叶顶附近截面的流线分布较为复杂。
- 李鹏李鹏李国能韩旭韩旭
- 关键词:向心透平静叶栅数值模拟
- 不同运行方案下AA-CAES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被引量:4
- 2022年
- 针对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A-CAES)系统储能方式与输出方式单一以及[火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不同输出方式和储能方式组合的4种运行方案,并对不同运行方案下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从热力学和经济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储能功率、储气室最大压比和压缩机进口空气温度对4种运行方案下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SGA-Ⅱ算法,以[火用]密度和年利率为目标函数对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方案3的系统[火用]效率和年利率最高,方案4的系统[火用]密度最大;随着储能功率的增加,4种运行方案下的系统[火用]效率和年利率升高,而[火用]密度降低;随着储气室最大压比的增大,系统的[火用]效率和年利率降低,而[火用]密度增大;随着压缩机进口空气温度的升高,系统年利率和[火用]效率降低,方案3和方案4的系统[火用]密度增大,而方案1和方案2的系统[火用]密度降低;方案1~方案4的最佳[火用]密度分别为5.92 MJ/m^(3)、6.73 MJ/m^(3)、9.00 MJ/m^(3)和9.84 MJ/m^(3),最优年利率分别为19.19%、16.04%、25.40%和21.25%。
- 李鹏李鹏苏航沈明轩胡庆亚韩中合
- 关键词:储能方式性能分析多目标优化
- 不同工质和蓄热介质下AA-CAES三联产系统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为研究基于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A-CAES)的三联产系统在不同工质和蓄热介质下的运行特性,以空气和CO_(2)为工质,水和THERMINOL 66为蓄热介质,提出4种运行方案,并采用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方法比较4种运行方案下系统的性能差异,研究低温蓄热介质温度和对流传热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以(火用)效率和储能密度为目标函数,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以空气为工质、水为蓄热介质时,系统(火用)效率和储能密度最高;4种运行方案中第二级换热器产生的(火用)损均最大;低温蓄热介质温度越低,(火用)效率越高,而储能密度越低;对流传热系数增加时,(火用)效率随之降低,而储能密度先降低后升高;当采用较低温度的蓄热介质和中等对流传热系数时,系统可获得最优性能。
- 李鹏李鹏韩中合
- 关键词:运行特性多目标优化
- 基于多能流耦合规律的综合能源系统潮流及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从能量流和流两个角度分析综合能源系统的多能流耦合规律,建立系统能流稳态潮流模型和流模型,根据模型特点研究系统潮流和流分布计算方法,以算例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计算数据,验证流机理模型相比于黑箱模型在局部分析方面的优越性。以算例数据为例,分析其潮流及流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算例系统中能源转换环节的地方损最大,为系统薄弱环节,值得着重改进;同时电、热网络也有部分管段损较大,优化局部网络时也应纳入考虑。
- 李鹏李鹏周畅刘世通赵文升韩中合
- 关键词:潮流计算
- 30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针对30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部分冷却循环和部分冷却再热循环燃煤发电系统,建立了热经济性数学模型,以循环热效率η_(t)、系统㶲效率η_(ex)及平准化度电成本C_(LCOE)为评价指标,对不同系统和不同关键参数进行热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与部分冷却循环系统相比,在部分冷却再热循环下η_(t)高0.33%,η_(ex)高0.35%;在相同参数条件下,2个发电机组燃煤消耗成本占比均超过70%,锅炉成本远高于其他设备成本;存在最优的主压缩机入口压力,使得η_(t)、η_(ex)达到最大,同时C_(LCOE)达到最小;随着主压缩机入口温度的增大,η_(t)、η_(ex)逐渐减小,C_(LCOE)则逐渐增大;η_(t)、η_(ex)随着透平入口温度的增大线性提升,C_(LCOE)则先减小后增大。
- 白亚平杨伊琳李鹏李鹏韩中合陈东旭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热经济性分析
- 电力潮流和㶲流联合驱动的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被引量:1
- 2023年
- 为实现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联合优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出电力潮流和㶲流联合驱动的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系统(CHP-IES)优化运行方法。利用极坐标形式下的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经迭代后得到电力网络各节点电气量及功率、热力网络各节点温度及流量等重要参数;探究电力网络、热力网络、热电联产机组等耦合元件的㶲流计算机理,以4节点电-6节点热构成的CHP-IES为对象,分析㶲流分布和各个环节的㶲损情况,实现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联合优化。算例证明系统满足局部和整体㶲平衡关系,其中热力系统㶲效率为97%左右。
- 葛磊蛟李京京李鹏苏航
- 关键词:热电联产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
- 有机工质向心透平设计与变工况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分别采用迭代法和筛选法对向心透平进行热力设计和气动设计,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向心透平的变工况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口质量流量下,总对总效率随相对转速的变化规律不同,入口质量流量越大,总对总效率最高点对应的相对转速越小;在设计入口质量流量下,向心透平在一定的相对转速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高效运行;入口质量流量一定时,向心透平输出功率随相对转速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相对转速一定时,向心透平输出功率随入口质量流量的增大而提高,随着相对转速的增大,向心透平输出功率的变化速率减缓。
- 韩中合贾晓强李鹏
- 关键词:有机工质变工况数值模拟
- 空冷凝汽器积灰对运行调节影响的计算分析被引量:21
- 2012年
- 对直接空冷凝汽器空气侧温度实时监测能够获得各个单元进出口的温度变化情况,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各单元空气温升的分析可以得到凝汽器表面的积灰严重程度,了解凝汽器各区域的换热差异。凝汽器表面积灰降低了效能,同等条件下表现出空气温升减小及蒸汽侧的凝结换热量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条件相同时空冷单元积灰,换热端差增大,而单元的温升减小;空冷单元的送风量需与空气的温升合理匹配,通过增加表面积灰单元凝汽器的风机转速,可以有效降低其背压以及均衡其内部凝结蒸汽量,为空冷机组运行调节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从而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 郭民臣任德斐李鹏
- 关键词:空冷凝汽器
- 基于NSGA-Ⅱ算法的S-CO_(2)再压缩再热燃煤系统多目标优化
- 2024年
- 以S-CO_(2)再压缩再热循环燃煤发电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循环热效率ηt和平准化度电成本C LCOE为系统的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指标,分析了系统关键参数对系统热力和经济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NSGA-II)算法建立了S-CO_(2)再压缩再热循环燃煤发电热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为目标,得到了系统关键参数的最优解。最后,以再热温度、透平入口温度、主压缩机出口压力、再热压力、主压缩机入口压力、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分流系数为决策变量,对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透平入口温度、再热温度的升高会使系统的循环效率和平准化度电成本同时增大,系统的热力性和经济性不能同时达到最优;多目标优化后ηt和C LCOE分别为53.07%、453.43元/(MW·h),相较于设计工况,ηt提高了5.42%,C_(LCOE)降低了5.91%。
- 杨伊琳李鹏李鹏白亚平赵文升韩中合
-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TOPSIS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