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延河泉岩溶水系统Sr/Mg、Sr/Ca分布特征及其应用被引量:45
- 2003年
- 山西省延河泉岩溶水系统是我国北方岩溶大泉之一。依据碱土金属比值Sr Mg、Sr Ca与矿化度关系,分析了延河泉岩溶水系统Sr Mg、Sr Ca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从补给区到径流区、排泄区,Sr Mg、Sr Ca值逐渐增高;径流条件好,Sr Mg、Sr Ca值低;径流条件差,其值高;径流滞缓区最高。并且Sr Mg、Sr Ca值主要受径流条件控制,不受人为作用的影响。因此,Sr Mg、Sr Ca是比较理想的天然示踪剂。根据Sr Mg、Sr Ca值将延河泉岩溶水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下河泉子系统(泉1、2、3、5),延河泉子系统(泉4、6),南部散泉子系统(泉7、8、9)。
- 王增银刘娟崔银祥王涛郭天元
- 关键词:岩溶水系统矿化度
- 超高排土场的本体稳定性敏感分析
- 2015年
- 结合跑马岭排土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该排土场的三维整体模型,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影响超高排土场本体失稳的各因素敏感性,得出的结论对排土场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 王涛贾洪彪李超
- 关键词:稳定性影响因素
- 水化学聚类分析在岩溶水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4年
- 延河泉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岩溶大泉。延河泉岩溶水系统补给面积大 ,排泄点分散且分属不同岩溶水子系统。该文以该岩溶水系统为例 ,对系统内 45个水样进行Q型聚类分析 ,绘制了聚类分析谱系图。根据谱系图 ,将延河泉岩溶水系统分为 4个子系统 ,即下河泉子系统、延河泉子系统、神子头泉子系统和南部散泉子系统。并结合该次研究探讨了影响聚类分析的因素。
- 刘娟康学军郭天元王增银王涛
- 关键词:岩溶水系统聚类分析
- 灵渠秦堤渗漏特征及防渗治理成效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长期渗漏是导致灵渠秦堤塌陷病害的主因,严重影响了灵渠的保护工作。以飞来石段秦堤为研究对象,分析地下渗流场及渗漏原因,评价相应治理措施的效果。对秦堤的渗漏问题进行了现场勘查,评价了区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防渗墙来封堵渗漏通道,并布置地下水位观测孔进行地下水监测。建立地下水渗流场的数值模型,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地下水渗流,将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地下水渗流模拟,对比分析设置防渗墙后渗流场的变化。模拟得到防渗墙的等效渗透系数分别为7×10-7、7×10-7、7×10-8m/s,封堵了渗漏通道,改变了渗流途径。治理后,河间地块的每延米渗流量由2.640 m3/d减至0.176 m3/d,减少了93.3%。分析表明:水位高差大、渗流途径短、砂卵石层及灰岩中的岩溶裂隙渗透性强是该区域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利用高压旋喷桩形成防渗墙可有效治理渗漏。
- 王涛贾洪彪刘立志陆卫
- 关键词:渗漏渗流场数值模拟
- 基于GIS的区域环境地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2
- 2003年
- 利用 GIS的有关理论和技术 ,选择区域环境地质评价的指标体系 ,利用层次分析模型确立其权重系数 ,构造了区域环境地质评价模型。评价过程中 ,摈弃了常用的规则网格划分评价单元的评价方法 ,改进为利用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生成评价单元 ,并利用 GIS的属性数据库对福建省区域环境地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福建省环境地质状况分为五个区 ,并分析了各区主要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
- 王涛王增银赖树钦
- 关键词:GIS
- 隧道二衬自密实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应用
- 根据贵州省安江高速公路隧道二衬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为了解决自密实抗渗混凝土强度、抗渗性和流动性三个指标之间的矛盾关系,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极差、方差和显著性分析,探明石粉、粉煤灰、减水剂和防水剂含量对自密实抗渗混凝土...
- 齐瓺彭田聪郭伍军王涛
-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抗渗性正交试验配合比优化
- 文献传递